-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人美書譜 草書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三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2087344
- 條形碼:9787102087344 ; 978-7-102-0873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美書譜 草書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三種) 本書特色
【基本信息】 書名:人美書譜 草書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三種) 書號:978-7-102-08734-4 出版: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東晉)王羲之 書 定價:58元 頁數:100頁 開本:小8開 裝幀:裸脊/平裝
人美書譜 草書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三種) 內容簡介
“人美書譜”叢書選擇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書法家,呈現他們的經典佳作,為讀者提供一套可供欣賞、臨習的范本。并以時間順序、演變傳承為線索構成一個簡要精練的書法譜系。 書法碑帖版本眾多,此套叢書在編排過程中,首先搜集了大量材料,對圖片版本進行對比甄別,遴選歷代經典代表與優質底本。在內容編排上,以前言簡介、作品呈現和書體概述三大部分進行立體展示。導覽式解讀書法家生平、藝術理念;沉浸式再現碑帖魅力,并優作品中的精彩篇章,進行局部放大,更便于書法愛好者練習與臨寫;緊隨其后,增添鄧散木論述文字《書法學習必讀》與《篆書之演變》,豐富書稿內容,增強理論性與可讀性。同時,碑帖釋文的校訂參照目前學術研究成果,對書寫中出現的異體字、古今字等,都一一標注與規范,便于廣大書法愛好者釋讀。 叢書在呈現上,也傾注了許多巧思,注重讀者的閱讀體驗:在紙張上,選取150克超滑純質,輕便、古樸,臨習時不反光;開本上,選擇8開的尺寸,擺脫巨大而沉重的束縛,可輕松翻閱;裝幀形式上,采取鎖線裸脊,流暢展現書法作品,可180度完全展開,便于臨習。 王羲之是書法史上公認的“書圣”,其書法博涉多優,楷、行、草書皆擅。其草書傳世作品甚廣,沿用章草的規則,托古改制,剔除隸意,易字勢的橫張為縱斂,筆意連綿,婉轉流貫,筆勢雄勁,放縱生奇,擺脫了字學的義象和義理,突破了以單字為造型單位的舊法,創樹了獨特的“字群結構”,草書被賦予了一種獨特的結構美,這便是王羲之所創造的今草樣式。他的今草,為草書立下新的法門,標志著東晉草書的新階段。唐代,太宗好右軍書,搜集王羲之書跡凡三千紙,連綴成卷,皆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內容是王羲之晚年書寫的尺牘書信,大多數多是寫給友人益州刺史周撫的。原帖已佚,僅有刻本和摹寫本傳世。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王羲之草書的無上范本,本書收三種版本《十七帖》:一是藏于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的上野本,又稱姜宸英藏本,其中缺字部分有后人用文征明朱釋本補入;二是民國“中州本”;三是海外安思遠收藏的文征明小楷朱釋本。
人美書譜 草書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三種) 作者簡介
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史稱“書圣”。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其行、楷兼善,書法“總百家之功,極聚體之妙”,開創了不同于魏晉之風的嶄新書體樣式,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王羲之出生于東晉著名書法世家——瑯邪王氏,是王吉的十世孫。年少時便深得從伯王導、族伯王敦器重,書法卓爾不群,位列“王氏三少”之中。約二十三歲之時,王羲之出仕,任秘書郎,往江州臨川任郡守,此后赴會稽山陰任內史,亦領兵,軍號右將軍。永和九年(三五三),他召集當時的名士、屬官,在山陰蘭亭舉辦了一次雅集,并為此作序,此《蘭亭集序》便成為千古名篇。兩年后,王羲之主動辭去官職,隱居山陰,于公元三六一年病逝。 王羲之是書法史上公認的“書圣”,其書法博涉多優,楷、行、草書皆擅。其草書傳世作品甚廣,沿用章草的規則,托古改制,剔除隸意,易字勢的橫張為縱引,筆意連綿,婉轉流貫,筆勢雄勁,放縱生奇,突破了以單字為造型單位的舊法,創建了獨特的“字群結構”,賦予草書以一種獨特的結構美,這便是王羲之所創造的今草樣式。他的今草,為草書立下新的法門,標志著東晉草書迸入新階段。歷代對王羲之的書法評價極高。梁武帝蕭衍道:“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唐李嗣真在《書品后》中評價說“右軍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若草、行雜體,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并稱王羲之為“書之圣”“草之圣”“飛白之仙”。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