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莫扎特 本書特色
帶你走進“音樂天才”莫扎特絢爛的音樂世界在生命履跡中聆聽莫扎特音樂之美 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并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那種絕無另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法]羅曼·羅蘭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豐子愷莫扎特的音樂明暗交錯,一直延續到生命的終點尤其在生命的*后十年不時浮現出緊張的戲劇性和悲愴的色彩宮廷式的優雅、勃發的青春精神、至純至真的孩童般面貌下潛藏著沉重、陰暗、悲涼、怨憤的潛流
莫扎特 內容簡介
《莫扎特》一書將莫扎特的音樂與生命履跡融合在一起,既描繪了莫扎特絢爛的音樂世界,又勾勒了18世紀的時代風貌。莫扎特從少年時代就展現出杰出的音樂才能,6歲開始作曲,16歲時成為薩爾茨堡宮廷的管風琴師,1781年他脫離對大主教的依附,成為歷目前位自由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22部歌劇,45部交響樂,廣泛涉獵各個音樂領域,是認可的音樂天才。他游歷歐洲各地,將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傳統音樂有機結合,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他的音樂繼承和發展了海頓等前輩的成果,又對后來的貝多芬等人產生了重要影響,是歐洲音樂目前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莫扎特 目錄
致 謝 001
**章 在薩爾茨堡長大 005
第二章 維也納 027
第三章 巴黎與倫敦 047
第四章 **部歌劇 077
第五章 意大利 097
第六章 愛情與死亡 123
第七章 婚姻與成功 153
第八章 維也納與莫扎特一家 179
第九章 《費加羅的婚禮》與《唐·璜》 201
第十章 貧窮與死亡 229
參考文獻 253
后 記 259
莫扎特 節選
第二章 維也納 1762年9月,在薩爾茨堡經過幾個月的準備之后,莫扎特全家動身前往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維也納。維也納是歐洲*重要的音樂中心之一,也是皇帝弗朗茨一世(Francis I)和皇后瑪麗亞·特蕾西婭(Maria Theresia)豪華宮廷所在地。自12世紀以來,維也納一直是座音樂之城。當時的皇帝阿爾伯特一世(Albert I)召集了一群樂師,他稱之為“皇家樂師”,使音樂成為宮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到17和18世紀,維也納音樂迎來它的黃金時代。17世紀中葉,本身也是一名優秀作曲家、演奏家的斐迪南三世皇帝(Ferdinand III)派宮廷樂師到意大利學習,首次將意大利歌劇引入維也納,從此開創了一個偉大的傳統。在接下來的一百年里,所有的奧地利皇帝都以各種方式鼓勵音樂發展:建立音樂學院、鼓勵優秀教師、重獎宮廷樂師等,尤其是推動歌劇發展,吸引歐洲*好的歌手和演員來維也納演出。 瑪麗亞·特蕾西婭的父親查理六世(Charles VI)薪俸單上供養著140名宮廷音樂家,其中許多人曾隨他正式出訪。他熱愛歌劇,甚至讓自己的女兒們接受聲樂訓練,以便能在宮廷歌劇演出時獻唱。 實際上,瑪麗亞·特蕾西婭登上奧地利王位后,維也納宮廷音樂開始衰落。也許查理對她的音樂訓練過了頭,導致她對音樂失去興趣。不管什么原因,宮廷樂師的數量不斷減少,皇家資助也越來越少。這時,貴族開始取代宮廷,承擔起鼓勵和支持音樂家的角色。著名作曲家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這時在維也納附近過著寧靜幸福的生活,他擔任埃斯特哈齊(Esterházy)伯爵管弦樂隊的樂長,薪酬豐厚。當時維也納另一位著名作曲家格魯克(Gluck)則作為首席作曲家仍受雇于宮廷。 這就是俯仰呼吸皆音樂的維也納,利奧波德希望他的兒子能征服它。事先得到消息的維也納宮廷和貴族也在期待著6歲的音樂神童沃爾夫岡·莫扎特的到來。 一家人沿水路前往維也納。他們搭乘一艘名為“水運船”的郵船沿多瑙河順流而下。兩邊是美麗的葡萄園掩映的河岸。剛到維也納不久,沃爾夫岡和南內爾就在一座私人宮邸里舉行了首場音樂會。音樂會非常成功,皇帝和皇后立刻下令讓孩子們第二天到皇宮演出。演出在兩天后的10月13日舉行,這一天是瑪麗亞·特蕾西婭皇后小兒子的命名日。參加過這場演出的人為我們留下這樣一段描述: 孩子們演奏時,觀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皇帝弗朗茨一世尤為喜歡,開玩笑地稱他小天才,和他聊了很多次。 沃爾夫岡一點也不膽怯,當皇帝讓他用一根手指彈一曲時,他絲毫沒有猶豫: 他一聲不響,立刻彈了起來。令人吃驚的是,他用這種方法彈了好幾首曲子,且彈得非常干凈利落。即使在這個年齡,他也表現出一種品格,那就是:蔑視所有權貴的贊揚,如果他們不懂音樂,就不愿為他們演奏。這種品格伴隨他一生。 如果沃爾夫岡認為他的聽眾很愚蠢,他會演奏一些無關緊要的輕松樂曲,但如果有真正懂得并熱愛音樂的人在場,他會全身心地投入。 音樂會結束后,皇后的孩子們帶著沃爾夫岡參觀了富麗堂皇的宮殿。其中一位公主是后來成為法國王后的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她很喜歡沃爾夫岡。當他在擦得锃亮的地板上滑倒后,她把他拉起來。這讓沃爾夫岡非常高興。因為總的來說,那個時代的音樂家地位跟仆人差不多,從未與貴族有過任何友好的接觸。顯然他受到了特殊的歡迎,這使他非常開心。當再次見到皇后說再見時,他“跳上她的腿,摟著她的脖子,好好地親了她一口”,他父親寫道。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這兩個孩子的日程排得滿滿的。例如,有一天他們舉辦了三場音樂會。**場是從2點半開始到4點。然后一輛馬車過來把他們接走,全速趕到另一處大房子,一直演到5點半,然后再沖到另一家,直到9點才結束。沃爾夫岡和南內爾筋疲力盡地回到旅館,第二天行程又是一樣緊張。
莫扎特 作者簡介
佩吉·伍德福特,英國作家,出生在阿薩姆邦的西隆,第一所學校是西隆的派恩蒙特學校。在英國文化協會資助的意大利政府獎學金的幫助下,在羅馬度過了美好的研究生時光。在那里,學會了意大利語,結交了一生的朋友,并創作了第一部小說《亞伯拉罕的遺產》(Abraham’s Legacy),并于1963年回到倫敦后出版。后在BBC電視臺擔任劇本和研究助理,主要是在《紀事報》(Chronicle)上與保羅·約翰斯通合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