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動物與人:郭耕自然保護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54580
- 條形碼:9787200154580 ; 978-7-200-1545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物與人:郭耕自然保護隨筆 內容簡介
作者多年致力于自然、生物保護的寫作與教育實踐。在本書30萬字的科普隨筆中傾注了他對野生動物與自然生態保護的執著與熱情。將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知識與自己的經歷有機融合,以親身體驗與感受現身說法,呼吁人們保護野生動物,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動物與人:郭耕自然保護隨筆 目錄
一 動物與人關系之思
面對新冠病毒,做多米諾式的反思
生物多樣性:從麋鹿的保護談起
鹿苑海外僑民——幾種馴化動物
關于斑驢,你所不知道的 件事
渡渡鳥的滅絕
進化上的奇葩——大角鹿
滅絕之狼十日談
從*后一只白犀說起
教授知識,教化德行——現代動物園的教育功能
人間正道是素食——《向肉食說 NO》讀后感
城市公園:身心棲居之所
城市野生動物,遠親不如近鄰
點贊荒野——兼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
福兮,禍兮——從切爾諾貝利成保護地談起
果子貍何其無辜
鯨之歌
野外識鼠兔
廣西見識果下馬
中國金魚,悠游千載
從兒時上學舊廟,有感建筑與鳥
濕地——不應僅是兒時夢
聽夏勒演講:穿越大羌塘
俯仰無愧天地
述評:嫦娥衛星與秦巴老虎
我理解的大地倫理
從麋鹿到熊貓——一個法國神甫的在華傳奇
從奇獸麋鹿的洋名字說起
鳩占鵲巢的另類
以生命呵護生命
引以為戒的達爾文雀
遵循生態權利下的狩獵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從普京虎的造訪談起
識“珍” 年,古道爾博士
書中自有鳥獸語
節儉其行,高尚其志——一種以儉為榮,以奢為恥的生態榮辱觀
感知美,也是一種能力
瘦橋濕地考察記
春苑水暖鴨先知
“鳥人”捷克科普行
獨角劇劇本:對地球的貢獻
二 巡講不止,筆耕不輟
湘西遇壽帶
波蘭科普行日記
會師、會師、會師
奧運城市大眾行,觀鳥、險渡崇明島
德國慕尼黑考察鹿項目
天鵝洲:陸上麋鹿水中豚
一睹為快:賀蘭巖畫兼巖羊
洪湖濕地行
湖北三陽,觀鳥天堂
虎年巡講之旅
童心未泯鳥婉轉,上不夠的雞公山
克拉瑪依真的“鳥兒也不飛”嗎?
巡講地鐵下郊區,沿線探秘鞏華城
年香港濕地行
科普演講科爾沁
中秋去演講,詩意滿洛陽
驢行嘉興文氣盛,夜游烏鎮煙雨蒙
焦作游感
無線電跟蹤綠尾虹雉
寧夏石嘴山,搶拍須浮鷗
煙花三月下蘇州
宿州一日閱千秋
獨闖魔鬼城,遭遇鼠、鳥、蜥
銅陵訪江豚,保護燃眉急
環保寸草心,演講雪域行
三月鶯飛粵三地
舟山演講兼觀鳥
冬夜赴遼運麋鹿
科普演講渝州行,江船飛渡白帝城
探訪烏邦
探建水燕子洞,思燕窩之艱辛
世博會的“綠看點”
秦嶺夏令營,興奮與糾結
云南珠巴洛河考察日志
觀鳥若爾蓋,漢藏一家親
三 生肖動物 人生詮釋
生肖鼠話
牛年話牛
虎年話虎
兔年話兔
龍年話龍
蛇年話蛇
馬年話馬
羊年話羊
猿猴漫談
雞年話雞
狗年話狗
豬年話豬
動物與人:郭耕自然保護隨筆 節選
生物多樣性:從麋鹿的保護談起我所在的單位北京麋鹿苑博物館,又叫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其核心工作是實施對麋鹿這個物種的保護,并圍繞這個核心開展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研和科普工作。截至 2020 年,麋鹿作為中國“重引進”的拯救動物,回歸祖國已經 35 年。這些年,我們始終都面臨著一個問題:為什么要保護麋鹿?為了一個物種值得嗎?麋鹿其實是一種原產于我國,在我國一度絕跡,后經中外合作引種才得以恢復的物種。“北京麋鹿苑”這個名稱可能大家都知道,但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別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我們保護麋鹿的理論根據就是“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必須保護,“只有多樣性,才有穩定性”。那么,什么叫生物多樣性?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和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 3 個水平上采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生物多樣性是地球 40 億年來生物進化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可持續利用的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生物多樣性給我們提供了食品、醫藥、衣服和住房等,它不僅是農、林、牧、副、漁業經營的主要對象,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除此之外,生物多樣性在保護土壤、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樣性強調,地球本身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生物類型,它們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使自然生態和食物鏈保持動態平衡和穩定,各種生物得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各種生物賴以長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礎和社會財富的源泉。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遺傳資源)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3 個層次。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要保護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維持和恢復各物種在自然環境中有生命力的群體,保護各種遺傳資源。但是,由于人類活動的擴展和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許多物種已經滅絕或正面臨滅絕的危險。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一方面,我國地域差異顯著,因而孕育了既豐富多彩又獨具特色的生物種群和生態系統。僅生態系統就有 27 個大類 460 個類型(其中,森林有 4 個大類 56 個類型,荒漠有 7 個大類 79 個類型,濕地和淡水水域有 5 個大類)。我國有高等植物 32800 余種,占世界總種數的 12%,居世界第三位。我國的動物種類約有 10.45 萬種,占世界總數的 10%。由于我國古大陸受第四紀冰期的影響較小,因而保存下來許多古老的孑遺種和特有種(或屬)。我國的生物多樣性還具有經濟物種多的特點:藥材植物 4773 種,淀粉原料植物 300 種,纖維原料植物 500 種,油脂植物 800 種,香料植物 350 種,珍貴用材樹種 300 種,已開發利用的真菌 800 多種,藥材動物 740 種,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 200 種。我國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除 20 多種農作物起源于我國以外,我國還擁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親緣種,如野生稻、野生大麥、野生大豆、野生茶樹和野生蘋果等。我國常見的栽培作物有 50 多種,果樹品種 1 萬余個,畜禽 400 多種,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我國的森林資源,尤其是寶貴的原始林,由于長期遭到亂砍濫伐、毀林開荒以及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的危害,面積有所減少。草原由于超載放牧、毀草開荒以及鼠害等影響,也有所退化。森林和草原的破壞使我國 15%~20% 的動植物物種受到威脅。許多貴重藥材如野生人參、野生天麻等瀕臨滅絕。近百年來,我國有 10 余種野生動物絕跡,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馬、犀牛、新疆虎等。目前,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雪豹等 20 余種珍稀野生動物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我國于 1988 年公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另外,由于種群數量減少或滅絕,致使我國種質資源因縮小或消失而喪失了許多遺傳基因。外來物種的引進和單純追求高產,致使許多古老的土著品種遭受排擠而逐步減少甚至滅絕。我國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早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自 20 世紀 50 年代起,我國就制定了有關的方針政策和一系列保護措施,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初見成效。 1987 年公布的《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是我國**部自然保護方面的綱領性文件,它提出了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總體戰略和基本原則,并且提出了一般性對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節能環保力度不斷加大,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2016 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 720 萬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 562 萬公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護、遷地保護、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以及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等。就地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為有效的一項措施,是指以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的形式,將有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生物生境保護起來,以便保護其中各種生物的繁衍與進化。我國于 1956年在廣東省肇慶市的鼎湖山,建立了**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自然保護區。截止到 2019 年,我國已建成自然保護區 2750 個,約占國土面積的 15%。自然保護區保護了國家的戰略資源,維護了國家的生態安全,保護了我國 8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40% 的天然濕地、20% 的天然林、 85% 的野生動植物種群、65% 的高等植物群落。我國自然環境*潔凈、自然遺產*珍貴、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功能*重要的區域,都存在于自然保護區中。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自然生態系統類的保護區和野生生物類的保護區等。自然生態系統類的保護區,能夠有效地保護森林、草地、濕地和水域等多種生態系統。任何一個有效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區,必然會很好地保護其內部的所有物種。因此,所有自然生態系統類的保護區,都會對保護區內的野生物種提供保護。此外,我國還設有專門保護某種或某些野生生物的野生生物類自然保護區。總之,自然保護區在保護我國生物多樣性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重要措施是“遷地保護”或稱“移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保護中心、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等。遷地保護只能對單一的物種進行保護,它主要適用于對受到高度威脅的物種進行緊急搶救,以避免該物種的滅絕。對于植物來說,遷地保護主要是將瀕危物種遷移到植物園、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基地或繁育中心。對于動物來說,遷地保護主要是將瀕危物種遷移到動物園、珍稀瀕危動物遷地保護基地或繁育中心。保護生物多樣性,*主要的是行動,它要求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國之間廣泛合作,積極行動,制定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對瀕臨滅絕的物種、破壞嚴重的生態系統和遺傳資源實行有效的保護和搶救。麋鹿的保護項目就是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遷地保護和就地保護措施相結合的具體實現。目前,我國在長江之畔和黃海之濱都建立了麋鹿自然保護區。北京的麋鹿苑主要采取遷地保護,但又帶有就地保護的性質,因為這里在歷史上曾經是麋鹿的原始棲息地,至今這里的地名還叫南海子,幾百年來,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一直作為一個濕地性質的皇家苑囿存在。所以保護麋鹿及其濕地環境,包括保護這里的生物多樣性,都是我們的任務。當然,從這里的公益性上看,特別是科普,涉及的范圍就更廣了,我們關注的是全國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話題。生物多樣性可定義為“生物中的多樣化和變異性及物種生境的生態復雜性”。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種類及其組成的群落和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一般有三個水平,即遺傳資源多樣性,指地球上生物個體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總和;物種多樣性,指地球上生物有機體的多樣化,包括種的數目或豐富度和種的均勻度;生態系統多樣性,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與生態過程的多樣化。其中,物種多樣性包括兩個具體含義:一是種的數目或豐富度,指一個群落或生境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國外相關專家認為,只有這個指標才是唯一真正客觀的多樣性指標。在統計種的數目時,需要說明多大的面積,以便比較。在多層次的森林群落中必須說明層次和徑級,否則是無法比較的。二是種的均勻度,指一個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種個體數目的分配狀況,它反映的是各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例如,甲群落中有 100 個個體,其中 90 個屬于種 A,另外 10 個屬于種 B。乙群落中也有 100 個個體,但種 A、B 各占一半。那么,甲群落的均勻度就比乙群落低得多。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的同時,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我國是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原始森林長期受到砍伐、開荒等人為活動的影響,其面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草原由于超載放牧、毀草開荒的影響,目前約 90% 的草地處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中國十大陸地生態系統無一例外地出現退化,就連青藏高原生態系統也不能幸免。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態文明的覺醒,是道德倫理的提升。只有和諧,才能平衡,只有保護多樣性,才有穩定性。提倡保護生物多樣性,旨在喚起人類與萬物和諧共生的崇高天性和樹立一種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
動物與人:郭耕自然保護隨筆 作者簡介
郭耕 北京麋鹿生態中心暨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研究員,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協副主席。曾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北京市勞模。出版《鳥獸物語》《知耕鳥》等著述20余部并多次獲獎,被中國科普作協評為“有突出貢獻科普作家”,2018年獲北京市政府頒發“首都環保先進個人”稱號。2019年獲“北京榜樣”提名人物。2020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稱號。2021年被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