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古道教文學思想史(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6728
- 條形碼:9787010236728 ; 978-7-01-023672-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古道教文學思想史(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文化) 內容簡介
中古時期的中國道教經歷了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道教由早期漢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到魏晉時期的神仙道教,到南北朝的多道派、多組織的混合型道教,這三個階段都由于具有深厚文學素養的文人參與道教的創立、改造和完善,也由于宗教尤其是道教與文學結下的深厚緣份,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道教文學作品,在文體上出現了尤可比肩于世俗文學的諸多體式,同時,道教業內撰寫的大量道教經典又富有極強的文學性,文學理念、文學思想之含蘊深刻,凡此種種,造就了中古道教文學思想的如下走勢:漢末早期道教的經典《太平經》《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參同契》等在上古泛神論思想、道家文章質樸論以及先秦文學象征觀念影響下表現出對“文”的性質、詩的來源、文與氣的關系、隱喻體系、反對浮華等初淺理解,“神”的色彩、天神地祉制約文學的觀念相對顯著。魏晉道教由于杰出的道教葛洪的帶領,被他改造成了神仙道教,他的神仙道教理論導出了他一系列的道教文學思想諸如“文德鈞等”、“貴于助教”、“今勝于古”、“氣”與作品風格、文學鑒賞等等,其意義在于將文學思想深深地抹上了道教神仙色彩,許多文學概念的提出,幾乎可與以后的劉勰相提并論。南北朝道教進入完
中古道教文學思想史(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文化) 目錄
**章 漢末早期道教文學思想
**節 **部道典《太平經》的文學觀
第二節 早期道教典籍中“去浮華”文學思想
第三節 早期丹鼎派的隱喻含蘊
第二章 魏晉神仙道教文學思想
**節 葛洪的神仙道教理論
第二節 葛洪的文學本體觀及進化論
第三節 葛洪的文學創作和鑒賞思想
第四節 葛洪等的養生理論對中古文學思想的影響
第三章 南朝陸修靜靈寶派道教文學思想
**節 陸修靜的道教文學思想
第二節 靈寶派齋醮儀式的文藝象征與表演
第四章 南朝上清派道教文學思想﹒
**節 陶弘景的道教文學思想
第二節 上清派存神守靜的文學觀
第三節 追求曼妙幻美的上清仙歌
第四節 步虛詞妙覺通神的藝術特征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中古道教文學思想史(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文化) 作者簡介
蔣振華(1964-),湖南邵陽人。現任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道教文學研究,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歷代道經集部集成、編纂與研究”首席專家,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5部,整理古籍多部。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