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追憶那回不去的歲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89746
- 條形碼:9787514389746 ; 978-7-5143-897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憶那回不去的歲月 本書特色
一段歲月,一段回憶,致回不去的時光 時光飛逝,就如流水一般永往前進而不會回頭。 回首,我們的曾經,我們那些已逝的歲月,仿佛還在昨天,而一切已經走遠。時光我們留不住, 留在我們心里的是那 麗的回憶。 當某 ,青春已消逝,也許我們也只能在回憶里重溫那段美好的歲月。
追憶那回不去的歲月 內容簡介
《追憶那回不去的歲月》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集,共分三個部分,部分是介紹作者的導師唐永鑾先生堅高尚的人格和精神;第二部分為作年來在國內外旅行的所見與所聞,感受與體會;第三部分為作者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片段和小感悟。
追憶那回不去的歲月 目錄
第二篇 旅游篇
第三篇 生活篇
追憶那回不去的歲月 節選
1997年年底,我們曾提出為唐先生編選一本論文集,但他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再三推辭,直1998年春節期間,經做了多次說服工作以后,才得到他的同意。并按唐先生選定的自然地理、化學地理、環境、海洋和可持續發展五個方面,共收集了69篇文章。 唐先生知識淵博,研究領域很廣,在上述各個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做出了的貢獻。 (一) 在自然地理研究方面,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唐先生翻譯了蘇聯高等學校教材C.B.卡列斯尼克的《普通地理學原理》,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后重譯改由地質出版社于1958年再版,此書對當時國內地理學界有很大的影響。 為了摸清我國橡膠宜林地的北移界線,唐先生于1957-1964年任華南熱帶生物資源綜合考察隊大隊長和技術指導,率領廣東省的大專院校、研究所和有關廳局幾十個單位100多人,在廣西、廣東、福建這三省行自然資源和熱帶生物資源的調查,對橡膠宜林地的布局和北移做出了科學的結論,認為我國橡膠宜林地北界大致在北緯24°,并將北緯24°以南的華南三省區大陸稱為北熱帶;同時指出在高山之南面,向南開口的馬蹄形的丘陵地寒潮,適作橡膠林地;并把定出的橡膠宜林地按一、二、三等級標行劃分。這里,唐先生利用調查取得的手資料,根據橡膠的生態條件,運用系統論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和揭示出華南三省區的自然環境分異規律行地區、省區和三省區的綜合自然區劃。是提出了華南三省自然環境東西分異規律及其意義(稱為相),在全國尚屬。對宜林地東西差異原因的分析,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 在化學地理的研究方面,從1960年起,唐先生在廣東省、海南島和珠江三角洲對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循環是物質生物循行了深入研究。唐先生摒棄了古老地理學的描述或拼盤式的研究方法,引入系統論的理論和方法,把自然環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即作為一個大系統,其組成的巖石圈、土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作為子系統,研究了各種化學元素,營養元素如碳、氮、磷等在各圈層之間及在整個自然環境中遷移轉化的規律,揭露出這些元素及其組合時空的變化。例如,珠江三角洲自沿岸灘涂、沿海階地原中物質主要組成元素及其組合,呈有規律變化;海南島從北而南,從東而西,從山地到臺地、灘地均有規律變化。這樣使地理學從自然環境的表象研究,深入到本質的研究,從定研入定量研究,為中國化學地理學的建立提出了系統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另外,唐先生提出了物質生物循環在自然環境的物質循環中起著主宰作用的理論。在海南島的研究中,強調森林生態系統在海南島物質時空變化中起著決定作用,為海南島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利用指出了方向。 ……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