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八路軍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06619
- 條形碼:9787214206619 ; 978-7-214-2066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路軍史 本書特色
該書系中國八路軍研究會首席專家岳思平關于八路軍的全面系統權威的研究成果,力圖從各個方面再現八路軍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歷史本來面目。該書觀點權威,史實準確,資料翔實,導向正確,是一部有機綜合了八路軍新的研究、考證成果的新信史。
八路軍史 內容簡介
該書系中國八路軍研究會首席專家岳思平,在其1995年所著全國部八路軍抗戰史的基礎上,綜合借鑒、吸收學術界關于八路軍近期新的研究、考證成果著成的一部新信史。該書很鮮明的特點,是把八路軍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以作戰、建軍為主線,以大量的歷史檔案資料為依據,同時利用有關研究成果,反映了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及在各個發展階段的具體指導方針、作戰原則,以及八路軍與抗日根據地建設和人民群眾對八路軍的支援等內容,力圖再現歷史本來面目。
八路軍史 目錄
目錄
**章 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
**節 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和共產黨的抗戰路線與戰略方針
第二節 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朱德、彭德懷通電就職
第三節 實行軍事戰略轉變,八路軍成立后的任務和部署
第四節 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平型關首戰告捷
第五節 八路軍在華北日軍側后作戰,參加保衛忻口、太原
第二章 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創建華北抗日根據地
**節 太原失守后的華北戰局,八路軍的任務和部署
第二節 八路軍第115師和第120師各一部創建晉察冀軍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粉碎日軍的圍攻
第三節 八路軍第120師創建晉綏抗日根據地,粉碎日軍首次圍攻
第四節 八路軍第129師創建和發展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粉碎日軍首次圍攻和“九路圍攻”
第五節 八路軍第115師主力創建晉西南抗日根據地,并與第120師配合后方留守處保衛陜甘寧抗日根據地
第六節 八路軍一部挺進冀魯豫平原,發展華北抗日根據地
第七節 山西、河北、山東等省地方抗日游擊戰爭的開展和人民地方武裝的建立
第八節 共產黨加強對八路軍的絕對領導和八路軍部隊的全面建設
第三章 八路軍發展成為華北抗戰的主力軍,華北抗日根據地成為全國抗戰的重要戰場
**節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方針和任務
第二節 八路軍主力挺進冀魯豫地區,完成在華北的戰略展開任務
第三節 粉碎日偽軍的連續“掃蕩”,鞏固華北抗日根據地
第四節 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打退國民黨頑固派**次反共高潮
第五節 八路軍進行整軍,全面加強部隊建設
第六節 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第四章 戰勝嚴重困難,堅持華北敵后抗戰
**節 華北敵后抗戰進入嚴重困難時期,中共中央及八路軍的方針、任務
第二節 1941年八路軍的對敵斗爭
第三節 1942年八路軍的對敵斗爭
第四節 1943年八路軍的對敵斗爭
第五節 打退國民黨頑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
第六節 八路軍部隊深入貫徹共產黨的“十大”政策,渡過難關
第五章 參加戰略反攻,奪取抗日戰爭的*后勝利
**節 八路軍發動1944年攻勢作戰,正式展開局部反攻
第二節 八路軍一部挺進河南,轉戰湘鄂贛邊區、湘粵贛邊區,開辟和擴大抗日根據地
第三節 八路軍進行軍政大整訓,準備全面反攻
第四節 八路軍發動1945年春夏季攻勢作戰,擴大解放區
第五節 八路軍參加全面反攻,向敵占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進軍
第六節 殲滅拒降之敵,八路軍擴大全面反攻戰果
八路軍大事紀要
后記
八路軍史 節選
后記 中國全國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堅決執行“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軍事戰略方針,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實行主力軍、地方軍和包括民兵、自衛隊(自衛軍)的人民武裝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英勇戰斗,打擊日本侵略者,成為抗日戰爭的一支生力軍。 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戰略防御階段,積極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同時在戰略和戰役、戰斗上,配合正面戰場國民黨軍作戰,發揮了戰略支隊的作用。在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階段,與新四軍、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共同抗擊了58%~75%的關內侵華日軍和90%~100%的偽軍,成為中國抗戰的主力軍。八路軍在全國八年抗戰期間共作戰近10萬次,以傷亡34萬余人(其中團以上干部880余人,旅職以上干部140余人)的代價,消滅日偽軍125萬余人,占關內人民軍隊殲敵總數的73%,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后勝利和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歷史貢獻。 八路軍是堅持華北抗戰的主力軍。在抗日戰爭中,她依托陜甘寧邊區這個戰略總后方,創建、鞏固、堅持、發展了包括晉察冀、山東、晉綏、晉冀魯豫在內的廣闊的華北敵后戰場,解放了東北大片國土,粉碎了日偽軍一次又一次空前規模的連續性的“掃蕩”、“蠶食”、封鎖和“治安強化運動”,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多次掀起的反共高潮。同時,以一部兵力挺進華中、華南和東北,有力地支援了這三大敵后戰場的斗爭。 八路軍是由中國工農紅軍的主力部隊改編而來的。她在抗日戰爭時期,繼承和發揚了紅軍的光榮傳統,堅持了共產黨的絕對領導,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了人民軍隊的優良作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全面加強了軍事、政治、后勤建設,經過發展、收縮、恢復和再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由全國抗戰之初改編時的近4.6萬人,發展到抗戰勝利時的102.8893萬人,進而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創造了基本的條件。 歷史猶如一條長河。中國的今天,是昨天的繼續和發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撫今追昔,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年代艱苦斗爭的歲月,永遠不能忘記為了共和國的今天而犧牲的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也永遠不能忘記要把昨天血的經驗和教訓作為今天加強共產黨與人民軍隊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只有這樣,才能在昨天的基礎上,更好地建設今天和發展明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著者2015年8月
八路軍史 作者簡介
岳思平,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組組長、研究員,4級。八路軍軍史研究人。專注抗戰史研究數十年。主要從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軍事歷史方面的研究,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等的撰寫,《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年大事記》主要撰稿人、統稿人之一,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抗日戰爭卷)、《托起新中國的太陽——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形成及歷史貢獻》(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等,專著有《鏖兵華北——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獲中國圖書獎、全軍科研成果一等獎、軍事科學院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共17項。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軍事科學》《黨史研究》等發表文章。參加《選集》《文選》注釋的修訂,審讀黨和國家領導人文選、傳記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等史書共300余部,審看電視劇本及文獻片350余部。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