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彭定安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8:魯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723503
- 條形碼:9787551723503 ; 978-7-5517-235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彭定安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8:魯迅 本書特色
《彭定安文集》約800萬字,共分25卷,囊括了作者一生在文學、藝術心理學、魯迅學和文化社會學等研究領域的全部創作精華。其中,前9卷為“魯迅學”研究成果,分別為:《雪泥集》《魯迅:詩歌與少年》《魯迅評傳》《魯迅思想研究》《突破與超越——論魯迅和他的同時代人》《魯迅雜文學概論》《走向魯迅世界》《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坐標上》《魯迅學導論》;第10卷為《創作心理學》;第11卷為《文化選擇學》;第12、13卷分別為《安園讀書記》和《安園讀書筆記》;第14卷為《社會與文化轉型論》;第15卷《耄耋集》;第16~21卷為《論文集一·魯迅學論集》《論文集二·中國現當代文學論集》《論文集三·文藝理論與評論集》《論文集四·美學、藝術心理學與藝術評論集》《論文集五·文化學與文化社會學論集》《論文集六·社會科學學與比較文學-比較文化論集》,皆為作者的論文集;第22卷為《散文集·及其他》;第23~25卷為彭定安晚年的喋血之作《離離原上草》三部曲。
彭定安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8:魯迅 內容簡介
本書將魯迅明確地置于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進行全方位、多層面、富有動態感的理論研究,充分把握了人物與時代的辯證關系,深刻闡明了魯迅提到的“橋”“地理橋”“語言橋”“文化橋”“坐標橋”的作用。
彭定安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8:魯迅 目錄
一、日本與魯迅:歷史的回顧
二、日本與中國:從“脫亞入歐”到
“西風東漸”
三、20世紀:世界·東方·中國和日本
四、中國:從日本吹來的“西風”和
“東風”
五、留學生:人員、組織和書刊
六、思維與文化的轉譯:洋學—和學—
漢學
七、日本“橋”:形成、功能以及中日
文化交流
留學日本:學習、接受、走向世界
(魯迅在日本“橋”上的歲月)(上)
一、日本:多重意義上的“橋”
二、扶桑風情志士心:魯迅在“橋”上
的三個階段和發展狀況
留學日本:學習、接受、走向世界
(魯迅在日本“橋”上的歲月)(下)
東京:再度居留賦成長
一、從仙臺到東京:終結與開端
二、“新的生命”:在海外的員滅
——中國現代文學之預演及其在日本的
失敗
三、“啟蒙四論”:中國現實、西方之
“泉”和日本之“流”
四、“文術新宗,始入華土”:《域外小說
集》在日本出版,在中國窒息
中日文化交流:魯迅的接受與民族的接受
(留學日本時期)
一、兩國文化傳通中的接受與被接受
二、魯迅-日本:啟蒙戰士的接受
中日文化交流:在“魯迅‘三書’”里的
映照
一、日文圖書的購藏:通向日本與世界
二、書店:“橋”之橋
三、魚雁情跡:在魯迅書信中的中日
文化交流
魯迅與日本:雙向接受、影響和整體效應
及其體現程度
一、雙向接受、影響和整體效應
二、坐標上的瞭望:已展開的歷史和待
展開的主題
附錄一 魯迅與日本大事系年
(1902-1936年)
附錄二 日本魯迅研究論著系年目錄
(1920-1992年)
附錄三 魯迅用日文撰寫的文章
附錄四 日本紀念、學習、研究魯迅諸多
方面紀略
一、三大紀念、學習魯迅的組織
二、紀念性展覽、會議、演出
三、建碑立石紀念魯迅
四、日本友好人士來華參加魯迅紀念活動
五、刊物出版“魯迅特輯”
彭定安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8:魯迅 作者簡介
彭定安,著名學者、文學家。現為遼寧文史研究館館員、遼寧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東北大學文法學院名譽院長、省文聯顧問。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院長、中國魯迅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等。主要著作有《魯迅評傳》《魯迅學導論》《創作心理學》,以及《彭定安文集》6卷和3卷本長篇小說《離離原上草》等。享受罔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