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街區空間微氣候營造策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8123
- 條形碼:9787568068123 ; 978-7-5680-681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街區空間微氣候營造策略 本書特色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給城市帶來了大量的移民以及大規模的建設量,導致城市環境也在發生急劇的改變。規劃師、開發商、政府習慣于從社會、環境、經濟的層面去解決復雜的城市問題,城市氣候因素總是被忽視,因此有必要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中考慮氣候因素,以改善城市氣候。目前基于氣候適應性的城市規劃或建筑設計較少,本書覺得有必要建立起城市氣候與街區規劃、城市設計之間的聯系,將城市氣候信息運用到城市規劃中來。
街區空間微氣候營造策略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武漢市漢口的一個沿江街區進行微氣候實測,采集了濕度、太陽輻射、空氣溫度、地表面溫度、風速、風向等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全面了解街區環境的現狀,然后分析現狀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江面冷空氣對街區微環境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書繪制了街區的城市氣候圖,主要包括氣候分析圖、氣候建議圖。通過城市氣候圖的繪制,提出街區微環境改善的策略,并繪制規劃建議圖。通過設計手段優化街區規劃,從而營造良好的街區環境,這對于改善城市氣候及實現城市節能減排有著實際的應用意義。
街區空間微氣候營造策略 目錄
第*節 街區空間的空間尺度
第二節 街區微氣候的研究尺度
第三節 本書構成
第二章 街區空間微氣候的組成要素及影響因子
第*節 街區微氣候環境的組成要素
第二節 街區微氣候熱舒適評價指標
第三節 街區微氣候的影響因子分析
第三章 街區空間微氣候的研究手法
第*節 微氣候實測
第二節 縮尺模型風洞實驗
第三節 微氣候數值模擬
第四節 基于熱舒適性的微氣候調查研究及樣本分析
第四章 基于城市氣候圖的濱江街區微氣候營造策略——武漢市濱江街區改造
第*節 城市氣候圖系統
第二節 基于氣候圖的街區微氣候營造案例:武漢市濱江街區改造
第五章 基于居民行為的居住區更新與熱環境營造策略——武漢市居住區室外熱舒適性改造
第*節 居民行為與人體對熱環境的適應性調整
第二節 基于人員行為的室外熱舒適分析手法
第三節 武漢市居住區夏季人員熱適應行為與空間特征
第四節 熱適應角度定義的公共空間類型及優化策略
第六章 基于微改造的傳統街區空間更新與微氣候營造策略——武漢市漢口租界區里份微改造
第*節 舊漢口租界區的里份空間環境現狀及居民的行為活動
第二節 傳統街區微氣候營造策略
第三節 營造案例:舊漢口租界區某里份微改造與微氣候營造
街區空間微氣候營造策略 節選
在街區尺度內,城市微氣候主要作為大氣邊界層中近地區域的粗糙子層(roughness sublayer)及城市冠層(urban canopy layer,也稱城市覆蓋層)被我們所了解。粗糙子層是大氣邊界層的底層區域,其高度定義為地面到大概五倍平均建筑高度。在這個區域中,街區要素及人類活動對微氣候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城市冠層是從地表到建筑頂部的垂直區域,高度為建(構)筑物等的高度。城市冠層是人類活動頻繁,能量、動量和水交換與轉化的場所,也是街區微氣候在垂直高度上的主要研究對象。 街區結構是一個具有不均一性且粗糙的表面,它導致了所有氣候要素的時空變化,微氣候現象發生在這個有限的空間中。本書所研究的是街區空間微氣候的營造策略。 街區空間微氣候研究是城市室外環境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室外空氣及輻射、建筑及表皮、地面及植被、人工排熱等為研究對象,涉及空氣溫度、空氣濕度、下墊面溫度、太陽輻射、氣流速度等參數。城市街區空間微氣候的研究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從理論上說,室外微氣候有著自身的特點,它決定了微氣候環境不能由單體建筑本身所決定,而是受到周圍建筑和環境的影響。因此,實際意義上的室外熱環境研究的對象應該是建筑群及其附屬構件。只有在建筑群中才能體現室外熱環境的各種影響因素。 為了提出針對街區空間微氣候的有效營造策略,首先,需要了解有關街區尺度下微氣候的組成及影響要素的基礎知識。因此,作為基礎理論部分,本章首先簡要介紹街區微氣候的研究內容和組成要素,包括微氣候要素和環境要素。其次,本章將介紹幾種適用于街區微氣候的常用熱舒適評價指標,包括單一指標和復合指標,并介紹各種指標的優缺點及在街區微氣候中的適用范圍。*后,本章將對城市中常見的兩種建筑形式——點式建筑和板式建筑形成的理想街區進行分析,并利用室外熱環境影響度指標對街區微環境進行分析,找出不同街區形態下各影響因子對微環境的作用程度。
街區空間微氣候營造策略 作者簡介
陳宏,2004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兼任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健康人居學術委員會理事、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理事、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致力于綠色建筑設計、氣候適應性城市與建筑設計、健康社區與建筑設計、低碳建筑設計等方面的研究與設計實踐。 韓夢濤 ,2019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建筑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研究員,東京大學建筑學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筑與城市微氣候、大氣污染物與防災、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