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史意文心:章學誠與史家文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0426
- 條形碼:9787573200426 ; 978-7-5732-004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史意文心:章學誠與史家文論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國文學、歷史、思想史研究者、愛好者1.章學誠是誰?浙東史學殿軍,中國傳統史學理論集大成者,學術大家胡適、章太炎、程千帆,日本學者山口久和、美國學者倪德衛一致推重! 2.什么是史家文論?中國傳統文史不分,史學家言亦蘊文心。 3.有何意義?還原傳統語境中更為真實的章學誠面目,運用現代西方文學理論,架起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橋梁。
新書--史意文心:章學誠與史家文論研究 內容簡介
史家文論是中國傳統文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以清代史學大家章學誠的文論思想為其代表闡述了其特色。論著略述了章學誠文論的生成語境、特色、價值及闡釋方法,以章學誠的學術思想及學術精神為基礎,從作家心性修養與創作思想、文體理論等方面論述章學誠獨特的文論思想。特別是以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的視角突出章學誠文論的現代意義,并從道、學與文的聯系角度,在乾嘉漢學宋學爭鳴的學術背景下,比較章學誠與乾嘉時期審美文論的代表桐城文論的異同,分析了與乾嘉考據學代表戴震等的學術與文論之爭,凸顯了史家文論的特點,展現了史家文論研究的廣闊前景。本書注重從章學誠的整體學術思想體系切入,多角度、多層面來闡釋章學誠文論思想的內涵及其意義。通過對章學誠關于文史之“通”“義”思想的深入闡釋,彰顯了“文”之大義。既遵循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和學術精神,堅持歷史主義原則,又適當借鑒現代文學理論以及西方歷史詩學的理論來闡釋中國傳統史家文論思想,以求有所深入和創新。
新書--史意文心:章學誠與史家文論研究 目錄
導論 章學誠文論的生成語境、特色及闡釋方法
**節 研究的緣起與現狀
第二節 章學誠文論的學術文化背景及文學淵源
第三節 章學誠學術精神與其文論的特點
第四節 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視域下的審視
第五節 方以智與圓而神并重的闡釋策略
**章 六經皆史學,文史求通義
——章學誠的學術思想與文學觀
**節 章學誠的學術追求與治學之道
第二節 章學誠的學術精神與文史之“通”義
第三節 章學誠學術的主體性特點
第四節 章學誠的“《春秋》教”與文史之通“義”
第五節 “六經皆史”與章學誠的文學觀和文學大義論
第二章 史心通文心,史筆亦文筆
——章學誠的作者修養與創作批評論
**節 章學誠的“文德”論與文本書寫原則
第二節 章學誠的“文如其人”論
第三節 章學誠的“文理”論與創作思想
第四節 章學誠的“史筆”論及其美學追求
第三章 辨源流義例,兼古文時文
——章學誠的文體論及文章觀
**節 章學誠的文體論及其特色
第二節 章學誠的古文論
第三節 章學誠的時文觀
第四章 史學的詩性,文學的歷史文化性
——章學誠的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
**節 章學誠的歷史詩學
第二節 章學誠的文化詩學
第三節 章學誠的詩話論
第五章 道、學與文,義理、考據與辭章
——漢學宋學視野下的章學誠文論比較研究
**節 章學誠與桐城派古文理論之比較
第二節 考據學視野下的章學誠與戴震等人之學與文
余論 中國古代歷史主義詩學研究之展望
**節 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中國古代歷史主義詩學
第二節 中國古代歷史主義詩學的研究內容、方法及展望
新書--史意文心:章學誠與史家文論研究 作者簡介
石明慶,山東省昌樂縣人,湖州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2003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論與中國傳統文化。在《浙江社會科學》《河北學刊》《周易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理學文化與南宋詩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及一般項目等多項。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