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山大人物專訪集(2014-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70741
- 條形碼:9787560770741 ; 978-7-5607-7074-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大人物專訪集(2014-2020) 本書特色
《李笑梅:以樂育人,為愛付出》《李巖:一個低調的行者》《朱維申:“地下工作者”的“80后”生活》……這本書是一份雙甲子獻禮,更是一份新甲子表白。書中一段段求是、求真、求新的學界佳話,一曲曲筑夢、追夢、圓夢的奮進篇章,一位位有情懷、有才學、有信仰的國家棟梁,合力書寫了山大的輝煌。
山大人物專訪集(2014-2020) 內容簡介
該書分上、下卷,共五部分,分別為創新堅守學者路、仁愛濟世醫者心、平凡出彩職工事、修身創業校友情、砥礪踐行學子夢,主要收錄了山東大學2014-2020年采訪的部分很好師生醫務員工及校友的人物事跡,被采訪主體有潛心研究的學者、立德樹人的教師、擔當奉獻的工作人員、很好成才的學生、救死扶傷的醫者、很好的校友等等,充分展現了學校各領域很好人物的精神風貌和很好貢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書中很好人物身上體現出的科研精神、奉獻精神、擔當精神以及心懷母校、奉獻社會的深厚情誼等等,都匯聚成山大精神、山大文化的一部分
山大人物專訪集(2014-2020) 目錄
李笑梅:以樂育人,為愛付出
臧樂源:莫道桑榆晚
李巖:一個低調的行者
崔唏:奮斗創造未來
劉建亞:做數學,多點耐心
程代展:打造中國原創理論
侯瀅:設計如一縷明媚的陽光
王育濟:凸顯本土文化價值
顧鑾齋:調和歷史的三原色
王學典:史學會“三觀”
朱維申:“地下工作者”的“80后”生活
袁益讓:我為什么始終離不開
欒豐實:從容走過萬水千山
王曙光:環境學科的路還很長
張海霞:只要你喜歡,怎么樣都可以
石玉峰團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方雷:具有擔當與情懷的知識分子
馮維明:師德體現在點點滴滴
趙明義:一名老共產黨員的情懷
張恒旭:一名大學教師的心語
杜澤遜:菰蘆深處有人行
常曉梅:溫婉典雅譜春秋,春風化雨育英華
金光億:一位韓國教授的教育觀
臧旭恒:讀讀書,再教教書
李平:畫筆下的藝術人生
王震亞:當設計遇到慕課
展妍男:責任,鑄就師者之心
張建:陽光心態,好導師就應該如此
辛公明:探尋“有意思”的熱力學
王哲偉:做對的事情,做感興趣的事情
鄭雨軍:總想為學生多做一些
張平:從教從仁師之范,一曲一章藝之美
綦建剛:愿做春泥護芳華,桃李滿園寸草香
李開軍: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馬文: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
徐艷玲:一位馬克思主義學人的“初心”
季書豫:因為熱愛,所以努力
孫圣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張存生:踏實做事,追求完美
武傳松:一位閑不下來的焊接專家
郭衛華:當老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蔡地:在試錯中不斷前進
廖群:向詩與美的文化源頭漫溯
曾振宇:努力,打造儒學研究山大學派
彭實戈:做數學是我正確的選擇
李占揚:一盞孤燈終未滅,滿屋石頭還堪讀
崔新壯:科海拾貝的交通巖土人
王俊菊:人淡如菊,撒播師者滋養
趙國群:多彩材料鋪就科技創新之路
楊蕙馨:聚焦中國現實重大問題,實實在在干些事情
張天德:在山大相遇是緣,在數學相交是幸
賈春江:教學與科研,一直在路上
趙明文:物理,還是我*初喜歡的模樣
陳秀芳:與晶體作伴的十五年
丁肇中:我還沒退休,原因就是對在做的事情有興趣
程相占:素心數晨夕
譚好哲:人生做減法,學術卻要做加法
郭硯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劉保東:十八年的創新教學與堅守
李善杰:一花一世界,一筆一浮生
劉戰強:切磋琢磨,乃成寶器
姚榕華:守其本心繪剎那芳華
劉培:埋首辭賦,不負初心
劉加良:苦攀人生路,良心法律人
陳阿蓮:對標國家重大需求,譜就電力電子新篇
邢建平:點燃創新教育的星星之火
王芬:禮出東方,求索千年
蔣曉蕓:傳遞熱愛,讓數學離你更近一點
馬清林:保護塵封的記憶,展示文明的魅力
溫儒敏:讓年輕一代從小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張士海:創新思路,思政課堂即是學生舞臺
于浩海:跟晶體打交道是一件幸福的事
劉大鈞:讀易見天心
袁世碩:教學相長,理論與學術相結合
曾繁仁:蓬勃、旺盛、健康的生命就是美
陳言俊:踏遍青山人未老,創新路上風景獨好
矯雅楠:一人參賽,兩人上場
張衛東:養根教育,攜愛同行,辛勤耕耘,靜待花開
孫康寧:架起知識與能力的轉化橋梁
路遙:文章千古事,甘為一布衣
黃發有: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張紅軍:人文學者的師者情懷
范愛軍:一生所愛是經濟
宋其圣:潤物無聲,春風化人
呂連仁:教書育人,為師之本
秦靜:“金課”的煉成源于心中摯愛
黃瀟婷:時光不負人生的旅程
高成江:天然免疫研究,“賽事”正酣
王云嶺:讓生命教育在學生心中萌芽
于曉、孫金鵬:揭示GPCR奧秘,做學生的科研引路人
劉淑琴教授團隊:ECMO研制,十年磨一劍
徐寧:全心演繹管理學魅力
仁愛濟世醫者心
劉平:援助塞舌爾,醫者無悔
趙磊:影像世界里的咨詢大夫
楊文玲:她走在*美的笑容里
姜先洲:扎根基層,到西部去
程玉峰:履行白衣天使神圣職責
張瑞芹:讓真愛留在患兒心中
李春陽:默默努力下的堅持與成長
馬春紅:肝臟疾病基礎研究,我觸及了夢想的邊緣
馬保華:生命的價值就是教書
徐廣潤:肩上有擔當,所學為家國
劉樹偉:研雌黃以濟世,此生即為解剖學
張茂宏:學無止境,做一個不掉隊的衛生兵
卜培莉:匠心培英才,撥云尋醫道
王永彬:逆行奔跑,只為心中的美好
郝學喜:精勤不倦初心志,抗疫報國濟世情
李穎霞:風雨彩虹,“疫”線芬芳
于杰濱:我的愿望是“天下無疾”
孫長遠:有大家才有小家
李玉:盡管危險,但我必須在這里
曲儀慶:戰“疫”一線忙,隊長責任在胸膛
周敏: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馬承恩:去無畏,戰無懈,歸無恙
魏峰濤:白衣執甲護國安
董紅:護士的主心骨,患者的暖心人
曹英娟:白衣仁心譜芳華
郭海鵬:五代傳承醫者仁心
許偉華:多次逆行綻放巾幗風采
孫元婧:在武漢堅守的52個日夜
費劍春:醫以戰疫為己任,咬定青山不放松
莊向華:向陽而生,華景相伴戰疫路
胡昭:醫生是終生的使命
來超:向險而行,把病人治好就值得
王鵬:同舟御疫冀霄睛
平凡出彩職工事
陳士峰:平凡人的光彩
山大人物專訪集(2014-2020) 節選
李笑梅:以樂育人,為愛付出 我們采訪李笑梅老師時,一進辦公室,李老師就熱情地向我們講起她的近況。原來她剛安排完畢業論文寫作及畢業演出工作。*近在忙著期末考試安排及各類教學實踐活動,常在各個演出廳奔波。 李笑梅老師是山東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也是山東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全國業余考級評委、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水平考級評委。她曾開設過“中國近現代音樂欣賞”“基礎樂理與音樂欣賞”“基礎樂理與中國經典歌曲欣賞”“鋼琴技能與即興伴奏”“民樂重奏”“音樂基礎理論與應用”等全校普修及選修課程以及“視唱練耳”“鋼琴技能”“器樂合奏”等專業基礎課程。她曾于1998年榮獲第三屆山東大學、山東大學退休者協會頒發的青年教師“開拓未來獎”;2004年被評為山東大學“教學能手”;并多次在省級重大比賽中獲得“省優秀指導教師”的名譽。此前,她還在2012~2013年度獲得山東大學“我*喜愛的老師”稱號。到底是怎樣的一位老師會如此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做事先做人,教書先育人 提起此次獲評“我*喜愛的老師”,李笑梅老師側頭明朗地一笑:“都是那些學生給我弄的。”似乎這個榮譽對她來說,就像學生送的一束花,她更珍視的是其中蘊含的學生們的情誼。 “其實我知道,很多學生都怕我,說我太嚴厲。”李笑梅老師說道,“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學生有什么沒做好,我會當面說出來。”她的一個學生也說:“李老師很嚴格,同學們都很敬畏她,她的課沒人敢翹。” 任教20余年的李笑梅老師對此說:“學生有錯誤就是要給他指出來。如果不指出來,學生就沒辦法改正了。試想哪里有父母怕‘得罪’子女就不批評子女的。我教了好多屆學生,往往就是那些特別淘氣、經常挨我批評的學生,在畢業后特別感激我當年對他們的嚴厲。”說起自己的學生,她眉飛色舞:“他們一來看我就說,‘李老師啊,現在我們工作了才知道原來您的批評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啊!當初您怎么不多罵罵我們呢?,,’ 李笑梅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成長,也看到了當代年輕人的心路歷程。她常常教導她的學生要有為愛付出的意識,因為充滿索取的情感是欲望,而不是愛。正如土壤無私地付出養分,才能成就鮮花的綻放。 李笑梅老師始終將她“做事先做人,教書先育人”的理念貫穿在她對學生的培養中。在她心中,教書育人就是*重要的事情。對于音樂教育,她特別強調:音樂教育的首要目標是美育——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學習藝術不單單是要掌握技法,更重要的是讓藝術融人生活。這正與孔子的“樂教”的思想相吻合——通過音樂提升道德,完善自我。 李笑梅老師的教導也深深印在學生心中。她的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告訴我們,李老師不僅教給他們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音樂人!他們言語之間充滿了對李老師的敬意和感謝。 原來音樂可以這樣教 在李笑梅老師的觀念里,音樂是實踐性十分突出、專業性很強的學科門類。將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形成教學互動、學練相融的動態教學模式,是如今基礎教育新課程背景下的創新教學應該提倡的,所以她十分重視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發不同的實踐教學模式。 為提升學生的能力,李笑梅老師潛心研究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等國際知名音樂學院以及中央音樂學院等國內**音樂院校的教學實例,從中汲取長處,并結合國際著名的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根據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一系列教學實踐體系。在這個體系內,學生應該完成三個環節的教學實踐:課堂內動態教學、校內練習表演、校外匯報演出。 首先是課堂動態教學。在李笑梅老師的視唱練耳課上,同學們不再只是呆板地聽和唱。她將音樂練習與游戲結合,帶動學生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節拍,在情景中穿插演唱,用接龍游戲練習節奏。手舞足蹈,拍拍打打,課堂氣氛時刻保持活躍。結合同學們記譜能力較弱的特點以及課下無法練習的情況,李笑梅老師為學生專門編寫了《音樂聽覺基礎訓練指導與練習》和《練耳有聲基礎練習》等練耳的教材,并配有相應的練耳音頻練習,解決了學生們課下無伴奏來鍛煉聽力的問題。P2-3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