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知道點中國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1668
- 條形碼:9787505751668 ; 978-7-5057-516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道點中國文學 本書特色
★文化學者余秋雨作序推薦:人憑文化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溝通,并通過文化證明自己是誰,因此,必須在文化的群峰間標畫一些簡明的線路,在歷史的大海中鋪設一些浮標的纜索,使人們既領略山水之勝又不至于沉溺。這種做法用一種通俗用語來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雜、太碎、太濫,只須“知道點”。 ★了解中外文史哲,看這套書就夠了。語言通俗,思路清晰,為我們整理出一套清晰的知識線路圖,有助于系統而全面地提高人文素養和基礎知識。 ★圖文結合,整體呈現更加生動具象,更有助于讀者閱讀,同時提高趣味性。
知道點中國文學 內容簡介
《詩經》反映了怎樣的上古社會生活?為什么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竹林七賢”怎樣影響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我們都該知道點。
知道點中國文學 目錄
**輯 文學萌芽與先民歌唱
神話與傳說的淵藪—《山海經》
先民的歌聲—《詩經》
第二輯 散文勃興—先秦文學
不祧之大宗—《左傳》
長短縱橫之術—《戰國策》
衣被詞人—屈原
柔弱勝剛強—老子
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孔子
仁者無敵—“亞圣”孟子
戰斗的傳教士—墨子
集百家之大成—荀子
鯤鵬展翅逍遙游—莊子
御風而行—列子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
一字千金成《呂覽》—呂不韋
第三輯 蔚然大國—兩漢文壇風貌
千古才情—賈誼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
五言之冠冕—《古詩十九首》
巨筆繪興衰—班固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王充
第四輯 建安風骨正始玄風—魏晉南北朝文學
文壇三父子—“三曹”
瑤林瓊樹嘯傲風塵—竹林七賢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情感七始,化動八風—劉勰
第五輯 流麗萬有東方意境—唐朝文學
初唐四杰—王楊盧駱
清音悠悠響非凡—孟浩然
“詩佛”—王維
斗酒詩百篇—李白
漂泊一生,憂民一世—杜甫
一篇《長恨》有風情—白居易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隱
情致豪邁,輕倩秀艷—杜牧
“詩豪”—劉禹錫
元和中興,文章復古—古文運動
寂處觀群動,獨立自吟詩—柳宗元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韓愈
花間詞祖—溫庭筠
薄命君王絕代詞—李煜
第六輯 八音克諧,神人以和—宋代文學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白衣卿相—柳永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關西大漢盡唱蘇學士—蘇東坡
醉翁亭中醉翁醉—歐陽修
務為有補,適用為本—王安石
山抹微云—秦觀
富艷精工—周邦彥
別是一家—李清照
一世豪杰—辛棄疾
僵臥孤村不自哀—陸游
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姜夔
生逢亂世佳作出—元好問
集諸儒之大成,授百代之精深—朱熹
江西詩宗—黃庭堅
第七輯 牢籠萬態雜劇興—元代文學
響當當的銅豌豆—關漢卿
愿天下姻眷皆完聚—王實甫
曲狀元—馬致遠
墻頭馬上—白樸
曲詞*甚的雜劇家—鄭光祖
第八輯 萬仞崛起—明代文學
情乎?欲乎? —湯顯祖
生不逢時—羅貫中
孤客走梁山,書生續舊夢—施耐庵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記》
中國**部現實主義小說—《金瓶梅》
“三言”誡天下—馮夢龍
“二拍”天下驚—凌濛初
第九輯 雄贍浩博—清代文學
閑情偶寄—李漁
興亡夢,兒女情—孔尚任與《桃花扇》
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洪昇
孤標傲世偕誰隱—曹雪芹
口無所臧否,心有所褒貶—《儒林外史》
才非干寶,雅愛搜神—《聊齋志異》
無人能奪其席—《閱微草堂筆記》
通天地人者曰儒—黃宗羲
清末譴責小說
第十輯 文變染乎世情 興廢系乎時序—近代文學
中國翻譯**人—嚴復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王國維
民族之魂—魯迅
在烈火中翱翔的鳳凰—郭沫若
霧幕沉沉開子夜—茅盾
波遠澤長,曲高和眾—老舍
文海中奔騰的激流—巴金
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
知道點中國文學 節選
這套“知道點”叢書,邀我寫序。我對叢書的名稱有點好奇,一問,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就決定寫了。 原來,這套叢書里每一本的標題,都以“知道點”開頭,如《知道點中國歷史》《知道點中國文化》《知道點世界文化》…… 落腳點都顯得宏大,而著眼點卻很謙虛,顯出青年作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萬仞群峰,我們不應該畏其高峻而倉皇躲開,更不應該看了兩眼就自以為已經了如指掌。我們所能做的是,恭敬地在山腳下仰視,勤快地在山道口打聽,簡單說來,也就是:知道點。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區區五尺之軀,不以文化群峰作為背景,只是一種無覺無明、平庸卑瑣的生理存在。人憑文化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溝通,并通過文化證明自己是誰,對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種榮辱感。記得有一次中央電視臺舉辦全國直播的青年藝術人才大獎賽,比賽中有一項文史知識測試。結果出乎意料,幾億觀眾對這一部分的關注遠遠超過比賽的主體項目,全國各省觀眾對于自己省派出的選手在藝術技能上的落敗并不在乎,卻無法容忍他們居然答不出那些文史知識的試題。由此可知,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習慣于在文化上尋求自身尊嚴和群體尊嚴的,這很不錯。 但是,緊接下來的問題是,又必須提防人們對于文史知識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實則是一種以文化名義制造的滅頂之災。中國從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誘別人沉溺來謀生,很不道德。 因此,必須在文化的群峰間標畫一些簡明的線路,在歷史的大海中鋪設一些浮標的纜索,使人們既領略山水之勝又不至于沉溺。這種做法用一種通俗用語來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雜、太碎、太濫,只需“知道點”。 “知道點”,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提高標準。這就像線路的設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纜索鋪設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識海。不僅更懂、更熟識,而且也更有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責任。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這套“知道點”叢書是一項有價值的事業。新世紀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棄人類以前創造的文化歷史背景,卻又不能讓以前的創造來阻斷今天的創造,因此應該有更多的山路劃定者和纜索鋪設者。只有這樣,壯麗的歷史文化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的財產。 (余秋雨)
知道點中國文學 作者簡介
王力,80后資深出版人,興趣廣泛,被身邊人稱為“知識小百科”。現為自媒體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