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國中成藥名方藥效與應用叢書 呼吸消化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05433
- 條形碼:9787030705433 ; 978-7-03-07054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中成藥名方藥效與應用叢書 呼吸消化卷 本書特色
本叢書是由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教授、主任醫師等科研和臨床一線的幾百位中西醫藥工作者合作編纂的大型專著叢書
中國中成藥名方藥效與應用叢書 呼吸消化卷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呼吸冊和消化冊2部分。主要內容包括: 普通感冒中成藥名方 ; 流行性感冒中成藥名方 ;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中成藥名方等。
中國中成藥名方藥效與應用叢書 呼吸消化卷 目錄
呼吸消化卷 呼吸冊
**章 普通感冒中成藥名方 3
**節 概述 3
一、概念 3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3
三、臨床表現 3
四、診斷 3
五、治療 4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4
一、辛溫解表類 4
二、辛涼解表類 5
三、祛暑勝濕解表類 5
四、扶正解表類 5
五、和解少陽類 6
六、清熱解毒類 6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7
一、辛溫解表類 7
桂枝合劑(顆粒) 7
都梁軟膠囊(丸、滴丸) 8
九味羌活顆粒(水丸、口服液、片) 10
防風通圣丸(顆粒、大蜜丸、濃縮丸) 11
川芎茶調散(丸、濃縮丸、顆粒、口服液、袋泡劑) 12
麻黃止嗽丸(膠囊) 14
風寒感冒顆粒 15
感冒清熱顆粒(口服液、膠囊、咀嚼片) 16
感冒軟膠囊 17
荊防顆粒(合劑) 18
傷風停膠囊 19
感冒疏風丸(顆粒、片) 20
葛根湯顆粒(片、合劑) 21
三拗片 22
二、辛涼解表類 24
抗感顆粒(口服液) 24
羚翹解毒丸(片) 25
桑菊感冒片(顆粒、合劑、糖漿、丸) 27
雙黃連含片 28
雙黃連口服液(顆粒、片、糖漿、合劑、膠囊、咀嚼片、氣霧劑、軟膠囊、栓) 29
銀翹解毒丸(顆粒、片、膠囊、合劑、蜜丸、濃縮丸、液) 31
柴胡口服液(滴丸) 33
柴黃顆粒(片、口服液、膠囊) 35
風熱清口服液 37
感冒消炎片 38
清熱靈顆粒 39
桑姜感冒片 39
涼解感冒合劑 40
風油精 41
克感利咽口服液 42
銀翹散 43
抗病毒口服液(顆粒、片、膠囊) 44
秋燥感冒顆粒 46
金羚感冒片 47
柴銀口服液 48
風熱感冒顆粒 49
感冒清膠囊(片) 50
感冒退熱顆粒 50
感冒舒顆粒(沖劑) 51
金蓮花片(膠囊、口服液、顆粒) 52
治感佳膠囊 54
重感靈片 55
銀翹雙解栓 56
苦甘顆粒 57
清宣止咳顆粒 58
速感寧膠囊 59
夏桑菊顆粒 60
復方感冒靈顆粒(片、膠囊) 61
柴芩軟膠囊 62
999感冒靈顆粒 63
四季感冒片 64
疏風解毒膠囊 65
三、祛暑勝濕解表類 68
柴連口服液 68
調胃消滯丸 69
藿香正氣水(顆粒、片、合劑、口服液、滴丸、膠囊、軟膠囊) 70
沙溪涼茶(顆粒) 74
保濟丸(濃縮丸、口服液) 75
暑熱感冒顆粒 76
芙樸感冒顆粒 77
四、扶正解表類 78
參蘇丸(顆粒、口服液、膠囊) 78
玉屏風膠囊(顆粒、口服液、袋泡茶) 80
人參敗毒膠囊 82
五、和解少陽類 83
小柴胡顆粒(片、膠囊、泡騰片) 83
六、清熱解毒類 87
新雪顆粒(片) 87
清開靈膠囊(軟膠囊、顆粒、滴丸、片、泡騰片、分散片、口服液) 88
熱炎寧顆粒(片、合劑、膠囊) 91
感咳雙清膠囊 93
穿心蓮片(膠囊) 94
穿心蓮內酯滴丸 96
復方板藍根顆粒(含片) 99
魚金注射液 100
清熱八味丸(散、膠囊) 101
解熱清肺糖漿 102
熱毒平膠囊 103
復方瓜子金顆粒 104
百蕊片 106
炎寧顆粒(糖漿) 107
板藍根顆粒 108
九味雙解口服液 110
了哥王片 111
金葉敗毒顆粒 112
第二章 流行性感冒中成藥名方 116
**節 概述 116
一、概念 116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116
三、臨床表現 117
四、診斷 117
五、治療 117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118
一、辛溫解表類 118
二、辛涼解表類 118
三、清熱解毒類 118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119
一、辛溫解表類 119
正柴胡飲顆粒 119
二、辛涼解表類 120
柴胡注射液(口服液、滴丸) 120
熱可平注射液 123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片) 124
牛黃清感膠囊 127
清瘟解毒片(丸) 128
羚羊感冒膠囊(軟膠囊、片) 128
金花清感顆粒 130
三、清熱解毒類 131
金蓮清熱顆粒(泡騰片) 131
復方大青葉合劑 132
羚羊清肺顆粒(丸) 133
熱毒寧注射液 134
清熱解毒口服液(軟膠囊、糖漿、片) 136
清熱消炎寧膠囊(片、軟膠囊) 138
第三章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中成藥名方 140
**節 概述 140
一、概念 140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140
三、臨床表現 141
四、診斷 141
五、治療 141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141
一、解表散寒類 142
二、疏風清熱類 142
三、潤燥止咳類 142
四、祛痰止咳類 143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143
一、解表散寒類 143
通宣理肺丸(片、膏、膠囊、顆粒、口服液) 143
止嗽立效丸(膠囊、片) 145
杏蘇止咳顆粒(糖漿、露、口服液) 146
蘇黃止咳膠囊 147
二、疏風清熱類 148
急支糖漿 148
芩暴紅止咳片(顆粒、口服液、膠囊、糖漿) 149
百咳靜糖漿 150
咳嗽枇杷糖漿 151
枇杷止咳顆粒(軟膠囊、膠囊) 152
清熱鎮咳糖漿 153
治咳川貝枇杷露(滴丸) 154
強力枇杷露(膠囊、沖劑、蜜煉膏) 155
止嗽定喘口服液(丸) 156
麻杏甘石軟膠囊(合劑) 157
川貝止咳露(川貝枇杷露) 159
雙清口服液 159
金蕎麥膠囊 160
羊膽丸 162
肺力咳合劑(膠囊) 162
喜炎平注射液 163
三、潤燥止咳類 165
蜜煉川貝枇杷膏 165
橘紅痰咳顆粒(煎膏、液) 166
川貝清肺糖漿 167
四、祛痰止咳類 168
祛痰靈口服液 168
復方鮮竹瀝液 170
遠志酊 171
川貝枇杷糖漿(顆粒、口服液、膏、露、片) 171
牛黃蛇膽川貝散(滴丸、液、膠囊) 172
巖果止咳液 173
止咳橘紅丸(膠囊、顆粒、口服液) 174
止嗽化痰顆粒(丸) 175
蛇膽川貝枇杷膏 176
良園枇杷葉膏 177
苓桂咳喘寧膠囊 178
復方川貝精片(膠囊) 179
蛇膽陳皮膠囊(片、口服液、散) 180
痰咳凈片(散、滴丸) 181
蛇膽川貝散(液、膠囊) 182
鮮竹瀝(竹瀝膠囊、竹瀝顆粒)184
桔貝合劑 185
肺寧片(顆粒) 186
第四章 慢性支氣管炎與阻塞性肺氣腫中成藥名方 189
**節 概述 189
一、概念 189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189
三、臨床表現 190
四、診斷 190
五、治療 190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191
一、溫化寒痰類 191
二、清化熱痰類 191
三、燥濕化痰類 192
四、潤肺化痰類 192
五、補肺平喘類 192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193
一、溫化寒痰類 193
小青龍顆粒(合劑、膠囊、糖漿) 193
止嗽青果丸(口服液) 195
消咳喘糖漿(膠囊、片) 196
痰飲丸 198
氣管炎丸(濃縮丸) 199
止咳寶片 201
咳特靈膠囊(片、顆粒) 201
二、清化熱痰類 202
克咳片(膠囊) 202
止嗽化痰顆粒(丸) 204
橘紅丸(片、顆粒、膠囊) 205
清肺消炎丸 206
牡荊油膠丸 208
蟲草清肺膠囊 209
海珠喘息定片 209
三、燥濕化痰類 210
橘紅化痰片(丸) 210
二陳丸(濃縮丸) 211
咳喘順丸 212
四、潤肺化痰類 213
百合固金丸(口服液、片、顆粒) 213
養陰清肺膏(糖漿、口服液、丸、顆粒) 215
二冬膏 216
橘紅梨膏 217
川貝雪梨膏 218
五、補肺平喘類 219
恒制咳喘膠囊 219
蛤蚧定喘膠囊(丸) 219
金水寶膠囊(片) 221
百令膠囊(片) 224
咳寧顆粒(糖漿) 227
復方蛤青片(膠囊、注射液) 228
固腎定喘丸 229
肺氣腫片 230
參蛤平喘膠囊 231
喘舒片 231
補肺丸 232
至靈膠囊 233
第五章 支氣管哮喘中成藥名方 235
**節 概述 235
一、概念 235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235
三、臨床表現 235
四、診斷 236
五、治療 236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236
一、溫肺化痰平喘類 237
二、清熱化痰定喘類 237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237
一、溫肺化痰平喘類 237
桂龍咳喘寧膠囊(片、顆粒) 237
止喘靈注射液(口服液) 240
鎮咳寧糖漿(膠囊、口服液、顆粒) 241
蟾龍定喘合劑 242
寒喘祖帕顆粒 243
哮喘寧片 244
哮喘片 245
喘泰顆粒 246
如意定喘丸(片) 246
二、清熱化痰定喘類 248
蠲哮片 248
喘嗽寧片 249
第六章 支氣管擴張中成藥名方 251
**節 概述 251
一、概念 251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251
三、臨床表現 251
四、診斷 252
五、治療 252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252
一、清肺化痰類 252
二、化瘀止血類 253
三、潤肺化痰類 253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253
一、清肺化痰類 253
牛黃蛇膽川貝液(滴丸、散、膠囊) 253
二、化瘀止血類 255
云南白藥(膠囊、片) 255
云南紅藥膠囊 256
三七血傷寧膠囊 258
三七片 259
裸花紫珠片(膠囊) 262
景天三七糖漿 263
荷葉丸 264
三、潤肺化痰類 265
百合固金丸(口服液、片、顆粒) 265
第七章 肺炎與新冠肺炎中成藥名方 267
**節 概述 267
一、概念 267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267
三、臨床表現 268
四、診斷 268
五、治療 268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269
一、辛涼解表類 269
二、清熱化痰類 270
三、化瘀解毒類 270
四、潤肺止咳類 270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271
一、辛涼解表類 271
雙黃連口服液(片劑、注射液、粉針劑) 271
二、清熱化痰類 274
清開靈注射液[注射用清開靈(凍干)] 274
魚腥草注射液 280
痰熱清注射液 282
蓮必治注射液 285
中國中成藥名方藥效與應用叢書 呼吸消化卷 節選
呼吸消化卷 呼吸冊 **章 普通感冒中成藥名方 **節 概述 一、概念 普通感冒(common cold)是*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包括急性鼻炎、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 二、病因及發病機制 (一)病因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呼吸道常見病毒感染引起。 (二)發病機制 病毒感染后,由于機體特別是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病毒或細菌在呼吸道迅速繁殖,引起鼻、咽、喉等的急性炎癥。 三、臨床表現 普通感冒起病急,上呼吸道卡他癥狀重,發熱輕或無,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咳嗽等全身輕微癥狀。普通感冒多呈自限性,病情輕,預后好,病程約1周。因感冒而引起的并發癥可有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及繼發細菌感染致肺炎等。 四、診斷 普通感冒的診斷,可根據病史、流行病學、鼻咽部的癥狀體征,結合周圍血象和陰性胸部影像學檢查做出,一般無須病因診斷。病原學診斷對普通感冒臨床意義不大,一般臨床診斷不過分強調病原學檢查,特殊情況下可行細菌培養或病毒分離,或病毒血清學檢查等方法來確定病原體。 五、治療 (一)常用化學藥物及現代技術 治療普通感冒主要采用對癥治療。如針對上呼吸道卡他癥狀、鼻塞、頭痛、咽痛、咳嗽等癥狀,在治療時可選用復方鹽酸偽麻黃堿緩釋膠囊、氨酚偽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等藥物;針對咳嗽、咯痰等癥狀,可選用氫溴酸右美沙酚、氨溴索等藥物進行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而且濫用抗病毒藥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藥。因此如無發熱,免疫功能正常,發病超過兩天的患者一般無須應用抗病毒藥物。目前主要推薦廣譜抗病毒藥利巴韋林。通常,治療普通感冒不使用抗菌藥物,但若伴有白細胞升高或伴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并發癥時可考慮應用,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等。 (二)中成藥名方治療 中醫學認為,導致感冒的病因主要為感受風邪,肺衛失和;亦因正氣虛弱,生活起居不慎,寒暖不調;或過度疲勞,肌腠不密,遇外邪侵襲而發病。因四時氣候不同,感受病邪及患者體質存在差異,在證候表現上有風寒、風熱、暑濕及體虛感冒的區別,中藥治療相應以辛溫解表、辛涼解表、祛暑解表或解表勝濕、扶正解表等方法為主;若邪犯少陽,正邪相爭于半表半里,當和解少陽為主;若外邪由表入里,熱毒內生,則應以清熱解毒為主。 第二節 中成藥名方的辨證分類與藥效 以中藥治療感冒的依據是辨證用藥。目前上市的中成藥常見辨證分類及其主要藥效如下[1-3]: 一、辛溫解表類 感冒屬風寒束表者為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身疼痛,鼻塞聲重,打噴嚏,咳嗽,痰稀色白,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風寒束表證之感冒,其主要病理變化為上呼吸道黏膜感染后,血管收縮,黏膜充血、水腫,以及上皮細胞破壞,有漿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滲出。 辛溫解表藥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鎮痛、促進汗腺分泌等作用。 常用中成藥:桂枝合劑(顆粒)、都粱軟膠囊(丸、滴丸)、九味羌活顆粒(水丸、口服液、片)、防風通圣丸(顆粒、大蜜丸、濃縮丸)、川芎茶調散(丸、濃縮丸、顆粒、口服液、袋泡劑)、麻黃止嗽丸(膠囊)、風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口服液、膠囊、咀嚼片)、感冒軟膠囊、荊防顆粒(合劑)、傷風停膠囊、感冒疏風丸(顆粒、片)、葛根湯顆粒(片、合劑)、三拗片等。 二、辛涼解表類 感冒屬風熱犯表者為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頭痛身楚,鼻塞,流黃濁涕,咳嗽,痰黏或黃,咽喉紅腫、疼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風熱犯表證之感冒,其主要病理變化為上呼吸道黏膜感染,充血、水腫,常繼發細菌感染,中性粒細胞浸潤,膿性分泌物增多。 辛涼解表藥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熱、止咳化痰等作用。 常用中成藥:抗感顆粒(口服液)、羚翹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顆粒、合劑、糖漿、丸)、雙黃連含片、雙黃連口服液(顆粒、片、糖漿、合劑、膠囊、咀嚼片、氣霧劑、軟膠囊、栓)、銀翹解毒丸(顆粒、片、膠囊、合劑、蜜丸、濃縮丸、液)、柴胡口服液(滴丸)、柴黃顆粒(片、口服液、膠囊)、風熱清口服液、感冒消炎片、清熱靈顆粒、桑姜感冒片、涼解感冒合劑、風油精、克感利咽口服液、銀翹散、抗病毒口服液(顆粒、片、膠囊)、秋燥感冒顆粒、金羚感冒片、柴銀口服液、風熱感冒顆粒、感冒清膠囊(片)、感冒退熱顆粒、感冒舒顆粒(沖劑)、金蓮花片(膠囊、口服液、顆粒)、治感佳膠囊、重感靈片、銀翹雙解栓、苦甘顆粒、清宣止咳顆粒、速感寧膠囊、夏桑菊顆粒、復方感冒靈顆粒(片、膠囊)、柴芩軟膠囊、999感冒靈顆粒、四季感冒片、疏風解毒膠囊等。 三、祛暑勝濕解表類 此為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日暑濕襲表所致之感冒,主要表現為身熱,微惡風,頭昏脹痛,咳嗽痰黏,心煩口渴,渴不多飲,腹脹脘痞,嘔吐惡心,舌苔薄黃膩,脈濡數。 暑濕犯表證的主要病理變化除具有上呼吸道黏膜感染、血管收縮、充血、水腫、炎性滲出等表現外,多伴胃腸運動失調,或腸黏膜炎癥、水腫等。 祛暑勝濕解表藥具有解熱、抗炎、抗菌、抗病毒、調節胃腸分泌和運動等作用。 常用中成藥:柴連口服液、調胃消滯丸、藿香正氣水(顆粒、片、合劑、口服液、滴丸、膠囊、軟膠囊)、沙溪涼茶(顆粒)、保濟丸(濃縮丸、口服液)、暑熱感冒顆粒、芙樸感冒顆粒等。 四、扶正解表類 體虛感冒多見于體弱之幼兒和婦女、老人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多由于脾肺氣虛、衛外不固而易于感受外邪。主要表現為既有發熱、惡風寒、無汗或有汗、頭昏或頭痛、肢體酸軟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等外感癥狀,又有疲倦乏力、少氣懶言等體虛表現,舌淡苔薄白、脈浮無力。 體虛外感證主要病理變化除具有上呼吸道黏膜感染,充血、水腫、炎性滲出等表現外,常伴有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情況。 扶正解表藥既具有抗炎、解熱、鎮痛、鎮咳等解除表證之作用,亦多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常用中成藥:參蘇丸(顆粒、口服液、膠囊)、玉屏風膠囊(顆粒、口服液、袋泡茶)、人參敗毒膠囊等。 五、和解少陽類 機體正氣不足,邪犯少陽,正邪相爭于半表半里,漸從熱化者屬少陽感冒。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苔薄,脈弦等。 少陽感冒的主要病理變化除具上呼吸道黏膜感染、血管收縮、充血、水腫、炎性滲出等表現外,多伴胃腸功能失調之癥。 和解少陽藥具有抗炎、解熱、抗病原微生物及調節胃腸功能與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常用中成藥:小柴胡顆粒(片、膠囊、泡騰片)等。 六、清熱解毒類 此為感受外邪,入里化熱,熱毒壅盛之證。癥見高熱煩躁,咽喉腫痛,舌紅,苔黃,脈數等。 熱毒壅盛之感冒同樣具有上呼吸道黏膜感染、血管收縮、充血、水腫、炎性滲出等基本病理變化,其程度較表證更甚。 清熱解毒類方藥多具有較強的解熱、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常用中成藥:新雪顆粒(片)、清開靈膠囊(軟膠囊、顆粒、滴丸、片、泡騰片、分散片、口服液)、熱炎寧顆粒(片、合劑、膠囊)、感咳雙清膠囊、穿心蓮片(膠囊)、穿心蓮內酯滴丸、復方板藍根顆粒(含片)、魚金注射液、清熱八味丸(散、膠囊)、解熱清肺糖漿、熱毒平膠囊、復方瓜子金顆粒、百蕊片、熱炎寧顆粒(糖漿)、板藍根顆粒、九味雙解口服液、了哥王片、金葉敗毒顆粒等。 參考獻 [1]陳奇,張伯禮.中藥藥效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346-348. [2]劉又寧.實用臨床呼吸病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331-332. [3]韓明向,李澤庚.現代中醫呼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65-175. (南方醫科大學 余林中;安徽中醫藥大學 李澤庚,楊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