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雅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2295
- 條形碼:9787020122295 ; 978-7-02-01222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雅讀)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林徽因一生所作代表性詩歌、散文、小說,并加入譯作一篇及與親友通信數封。所作品既有人們耳熟能詳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窗子以外》等細膩真誠、富有詩性美的作品之外,還選入了建國后的《和平禮物》《我們的首都》等條理清晰又具有審美觀感的建筑漫筆,所選書信既能體現出她對精神境界的不懈探尋,也能體現出其建筑家生涯的堅韌歷程。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雅讀) 內容簡介
畢淑敏的散文,因其青年時代的經歷和心理學學習背景,題材多樣,情感細膩,善于從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現實生活里擷取細節和素材,將其中的人生感悟娓娓道來,與讀者產生共情。本書精選畢淑敏散文62篇,包括《鐵馬冰河入夢來》《凝視崇高》《精神的三間小屋》《友情:這棵樹上只有一個果子,叫做信任》等,并配有作者不同時期的照片20幅,可以全面展示這位“女心理師”每一階段的生命跋涉歷程和心靈成長軌跡。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雅讀) 目錄
詩歌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那一晚
仍然
激昂
笑
深夜里聽到樂聲
情愿
一首桃花
蓮燈
中夜鐘聲
山中一個夏夜
秋天,這秋天
年關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憶
靈感
深笑
別丟掉
雨后天
記憶
靜院
無題
題剔空菩提葉
黃昏過泰山
晝夢
八月的憂愁
冥思
空想
藤花前
旅途中
紅葉里的信念
山中
靜坐
十月獨行
看葉子
時間
古城春景
去春
除夕看花
春天田里漫步
給秋天
人生
昆明即景
一串瘋話
小詩(一)
小詩(二)
惡劣的心緒
寫給我的大姊
一天
對殘枝
對北門街園子
十一月的小村
哭三弟恒
橋
古城黃昏
破曉
散文
悼志摩
山西通信
窗子以外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絲和梅花
彼此
惟其是脆嫩
**幕
究竟怎么一回事
閑談關于古代建筑的一點消息(附梁思成君通訊四則)
和平禮物
我們的首都
小說
九十九度中
繡繡
書信
致胡適(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致費慰梅、費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四日)
致費慰梅、費正清(一九四○年九月二十日)
致費慰梅、費正清(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一日)
致沈從文(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沈從文(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致張兆和(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
致梁思莊(一九三六年夏)
致梁再冰(一九三七年七月)
致梁再冰(一九四一年六月)
致梁思成信(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雅讀) 節選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贊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蛛絲和梅花 真真的就是那么兩根蛛絲,由門框邊輕輕的牽到一枝梅花上。就是那么兩根細絲,迎著太陽光發亮……再多了,那還像樣么?一個摩登家庭如何能容蛛網在光天白日里作怪,管它有多美麗,多玄妙,多細致,夠你對著它聯想到一切自然,造物的神工和不可思議處;這兩根絲本來就該使人臉紅,且在冬天夠多特別!可是亮亮的,細細的,倒有點像銀,也有點像玻璃制的細絲,委實不算討厭,尤其是它們那么瀟脫風雅,偏偏那樣有意無意的斜著搭在梅花的枝梢上。 你向著那絲看,冬天的太陽照滿了屋內,窗明幾凈,每朵含苞的,開透的,半開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緒不禁迷?~緲的充溢心胸,在那剎那的時間中振蕩。同蛛絲一樣的細弱,和不必需,思想開始拋引出去;由過去牽到將來,意識的,非意識的,由門框梅花牽出宇宙,浮云滄波蹤跡不定。是人性,藝術,還是哲學,你也無暇計較,你不能制止你情緒的充溢,思想的馳騁,蛛絲梅花竟然是瞬息可以千里! 好比你是蜘蛛,你的周圍也有你自織的蛛網,細致地牽引著天地,不怕多少次風雨來吹斷它,你不會停止了這生命上基本的活動。此刻“……一枝斜好,幽香不知甚處,……” 拿梅花來說吧,一串串丹紅的結蕊綴在秀勁的傲骨上,*可愛,*可賞,等半綻將開的錯落在老枝上時,你便會心跳!梅花*怕開;開了便沒話說。索性殘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爐火都能成了一種溫存的凄清。 記起了,也就是說到梅花,玉蘭。初是有個朋友說起初戀時玉蘭剛開完,天氣每天的暖,住在湖旁,每夜跑到湖邊林子里走路,又靜坐幽僻石上看隔岸燈火,感到好像僅有如此虔誠的孤對一片泓碧寒星遠市,才能把心里情緒抓緊了,放在*可靠*純凈的一撮思想里,始不至褻瀆了或是驚著那“寤寐思服”的人兒。那是極年輕的男子初戀的情景,——對象渺茫高遠,反而近求“自我的”郁結深淺,——他問起少女的情緒。 就在這里,忽記起梅花。一枝兩枝,老枝細枝,橫著,虬著,描著影子,噴著細香;太陽淡淡金色的鋪在地板上;四壁琳瑯,書架上的書和書簽都像在發出言語;墻上小對聯記不得是誰的集句;中條是東坡的詩。你斂住氣,簡直不敢喘息,踮起腳,細小的身形嵌在書房中間,看殘照當窗,花影搖曳,你像失落了什么,有點迷惘。又像“怪東風著意相尋”,有點兒沒主意!浪漫,極端的浪漫!帮w花滿地誰為掃?”你問,情緒風似的吹動,卷過,停留在惜花上面。再回頭看看,花依舊嫣然不語。“如此娉婷,誰人解看花意,”你更沉默,幾乎熱情的感到花的寂寞,開始憐花,把同情統統詩意的交給了花心! 這不是初戀,是未戀,正自覺“解看花意”的時代。情緒的不同,不止是男子和女子有分別,東方和西方也甚有差異。情緒即使根本相同,情緒的象征,情緒所寄托,所棲止的事物卻常常不同。水和星子同西方情緒的聯系,早就成了習慣。一顆星子在藍天里閃,一流冷澗傾泄一片幽愁的平靜,便激起他們詩情的波涌,心里甜蜜的,熱情的便唱著由那些鵝羽的筆鋒散下來的“她的眼如同星子在暮天里閃”,或是“明麗如同單獨的那顆星,照著晚來的天”,或“多少次了,在一流碧水旁邊,憂愁倚下她低垂的臉”。 惜花,解花太東方,親昵自然,含著人性的細致是東方傳統的情緒。 此外年齡還有尺寸,一樣是愁,卻躍躍似喜,十六歲時的,微風零亂,不頹廢,不空虛,踮著理想的腳充滿希望,東方和西方卻一樣。人老了脈脈煙雨,愁吟或牢騷多折損詩的活潑。大家如香山,稼軒,東坡,放翁的白發華發,很少不梗在詩里,至少是令人不快。話說遠了,剛說是惜花,東方老少都免不了這嗜好,這倒不論老的雪鬢曳杖,深閨里也就攢眉千度。 *叫人惜的花是海棠一類的“春紅”,那樣嬌嫩明艷,開過了殘紅滿地,太招惹同情和傷感。但在西方即使也有我們同樣的花,也還缺乏我們的廊廡庭院。有了“庭院深深深幾許”才有一種庭院里特有的情緒。如果李易安的“斜風細雨”底下不是“重門須閉”也就不“蕭條”得那樣深沉可愛;李后主的“終日誰來”也一樣的別有寂寞滋味。看花更須庭院,深深鎖在里面認識,不時還得有軒窗欄桿,給你一點憑借,雖然也用不著十二欄桿倚遍,那么慵弱無聊。 當然舊詩里傷愁太多;一首詩竟像一張美的證券,可以照著市價去兌現!所以庭花,亂紅,黃昏,寂寞太濫,詩常失卻誠實。西洋詩,戀愛總站在前頭,或是“忘掉”,或是“記起”,月是為愛,花也是為愛,只使全是真情,也未嘗不太膩味。就以兩邊好的來講;拿他們的月光同我們的月色比,似乎是月色滋味深長得多;ǜ挥谜f了;我們的花“不是預備采下綴成花球,或花冠獻給戀人的”,卻是一樹一樹綽約的,個性的,自己立在情人的地位上接受戀歌的。 所以未戀時的對象*自然的是花,不是因為花而起的感慨,——十六歲時無所謂感慨,——僅是剛說過的自覺解花的情緒,寄托在那清麗無語的上邊,你心折它絕韻孤高,你為花動了感情,實說你同花戀愛,也未嘗不可,——那驚訝狂喜也不減于初戀。還有那凝望,那沉思…… 一根蛛絲!記憶也同一根蛛絲,搭在梅花上就由梅花枝上牽引出去,雖未織成密網,這詩意的前后,也就是相隔十幾年的情緒的聯絡。 午后的陽光仍然斜照,庭院闃然,離離疏影,房里窗欞和梅花依然伴和成為圖案,兩根蛛絲在冬天還可算為奇跡,你望著它看,真有點像銀,也有點像玻璃,偏偏那么斜掛在梅花的枝梢上。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雅讀) 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閩侯人。詩人、作家、建筑學家,被胡適譽為一代才女。她少年成名,游歷世界,學貫中西;后半生經歷戰亂,顛沛流離。豐富而獨特的人生經歷使她的詩文備顯透徹洞明之情。代表作有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