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8227
- 條形碼:9787010238227 ; 978-7-01-023822-7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修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共由七部分構成。“緒論”是對論題的對象范圍和意義價值的總體說明。**章至第五章探討“歷史詩學”和“新歷史主義”的內(nèi)涵和特征,考察“歷史詩學形態(tài)學和話語范式演替”,剖析“新歷史主義的對話語境和思想前驅(qū)”,闡發(fā)“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觀念系統(tǒng)”,探究“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的創(chuàng)作批評實踐。“結語”對當代新歷史主義思潮和歷史詩學發(fā)展做出全面審理、宏觀提挈和價值定向,指出新歷史主義所涉及的問題關乎文學活動的命脈全局,未來的歷史詩學必須將歷史的詩性智慧與理性精神有機結合起來。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修訂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歷史詩學的問題序列和歷史轉(zhuǎn)向的學理脈絡中考察新歷史主義文論和文藝思潮,深描其對話語境和理論淵源,闡發(fā)其文學觀念和批評實踐,彰顯其思想內(nèi)涵和價值取向,剖析其學理創(chuàng)新和學說限度,從而達到對論題的綜合治理。這一研究具有比較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修訂版) 目錄
**章 歷史詩學、歷史轉(zhuǎn)向與新歷史主義
**節(jié) 歷史詩學及其理論坐標和問題序列
第二節(jié) 歷史轉(zhuǎn)向的基本特點及其歷史語境
第三節(jié) 新歷史主義的對象范圍和觀念方法
第二章 歷史詩學的形態(tài)學和話語范式
**節(jié) 形態(tài)與范式及其劃分依據(jù)
第二節(jié) 思辨歷史詩學
第三節(jié) 批判歷史詩學
第四節(jié) 敘事歷史詩學
第三章 新歷史主義的對話語境和思想前驅(qū)
**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第二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解構歷史學
第三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人類學
第四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新解釋學
第五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巴赫金歷史詩學
第四章 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觀念系統(tǒng)
**節(jié) 歷史性與文學:本質(zhì)功能論
第二節(jié) 歷史性與主體:作家觀念
第三節(jié) 歷史性與文本:文本理論
第四節(jié) 歷史性與讀者:接受理論
第五節(jié) 歷史性與批評:批評觀念與方法
第五章 中國的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
**節(jié) 思想內(nèi)涵和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價值取向與社會效應
結語
參考文獻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修訂版) 作者簡介
張進,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云山學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從事文藝美學和比較文化研究,兼任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理事、《蘭州大學學報》編委和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主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課題10余項,出版《文學理論通論》《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中國20世紀翻譯文論史綱》《活態(tài)文化與物性的詩學》《歷史詩學通論》等專著7部,譯著多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美學原理》編寫組成員、“國家精品課程”《文學概論》(網(wǎng)絡教育類)主持人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路審美文化中外互通問題研究”首席專家。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