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贏在創新:日本計算機與通信業成長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8942
- 條形碼:9787547318942 ; 978-7-5473-189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贏在創新:日本計算機與通信業成長之路 本書特色
所有對20世紀產業動態演變過程親身經歷或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弗朗斯曼對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和政府政策的全面討論以及關聯分析,令人印象深刻。 ——小阿爾弗雷德·錢德勒,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一本卓越的著作……本書是目前為止分析日本信息和通信產業演化歷程*全面、解釋*好的書……本書對于現有的產業創新理論和實證研究有重要的價值。目前,對特定產業的創新研究較少,而從中提煉出的對企業有價值的理論更少。弗朗斯曼的工作對于現有的研究極有價值……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成就,堪稱20世紀重要產業的蓋世杰作。 —— 克里斯·弗里曼,英國蘇塞克斯大學教授 有助于我們理解日本信息和通信產業能力演化歷程的一本書。本書的研究不僅充滿價值,而且引人入勝。這不但在于本書對產業歷史的回顧,也在于作者在本書中提出的企業能力和行為的理論,以及關于這些理論的令人信服的分析。所有希望了解日本公司在這些重要產業競爭中的成功和不足的人,都應讀讀這本書。 本書是我所讀到的研究日本信息和通信產業*好的一本書……我強烈推薦這本好書,既給學者們,也給企業界人士,因為他們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深入洞察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野中郁次郎,日本一橋大學教授 在那些厚重的著作中,很少能有像本書這樣有一個非讀不可的理由……深入實際的分析,對問題的徹底解剖,使得本書研究的主題充滿生機和活力……“受控競爭”的分析是本書*有價值的成果。所有這些造就了這本一流的書。 ——羅納德·索爾,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贏在創新:日本計算機與通信業成長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本對日本計算機和通信產業的演化歷史進行全面分析的著作,弗朗斯曼教授在研究上填補了這一空白,得到了各國眾多知名學者的好評,具有重大的歷史里程碑意義。本書前后歷時8年,在對600余名日企領導人的訪談基礎上,對日本的信息和通信產業進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可以說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全書內容圍繞對NTT、NEC、住友電工、富士通、日立、東芝等日本公司的分析而鋪開,詳細分析了這些公司及它們所構成的整個產業的優勢與缺陷、過去和未來,其中尤以對NTT的關注很為深入。所有這些分析,歸根到底都是要解釋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日本的計算機和通信產業能夠獲得很終的成績,既包括已經獲得的成功,也包括已經遭到的一些失敗。本書不僅適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和經濟學家閱讀,而且也可以作為企業家和投資商們的參考讀物。它專注但不局限于日本的計算機和通信產業,同時也可以對其他國家或其他產業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贏在創新:日本計算機與通信業成長之路 目錄
出版者的話Ⅲ
“自主創新叢書”第二輯導讀Ⅴ
對本書的贊譽ⅩⅦ
中文版序(一)ⅩⅨ
中文版序(二)ⅩⅩⅢ
譯者序ⅩⅩⅩⅩⅠ
前言ⅩⅩⅩⅩⅤ
**章
緒論001
本書概要002
本書研究的問題012
日本的汽車產業和消費電子產業013
日本的信息和通信產業017
半導體產業022
計算機產業024
電信設備產業027
日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029
日本與美國信息和通信企業的能力031
受控競爭033
受控競爭的效果035
經濟變革中的企業和產業的演進過程039
第二章
公司和受控競爭的起源043
本章概要044
日本電報和電話業務的發展045
日本設備制造商間日益增長的競爭050
受控競爭的制度化059
結論063
第三章
日本電信交換機產業的進化067
本章概要068
引言069
從機電交換機到電子交換機072
數字交換機和新的市場機遇079
日本電信網絡的數字化117
公司的“公司理念”126
法國和英國的國家創新體系141
合作的長期表現156
日本寬帶信息高速公路177
結論194
第四章
日本計算機產業的進化199
本章概要200
引言202
愿景的重要性: IBM的思維結構體系206
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計算機產業: 政府研究背景下的公司進入209
20世紀60年代早期: 通過引進技術發展計算機領域的能力217
IBM加大投入: System 360220
NTT的重新進入: 從1968年的DIPS計算機224
20世紀80年代DIPS的劣勢以及多賣主集成結構247
脫離IBM模式的嘗試255
微處理器和個人計算機264
從舊時代過渡到新時代288
日本計算機產業的新時代298
結論302
第五章
日本光纖業的進化317
本章概要318
引言319
光纖技術的基礎324
光纖知識向日本的擴散326
日本光纖的后續發展348
NTT“家族”的全球化355
受控競爭和新技術的擴散356
第六章
NEC的進化391
本章概述392
引言394
背景396
今天的NEC397
NEC能力的進化399
公司與“愿景”424
NEC的公司組織440
NEC的研究和開發451
通過研發創造能力: NEC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FIS)490
開發過程498
NEC的選擇環境502
結論533
第七章
NTT的未來535
本章概要536
引言537
背景538
NTT路線540
競爭550
整頓574
全球化595
總結613
第八章
DDI: NTT的主要競爭對手619
本章概要620
引言620
背景621
DDI的起源及成長622
成長及其表現625
DDI對未來的展望631
與DDI的競爭: NTT的內涵638
結論640
第九章
結論643
本章概要644
日本信息和通信企業的特殊性645
日本信息和通信企業的績效654
日本信息和通信企業的未來672
附錄1經濟變動演變過程中的公司和產業685
公司685
公司統一理論693
附錄2康寧的光纖發展702
引言702
光纖研究的預期回報702
附錄3日本信息通信公司的優勢與劣勢: 一個基于能力的分析730
日本信息通信公司的修正主義評論730
信息通信產品的分類736
日本在三類信息通信產品中的國際競爭力738
個人分支交換(PBXs)情況741
附錄4日本與西方信息和通信企業的財務績效749
附錄5NTT、AT&T以及BT績效比較754
附錄6國際競爭力: NEC和愛立信757
附錄7日本信息與通信產業不同產品的市場份額762
贏在創新:日本計算機與通信業成長之路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馬丁·弗朗斯曼(Martin Fransman), 英國著名創新學者、愛丁堡大學教授。1988年,他創建了愛丁堡大學日歐技術研究院( Institute for Japanese-European Technology Studies, JETS)并任主任。1988年和1992年兩次在東京大學高級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成為NTT公司的電信訪問教授。2008年,憑借《新型信息通信技術生態系統:對歐洲的啟示》(The New ICT Ecosystem: Implications for Europe,2007)一書獲得熊彼特獎。 譯者簡介 李紀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動態競爭與創新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與教學領域為:技術創新、科技政策和研發項目管理等。 吳凡,初次翻譯此書時為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本科生,后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讀研期間開展行業生產率和產業政策研究,現就職于中國銀行,從事科技行業金融服務等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