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912856
- 條形碼:9787558912856 ; 978-7-5589-128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之旅 本書特色
書中不僅有全景展現紅色故事的跨頁精美插圖、通俗易懂的文字講解,還搭配有歷史照片、小貼士、地標打卡、上海紅色資源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等板塊。通過閱讀本書,小讀者不僅可以了解這些關于上海的紅色記憶,還可以根據書中提示,去追尋革命前輩們在上海留下的紅色足跡,由此激發小讀者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激勵他們長大后為建設祖國奉獻力量。
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之旅 內容簡介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有許多蘊藏著紅色記憶的史跡。本書以時間為序,展示了革命前輩在上海從事斗爭的重要片段,從1919年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到1949年的勝利之師睡馬路,講述了十幾個發生在上海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紅色故事,并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圖畫書形式呈現出來。
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之旅 目錄
導言 走出去,來一場紅色之旅/1
黃浦江畔的碼頭:追尋真理的啟航地/2
《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的誕生/4
百年紅色弄堂漁陽里/6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8
領導工人們去戰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10
茂名路毛澤東舊居/12
顧正紅: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14
十里洋場中的戰場——三山會館/16
弄堂里的群英會——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18
烈士血灑龍華/20
陳云:青浦水鄉走出的革命者 /22
魯迅在上海*后的寓所/24
《義勇軍進行曲》 在這里誕生/26
李白與永不消逝的電波/28
上海宋慶齡故居/30
勝利之師睡馬路/32
附錄 上海紅色資源文物保護單位/34
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之旅 節選
黃浦江畔的碼頭:追尋真理的啟航地 1919年3月17日的黃浦江畔碼頭熱鬧非凡。**批勤工儉學青年即將登上“因幡丸”輪船,趕赴法國。他們心情激動,頻頻向送行的人揮手。 11點,在“嗚嗚”的汽笛聲中,“因幡丸”輪船開動了。它載著胸懷報國夢想的89名青年,駛向遙遠的法國…… 從1919年3月17日到1920年12月15日,先后有約1700名學生在上海黃浦江畔的碼頭乘上輪船, 奔赴法國。這些學生中,有我們熟悉的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蔡和森、向警予……他們從上海啟航,和許多有志青年一起,開始探尋救國之路。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大約100年前,一批有識之士為了改變中國落后的面貌,招收學生去法國學習知識,邊留學邊做工,這在歷史上稱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國培養了一代革命家和專業人才。曾為留法勤工儉學生送行的毛澤東,以及學生中的周恩來、鄧小平等人,成了我國**代領導人;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家冼星海,也是留法勤工儉學生中的一員。
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 上海市革命紀念地之旅 作者簡介
主編蘇智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等。研究方向有上海城市史、社會史、抗戰與中日關系等。著有《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上海城區史》《上海:城市變遷、文明演進與現代性》等40余種,在《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曾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一等獎、教育部人文優秀成果獎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高校首屆名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上海市教育十大新聞人物等。 文字作者袁志秀,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博士。曾任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有多年歷史教育與研究的工作經歷。 繪圖作者芮籽,青年插畫家,做過江西省博物館、三峽博物館、海昏侯博物館、上海抗戰紀念館、上海國歌館主題館的陳列設計,擅長寫實畫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