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公務員憲法教育概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48654
- 條形碼:9787567648654 ; 978-7-5676-486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務員憲法教育概要 內容簡介
本書緊密聯系當前社會實踐,以專題講授的形式多角度分析憲法理論,介紹憲法的重要內容,包括憲法基礎知識,憲法與行政權的關系、權利救濟與憲法實施等熱點問題,目的是強化公務員憲法意識,豐富公務員憲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本書專題選擇針對性強,可以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輔導性讀物,也可以作為日常公務員培訓的輔導教材。同時,本書內容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也可作為普通公民或大學生學習憲法的通識讀本。
公務員憲法教育概要 目錄
一、公務員憲法教育背景
二、公務員憲法教育意義
三、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講 依憲治國與依法治國
一、依憲治國的內涵和時代價值
二、我國依憲治國的發展歷程
三、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四、新時代實現"依憲治國"的路徑
第二講 依憲行政與依法行政
一、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憲行政
二、依憲行政的出發點是建設法治政府
三、依憲行政的落腳點是依法行政
第三講 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一、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
二、平等權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基礎
三、政治權利是公民主體地位的高度體現
四、人格尊嚴和人身自由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條件
五、社會經濟權利是實現公民權利的有力保障
六、國家賠償是公民權利救濟的基本形式
七、立案登記是權利救濟的新發展
第四講 憲法法律至上
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二、科學認識黨與法的關系
三、任何權威都不能超越憲法權威
四、確保改革統一于憲法法律之下
五、建立憲法審查制度
第五講 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憲法信仰
一、弘揚法治精神
二、樹立憲法信仰
……
第六講 我國的憲法實施
第七講 我國憲法的形成與發展
第八講 2018年憲法修正案
公務員憲法教育概要 節選
《公務員憲法教育概要》: 二、憲法實施過程 (一)立法是憲法實施的前提 從廣義上理解,立法是指各級國家機關特定的活動,該活動具體就是制定或者修改不同類型規范性文件。狹義上的立法相比于廣義上的立法來講,其主體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作為憲法實施的前提,是持續、穩定地貫徹落實憲法的首要環節,是國家公務員正確規范履行國家公職的先決條件,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與發展的根本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興旺發達的必要基礎。 保障憲法實施的責任由立法機關負責,這起源于英國,當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由立法機關承擔保障憲法實施的責任。例如,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監督憲法實施,就是立法機關保障憲法實施的具體表現。公務員作為維護憲法尊嚴和執行公務的國家公職人員,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進步的重要力量,必須遵守憲法準則,堅定憲法信仰,培養憲法精神,明確在憲法的執行、適用及遵守三個方面保障憲法的實施。 1、建立完善的立法體制,捍衛憲法實施的尊嚴 立法捍衛憲法實施的尊嚴,保障憲法的執行。亞里士多德認為,能解除一國內憂的是良好的立法,而不是偶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要提高立法質量,堅持立法先行,建立良好的立法體制,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完善各區域的立法制度,發揮立法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鼓勵群眾廣泛參與立法,健全人大主導立法的法律化體制,以捍衛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的尊嚴,切實為憲法實施提供堅實保障。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以憲法為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為持續推進立法工作作了諸多探索和努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便是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制定的一部法律。 為促進國家公務員增強憲法觀念、正確履行職責、承擔相應責任,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相關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于2005年4月27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通過。在憲法與公務員法的雙重規定下,公務員工作機制逐漸完善,個人法律素養不斷提升,隊伍廉潔性進一步增強。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立法中處于主體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立法也始終堅持著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等多個部門法為主體,以科學立法、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為原則的宏觀運行機制,這為貫徹實施憲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切實地提高了憲法執行的法律實效。 2、提高立法質量,促進憲法的適用 立法明確憲法實施的范圍,促進憲法的適用。憲法實施是依憲治國的直接適用,是法律實施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是其他法律應用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種典型范本,通過制定完善有效的法律規范來促進憲法的實施,是立法工作的主要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權威都有賴于法律的實施,將發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促進憲法貫徹實施,作為新時代全面促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對提高立法質量提出了新要求。 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是改革發展和穩定工作的核心要務之一。因此,我國應依照法定程序,樹立整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全國范圍內的重點領域立法,堅持圍繞中心、關注民生,著力健全科學、民主立法機制;以學習實踐經驗,認識立法規律為前提,做到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從而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水平,注重立法的現實性和實用性,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同時,這也為憲法更好地適用于社會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將冰冷的憲法法條與生動的憲法實踐相融合,把憲法實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作為規范和約束公務員的基本法,進一步明確了公務員的憲法地位。公務員法的頒布實施是貫徹和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憲法直接實施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務員法的內容涵蓋了我國公務員執行公務的三個關鍵環節,即規范管理、保障權益以及加強監督,其適用范圍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公務員的義務、紀律和監督,二是公務員的權利及保障,三是公務員的管理制度。“對公務員進行系統的憲法教育是憲法實施的重要環基礎”,以立法的方式推進憲法在規范公務員管理方面的適用,以維護公務員的合法權益,監督公務員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堅持勤政建設,同時注重廉政建設,建設一批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是保證國家工作有序、持續推進的重要方式之一。 3、弘揚立法精神,推動憲法的實施 立法規范憲法實施的秩序,推動憲法的實施。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我國憲法使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有機結合,具有扎實基礎、突出優勢,體現了憲法頑強的生命力。規范憲法的實施是立法維護憲法尊嚴的主要路徑,憲法在公民行動和社會秩序中的實際體現,是憲法實施的法律結果。立法作為憲法實施的前提條件,是國家重要的政治活動,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發展與完善,具有保障性、法制性和規范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公務員憲法教育概要 作者簡介
房玉春,法學博士,山東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市級課題多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獲得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1項。 于雙陽,山東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項目管理等。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倒向協同創新項目治理網絡研究”和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醫學人文精神的失落與重塑研究”,發表論文多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