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心靈的破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6941
- 條形碼:9787513936941 ; 978-7-5139-369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心靈的破曉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在文字中誠實分享著自己的迷途探索與體悟,知道陽光不來自外在,而是自己內心的日出,所以把心行貫穿生活與閱讀的點點滴滴。作者在自己迷茫的生活攀爬中,贏得一次次心靈的醒悟破曉。相信跟隨作者頭出頭沒的思考,也會帶給讀者不一樣的視角與光明。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心靈的破曉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輯,**輯為“書海煮酒”,第二輯為“思湖泛波”,本書是作者穆蕾蕾廣泛閱讀,深入探索生活寫作與藝術的一個側面剪影。作者追隨古今先賢腳步,用心與各種靈魂對話,作品在談笑風生的自如中,直指生命的終極困惑。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心靈的破曉 目錄
假如給黛玉一個蘇東坡
孤獨的今生今世——遙憶張愛玲
吵架的實質
心,是多出來的那塊磚
人的精神家園
往事值得感激
太白山掠美
為什么要寬容?
對的思維沒有痛苦
愛的藍色火焰
也說寬容
歌德的立場
葉芝——瘋狂的愛爾蘭傷你成詩
“桃姐”身上的人性光輝
《搜索》,搜不到的信任
人的*好榜樣——歌德
才子周云蓬
史鐵生,我心中的英雄
第二輯 思湖泛波
愛是給予對方所需——電影《雨中的請求》觀后感
神秘花園
傾聽自己的河流
催促新生的熔爐
癡與不癡
*后的秋語
一杯寄往二十年前的茶
萬古人間四月天
秋醒
失聲的雪
綠蠟燭
觀察·感受·覺知
愛的芬芳
反面在提醒什么
水的故事
了解的果實
散文的去中心化
“看見”與“可曾看見”
論人性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心靈的破曉 節選
假如給黛玉一個蘇東坡 一 把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物聯系到一起,緣于博友孟雪的幾篇文章。孟雪在她博上接連寫蘇東坡的愛情故事,她對東坡的癡迷讓我想起自己有一陣子也是這樣,于是情不自禁在文后留言:東坡神仙般的人品和才情讓他的所有故事聽起來都讓人無限神往。成為他故事里的女人,多有福氣啊,反正我羨慕!留言不到幾分鐘,孟雪就轉過來回:“我這幾天沉浸在蘇東坡的故事里,連丈夫都吃醋了,對我一肚子意見。”我直言不諱回答:“如果蘇軾肯娶我,我就嫁給他,可惜我沒那么幸運”。孟雪的爽快讓我來了勁,我回答她:“想嫁給蘇東坡的女子又何止你一個?要是給黛玉一個蘇東坡,沒準兒她連寶玉都不要了!寶玉多呆,點都點不醒,而黛玉說什么,難不成擔心東坡聽不懂?” 那是上周五晚ll點左右,我回完帖去休息,心里還想著,真是呢,要把時空打亂,可以讓從宋代以后的所有女子都挑選歷史上的人來嫁,恐怕想嫁給蘇東坡的女子排起隊來,比從古到今所有皇帝的后宮加起來還多。東坡很有女人緣,瞧瞧他的現世就知道了。他幾次遇事,要不是得到仁宗、英宗、神宗的皇后蔭庇,早就沒命了。這幾個女子身為皇后,自然不能像我和孟雪一樣,大言不慚地在一起胡說八道。但如果能,難道說她們對東坡的才氣和人品沒一點傾慕?我一直覺得,女人走向實際,是因為意識到自己情感和精神上虛幻的東西無法滿足。在每個女人心底,總有一片類似霧般的空間留給夢幻,若一個男人真能從精神上給予一個女人某種心靈安慰和慰藉,那么顛沛流離、吃糠咽菜的苦難對一個女人來說又算得了什么!女人在這點上都很像,我和孟雪這么說,就代表了我們的一種精神向往。只可惜我的假設不能成立,因為不是從古到今的所有女子都能像我和孟雪一樣,有機會就敢把這份喜歡欣賞說出來。而蘇東坡若知他有此艷福,竟得后世如此多女子的愛慕喜歡,勝過無數皇帝老兒,其高興發瘋的程度,大約不亞于他一輩子寫出那么多的好詩文吧? 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一時間涌向腦際,我無端有點小興奮,洗漱完半天不能入睡。第二天清晨五點多,一睜開眼,進入腦海的還是這些念頭。我和孟雪的愿望姑且就免了,我們缺才少貌的,自己有心,東坡老兒還未必有意呢!但如果像我忽然冒出來的那句,是黛玉呢,如果讓黛玉遇到東坡,會是怎樣一種情緣? 盡管無數的女子都希望能有東坡這樣的人做丈夫,但多數男子肯定沒幾個真正愿意娶黛玉做妻子。黛玉這樣的女子,只能裝在玻璃瓶里捧在手心,她的好是美麗而削薄的、晶瑩而易碎的、不小心就香消玉殞。但東坡是誰?東坡可不是大多數!無數男子加起來也不及東坡一個指頭(快瞅瞅,沒人罵我吧?)。所以,東坡一定會喜歡黛玉。 當然,我們也不用擔心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和一個虛構小說中的女子怎么能產生這樣的一段戀情,我們更不用杞人憂天,如果這樣的話,曹雪芹就少了那部偉大的傳世之作。人生已經這么荒誕,或許百年之后,我們到了另一個世界,消失前想這一生,也不過覺得,這一生如同一晚,這一場人世糾葛也只如同一個個斷斷續續的夢。所以,既然是做夢,我們何不把夢做得再好點再美點?我們就在自己的文字里,把現實不能出現的美好設計一下又何妨?我們就讓黛玉遇到東坡,來想象一下王子和公主從此生活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實,在我眼里,真是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也未必有這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更有情趣,因為前者只不過是物質的富有而已。 二 林黛玉,蘇東坡,單把這兩個在心里頂有分量的名字放到一起,我就覺得美好極了。 一個秉絕世姿容筆下有千字,一個具曠古奇才胸中有萬卷,他們在一起,*開心的事是什么?我想,是比才。 李清照評價蘇東坡說:“東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書、畫皆爾,詞亦爾。”李清照對蘇東坡的評價居然用了個“不十分用力”,真是給得很有限,當然,這也與李清照本人的才氣有關,她是那樣絕頂聰明的女子呢,自然距離蘇東坡的高度比我們常人近一些。而在我們這些凡人眼里,東坡揮動如椽之筆,如玩兒戲。隨隨便便一個東西被他拈去,就能妙手成春。而黛玉呢,“筆端蘊秀臨霜寫”“無端詩魔昏侵曉”,把這兩個一個下手如雨,一個筆臨氣吞的人物放在一起寫詩作詞會怎么樣,還真是幸福得猜不到。 有一點可以猜想,他們的結合必然會有這樣類似李清照所描述自己和趙明誠在一起的一幕——“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如果黛玉和東坡在一起,這樣的日子想必經常出現吧,明窗凈幾,筆墨紙硯,夫婦相得,夫唱婦隨,猜書賭茶,樂之如斯。可以想象,他們的故事必不是像李清照那樣,每每以趙明誠的賭輸結束,因為黛玉說寶玉:“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過目成誦?”而東坡一樣是個博聞強識過目不忘的主,誰賭輸還不一定呢!所以,讓這兩個水平相當的可人兒
當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心靈的破曉 作者簡介
穆蕾蕾,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著火的詞》,詩集《雪響》《光盞里的蜜蜂》。有作品散見于《詩選刊》《上海詩人》《廣州日報》《海燕》《北京青年報》《飛天》《草原》《散文詩》《人民公安報》《中國詩歌在線》等報刊。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