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人類骨骼考古學(原書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9909
- 條形碼:9787030699909 ; 978-7-03-06999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骨骼考古學(原書第二版) 本書特色
其他章節分析了人類遺骸的發掘、操作流程和保存,為如何記錄死亡年齡,性別,身高和病理性病變等數據提供了實用建議。作者還討論了人類遺骸研究的**技術進展,如穩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等。
人類骨骼考古學(原書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了有關人類遺骸的獲得、處理和研究的所有方面的**指導。首先,為什么我們應該研究人類遺骸,以及圍繞他們的發現,分析和展示的倫理問題,以及對目前在英國發掘遺骸的法律要求的考慮。該書研究了古人是如何去世的,以及包括環境在內的各種因素對其保存的影響。其他章節分析了人類遺骸的發掘、操作流程和保存,為如何記錄死亡年齡、性別、身高和病理性病變等數據提供了實用建議。作者還討論了人類遺骸研究的**技術進展,如穩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等。
人類骨骼考古學(原書第二版) 目錄
目錄
致謝 i
序 vii
**章 考古遺址出土人類遺骸的研究 1
**節 緒論和本書的范圍 1
第二節 本書的結構 2
第三節 考古學、人類學和人類遺骸 3
第四節 定義 7
第五節 考古遺址出土人類遺骸的研究歷史 8
第六節 骨骼收藏 15
第七節 關鍵組織 17
第八節 總結 17
第九節 學習要點 18
第二章 倫理問題與人類遺骸 19
**節 緒論 19
第二節 保留人類遺骸的理由 23
第三節 英國考古學家發掘人類遺骸的指導和法律規定 25
第四節 英國人類遺骸的發掘、研究和保管 32
第五節 人類遺骸的展陳與電視報道 35
第六節 美國:個案研究 40
第七節 總結 43
第八節 學習要點 43
第三章 死者的安息之地以及影響遺骸保存狀況的因素 45
**節 緒論 45
第二節 英國死者的安息之地 46
第三節 埋葬背景對研究的影響 63
第四節 總結 63
第五節 學習要點 63
第六節 保存狀況 64
第七節 保存狀況對研究的影響 82
第八節 總結 82
第九節 學習要點 82
第四章 分析之前:人類遺骸的發掘、處理、保護和保管 84
**節 緒論 84
第二節 人類遺骸的發掘 85
第三節 發掘結束后對人類遺骸的處理(發掘結束后處理程序的*低標準見APABE,2017) 97
第四節 人類遺骸的保護 103
第五節 人類遺骸的貯藏和保管 109
第六節 總結 115
第七節 學習要點 116
第五章 數據的記錄和分析(一):重要的基礎信息 117
**節 緒論 117
第二節 在實驗室環境中工作 117
第三節 骨骼的(宏觀和微觀)結構和骨骼的功能 122
第四節 開始分析一具骨骼:辨認人類的骨骼和牙齒(包括破碎的樣本) 130
第五節 性別鑒定 135
第六節 死亡年齡鑒定 142
第七節 重建一處墓地出土人類骨骼的古人口結構 154
第八節 同一人群內部和不同人群間的骨骼正常變異 159
第九節 在考古學背景下分析和解釋數據 168
第十節 總結 170
第十一節 學習要點 170
第六章 數據的記錄和分析(二):古病理學 172
**節 緒論 172
第二節 古代疾病的證據來源 174
第三節 研究骨骼疾病的方法 177
第四節 古病理學研究的主題 183
第五節 總結 214
第六節 學習要點 214
第七章 數據的記錄和分析(三):自然科學 215
**節 緒論 215
第二節 組織學 216
第三節 射線成像 221
第四節 生物分子研究 226
第五節 人類遺骸的年代測定 244
第六節 總結 247
第七節 學習要點 248
第八章 人類骨骼考古學的未來 249
**節 緒論 249
第二節 資源 250
第三節 數據的采集和分析 251
第四節 教學和研究議程 252
第五節 高等教育和就業機會 254
詞匯表 256
解剖學術語 273
參考文獻 276
譯者后記 347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