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木屋旅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93676
- 條形碼:9787536093676 ; 978-7-5360-9367-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木屋旅館 本書特色
阿爾巴尼亞版《消失的愛人》 愛人、名利、體面都被剝奪了,救贖會降臨嗎? 本書是“藍色東歐”譯叢第7輯中的一本,也是國內首度引進阿爾巴尼亞著名作家迪安娜·楚里的小說。 作者曾獲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2007年度*佳圖書獎、阿爾巴尼亞KULT研究院2019年度藝術圖書獎、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2017年度*佳翻譯獎等獎項。 國內首度引進阿爾巴尼亞著名作家迪安娜·楚里的小說。作者曾獲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2007年度*佳圖書獎、阿爾巴尼亞KULT研究院2019年度藝術圖書獎、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2017年度*佳翻譯獎等獎項。 透過《木屋旅館》,讀者可見阿爾巴尼亞社會的現狀——滲入政治精英階層的腐敗,以及追求轟動性新聞甚于事實真相的媒體環境。書中對阿爾卑斯山區,即解開謎團之處的描寫,引人置身于阿爾巴尼亞高山深谷的鄉村景致之中,同在木屋旅館中遭遇的各色人物共處。一個有分量的主題,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多變、流暢、精致的風格,其間不乏幽默、諷刺和令敘述鮮活生動的種種變故。 —— 沙班·西納尼(阿爾巴尼亞科學院院士、文學批評家)作家迪安娜·楚里的這部小說想要告知我們,盡管墮落與腐化已滲透到政治、媒體、經濟及社會的各個角落,卻依然有追求、捍衛真相的人,依然存在正義的空間。作家想要在文學的范疇里贊頌這些個人,燃起希望之火。 —— 普雷茨·佐加伊(阿爾巴尼亞政治家、作家)在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中,迪安娜·楚里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她的小說創作帶有強烈的個人藝術風格,作品豐富,精品甚多。 —— 羅蘭德·齊西(阿爾巴尼亞發羅拉大學校長、文學批評家)
木屋旅館 內容簡介
小說講述的是關于調查一個失蹤女人的故事。一個小有名氣的節目主持人阿圖爾?拉多瓦尼,在妻子突然失蹤的同時,碰巧他也陷入腐敗的丑聞中,為此丟掉了工作和名聲,面臨著入獄的危險。所有的這些怪事僅在短短的一周之內發生。男人委托年輕的私家偵探莉莉安娜?杜卡尋找自己的妻子,莉莉安娜?杜卡也由此開始了新的冒險。她循著拉多瓦尼的妻子的蹤跡,前往阿爾巴尼亞阿爾卑斯山,卻被一群奇怪的歐洲旅行者跟蹤……
木屋旅館 目錄
木屋旅館 節選
**章 周日的意外 視窗電視臺節目負責人阿圖爾·拉多瓦尼給我打來電話的時間是周日,下午四點鐘。周日,午后,我通常瞇上一會兒,把手機調為“靜音”,拔掉家里的座機線,放下窗簾,關掉電視,再蓋上一條柔軟的毛毯,躺在沙發上小憩。大約一個小時而已。 那個周日,正下著綿綿細雨,雨水輕輕敲打著窗子,短暫地打個瞌睡在我看來顯得無比甜美。進入夢鄉前,我一貫想些愉快的事,或者至少,有趣點的事。那天,我在法國《世界報》的網頁上才看了舊時代一位中國演員的口述。這個人現在住在紐約,已經到了顯老的年紀,他說險些沒逃過一場可怕的懲罰。恐怕一撥演員之中,他是唯一僥幸逃脫的人。因為,在那個時期,劇院里上演的戲,光是手就能當主角。妙。到這里一切都很正常,符合當時的邏輯。但是,接下來,這位中國演員說,所有扮演過這個角色的演員,一個個都死了。要么倒在家門前,要么死在浴缸里,要么淹死在湖里,或者干脆中毒,死在床上。至今沒有人能說清楚誰殺了這些演員,原因或者動機又是什么。沒有任何證據……什么都沒有。 我正遐想著是誰、為什么、在什么地方如此作為,聯想到那里的街巷,那里的一切。那平白無故的心緒不寧、胡思亂想僅僅也就過了十分鐘,座機就瘋狂地響了起來。顯然,我忘了拔掉電話線。 閉著眼,我想到——此時此刻綿綿的雨停了,死去的魂魄在黑暗中也黯淡了下去——這位周日下午四點叨擾的不講禮貌的人,在電話響過五六聲后會撤退的。但是,沒有。刺耳的電話鈴聒噪了十五聲方才停下來。我心想,他放棄了,于是把毛毯罩在頭上。令人昏昏欲睡的絮語聲又回來了。或許,在我的夢里,一個濕漉漉的街角上會出現某個令人恐懼的軍人。我再也睡不著了,我想,但是,至少我得略微平復一下電話鈴聲對我腦子造成的沖擊。 說起來,那天下午我有罪受了。戳破我腦殼的電話鈴聲執拗地聒噪了整整七回,每回都得響上十五聲。第八回,我飛身躍起,沖到我的灰色座機兀自杵著的床頭柜前,憤怒至極地操起聽筒。 “您好啊!” 電話線另一端的人*好還是把話筒放下,否則就會再次聽到我發出的貌似問候的沙啞咆哮。 “您是杜卡女士嗎?”男人用喉音說。 “不,我不是杜卡女士。”我回答。 另一頭兒是猶豫的沉默。 “對不起,”低沉的嗓音說,“有人給了我這個電話號碼,找杜卡女士。” “這里沒有杜卡女士,”我接著說,“您打錯了。” “是嗎?對不起。”聲音有些含糊地說,接著掛了電話。 我又回到了沙發上。杜卡女士! 我站起身,走進廚房,打開意利咖啡機。你等我把咖啡煮好,我對自己說,再倒到杯子里。 我才把咖啡倒在杯子里。 電話鈴聲又響了。響了四聲。 “您好!” “您是杜卡小姐嗎?”還是那個低沉的嗓音,竭力顯得通情達理。 “是啊?” “我是在和杜卡小姐說話嗎?” “是啊?” “您是莉莉安娜·杜卡嗎?” “是啊?” “我是阿圖爾·拉多瓦尼,杜卡小姐。” “是啊?” 電話線那頭的人徹底暈了。他原以為著名的阿圖爾·拉多瓦尼給我打電話,我得高興死了。在周日下午四點鐘!這個人不是在做節目嗎?在他任職的電視臺,周日下午的節目里,他常常喋喋不休。 “請原諒,”他繼續說,還是完全如墜云霧之中,“但是我去過您的辦公室,他們引我來找您,我一點也不想打擾您……您理解我嗎?” “不理解。” “莉莉安娜小姐……您的上司讓我來找您……” 我醒了。他一共說了四回以“指向”在阿爾巴尼亞文中,drejtohem、drejtoj與drejtues的詞根都是“drejtoj”(指向),故有此說。為詞根的詞。他們引我,我找您來,上司……他言辭太貧乏了。 “我明白了,”我決定放過他,*后說,“請講。” “我想要馬上見到您,我有一件急事。” 這個人竟然如此不明事理,掛電話的時候我想。他在哪里學的說話,電視臺那兒嗎? 阿圖爾·拉多瓦尼希望我們晚上七點在羅格納酒店的酒吧見面。當然,我不再躺在沙發上了,而是給我的美發師打了電話,問她六點是否有空,給我簡單梳個頭。然后,我走到臥室里,打開了衣櫥。我的衣櫥很大,是從一個手藝很好的木匠那里定做的,占了四面墻。在一面墻上有些簡單的服裝,牛仔褲、T恤衫和運動外套。另一部分掛著時尚西裝、絲綢襯衫,下方的抽屜里擺了我很少穿的高跟鞋。窗戶兩側的墻上分別是大衣、風衣、棉服、毛衣等等;都是依照我著裝的意圖擺放的。 **次與阿圖爾·拉多瓦尼見面,不論他的意圖是什么,我都會穿黑色西裝去,但配的是短裙,而非西褲,還有乳白色絲綢襯衫。再搭上帶跟的黑皮鞋。 從他的語氣,我已經感覺到,上司把他“推給”我令他不悅。我必須在外表和氣勢上壓過他,讓他態度溫和些,不要一開始就張牙舞爪。 我把西服放在床上,走到窗前。雨還在下,現在下得更厲害,并非搖籃曲似的雨了。我應該坐車去,否則必得挨淋,頭發一定會亂的。 阿圖爾·拉多瓦尼,這個名字對我沒有多大意思。我知道他在視窗電視臺負責綜藝節目《魔眼》——一檔類似于《老大哥》全球流行的游戲真人秀,1999年在荷蘭首播,后在各國播出了不同版本。節目要求參與者生活在一所一舉一動都被攝像機和麥克風記錄的房子里,不允許他們與外界接觸。的真人秀。近兩年來,他的節目成功超越了后者,奪走了一大批觀眾和贊助。他還常常參加電視上文化和政治問題的談話節目,總體上給人的印象是個穩重而專業的人。 我慢慢地穿好衣服,一邊思索著究竟為何阿圖爾·拉多瓦尼到我們事務所登門拜訪,身為上司和老板的我舅舅又為何選了我來擺平他的事。 我們事務所,或許是目前阿爾巴尼亞唯一的調查機構。事務所的門牌上寫著“私人糾紛處理機構”,路過的人瞄上一兩眼,都搞不太明白我們在解決什么樣的私人糾紛。實際上,我們就是實打實的偵探,與電影和書本里的那些人沒有任何不同。我們總共三個人,全都忙得要死,而我舅舅埃米爾·阿巴茲卻不想增加人手。他的理由是,選人不是件易事,做偵探必須得有興趣、有本事,目光敏銳、頭腦聰明,既有文化知識,又了解情況,具備極其迅速收集信息的渠道,可想而知,這樣的人有多難找。 我舅舅說,他以前曾就職于安全機關,在抓竊賊的部門工作,但是沒什么人相信他。看他工作時的樣子,我也不相信他只是抓一般的竊賊,但是說到底,誰又還在乎他的過去呢。開事務所的時候,他找來了他的前同事穆罕默德·哈吉伊梅爾當合伙人。他又把我找了來,理由是我打小時候就熱衷于剖析形形色色的隱秘,這熱情人盡皆知。 實際上,我一直失業。二○○○年,我讀完法律系,該找的地兒都找了,但就是找不到工作。有一個女律師協會讓我干了五個月志愿者,幫助受虐待的婦女,捍衛她們的法律權益,但是由于女律師們根本籌集不到經費生存下去,我就離開了。在一家橙汁生產企業、一家建筑公司里,我又混了大概兩年;還是由于缺乏資金,他們也停發了我的工資。 那段時間,我一如既往地啃著探秘和謀殺的書。我就這樣把這個世界上我*喜歡的一切當成了消遣:我讀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爾、約翰·格里森姆、約翰·勒卡雷,還有當代的一些人,想象自己成了現代版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馬普爾小姐讓我相當瘋狂,雖然我并不像她年紀那么大。實質上,那是一段痛苦的時期,因為我無法謀生,仰仗著父母度日,在我看來,這太無法讓人接受了。 此間,在一個美好的日子里,我舅舅埃米爾,他認為自己在布洛克區地拉那市中心的一個區域,東歐劇變前為高干住宅區。的一幢大廈里干保安已經干夠年頭了,足以讓人們忘記他前特工的身份,便決定出去闖一闖。當時,他已經替幾位重要人物解決過麻煩,他們對他的工作評價很高,在這些成功的嘗試并蟄伏了十年后,他自己下定了決心,是時候干點事了。 一月的一個夜晚,隆冬時節,是沒有人到外面去、都往暖烘烘的房間里一待、看電視上放恐怖片的日子,阿斯德里特舅舅即埃米爾·阿巴茲。突然造訪我們家。他打斷了我們正在欣賞的驚悚情節,把我們推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隱秘氣氛之中,讓我們在那約莫兩個小時里嚇得發抖。 ……
木屋旅館 作者簡介
迪安娜·楚里,阿爾巴尼亞作家、記者、翻譯家。一九五一年出生于地拉那,一九七三年畢業于地拉那大學阿爾巴尼亞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常年在國內知名文學報刊《光明報》和阿爾巴尼亞作家藝術家協會雜志《阿爾巴尼亞文學》(法語版)工作。她人生閱歷豐富,深度接觸社會,擅長刻畫女性心理,在以男性作家為主流的阿爾巴尼亞文壇脫穎而出,曾獲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二〇〇七年度最佳圖書獎、阿爾巴尼亞出版商協會二〇一七年度最佳翻譯獎等獎項、阿爾巴尼亞KULT研究院二〇一九年度藝術圖書獎。著有《人行道上的鹿》(1989)、《午夜太陽》(2000)、《武裝天使》(2006)、《總理府謀殺案》(2018)等;譯有《等待的幸福》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