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漢唐文學的多維文化透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8915
- 條形碼:9787570118915 ; 978-7-5701-1891-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唐文學的多維文化透視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文儒”“文藝”“文獻”等多維文化視角切入,對漢唐文學經典作品的內涵及特點進行深入的闡釋,探討與史學、哲學相融的文學是如何走向審美化的特點,以及文人階層在這一進程中的歷史作用。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具有經典性和可讀性,對于推動漢唐文學研究大有裨益。本書作為漢唐文學研究的學術著作,力求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提出新的研究觀點;強調文學的文化闡釋意義,特別是從儒學與文學的結合、古代文人的心態與文化背景等方面,展現漢唐文學的多元發展方向;考慮到漢唐文學的時代個性,在研究方法上突出融通多元的特征,強調“文儒”“文藝”與“文獻”共通的意義,可以為漢唐文學研究提供方法論借鑒。
漢唐文學的多維文化透視 目錄
前言
**章 文儒與中古文學觀念的演進
**節 唐前“文儒”概念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文”“儒”分合與南朝至初唐時期的文學史譜系建構
第三節 初唐史官對“文儒”觀念的認識
第二章 文儒與初唐王氏家族文學
**節 王通文學思想中的“文儒”特征
第二節 王勃文學思想中的“文儒”特征
第三節 “文儒”王勃的人格特征與創作特色
第三章 漢唐文學經典意蘊發微
**節 “個人”的發現與“究天人之際”的史書敘事——以《史記》中的“項羽”為例
第二節 《文選》西漢賦中的李善注引楚辭考
第三節 《文心雕龍》對初唐文學的影響
第四章 文藝融通與中古文學創作因革
**節 魏晉南朝時期別情詩中的山水描寫
第二節 從崇尚王羲之書法看唐太宗朝文化淵源和審美理想
第三節 詩法傳承與理念創新——南朝文學和李白創作中“清”概念的比較
第五章 文化復古與盛中唐時代的文學嬗變
**節 李白《古風》其一再探討
第二節 荊楚文化與韓愈險怪詩風的關系
第三節 從制禮作樂的“質文代變”到個體創作的“立言不朽”——唐代古文運動中關于文學觀念的新變
附錄 文獻、文學與文化新探
附錄一 儲光羲詩集考略
附錄二 讓“文學史”還原“審美”的面貌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漢唐文學的多維文化透視 作者簡介
李偉,1982年生,籍貫山東兗州,201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后在山東大學文學院從事博士后合作研究,已出站。先后就職于濟南大學文學院和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現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劃”、濟南市和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專家庫,系山東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理事,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東海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儒學文化、漢魏六朝唐代文學史和中國古典散文史。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面上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山東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項目、全國古籍整理專項等***和省部級以上項目7項,出版《文儒演生與文脈傳承》《以文化人:齊魯文化與中國人文智慧》《齊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導論》《中國近代女性文學大系·詩詞卷》等著作7部,在《中華文史論叢》《山東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山東社會科學》《中國詩學》和《光明日報》等CSSCI期刊和重要報刊上發表論文近50篇,相關成果獲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獎、濟南市社科成果二等獎、山東省奎虛圖書獎等獎項。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