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一看就懂的史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7527
- 條形碼:9787559657527 ; 978-7-5596-575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看就懂的史記 本書特色
★史學經典《史記》,這次給你安排上了! ★超人氣歷史作家溫伯陵,繼《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后全新力作,這一次給你講講史學經典《史記》。 ★關于《史記》的解讀,大多泛泛之談,說來說去就那幾樣。“劉邦能成事兒是因為會識人用人”“秦朝滅亡是因為秦二世昏庸殘暴”,有點新鮮的沒有?《一看就懂的史記》這次給你看點新鮮的解讀。 ★作者用主題的方式解讀歷史,幫你把《史記》中的英雄豪杰從龐雜的史料中抽出來單獨解讀,幫你看懂那些歷史風云人物的成事秘訣。在別人看來劉邦能成就霸業是因為知人善用能夠隱忍,但在作者的筆下,關中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千萬百的人口優勢,占盡天時地利,這才是碾壓項羽背后的原因。 ★本書不僅解讀《史記》,更是借由《史記》,去講中國歷史。作者從多個維度看歷史,連通時間、貫通史料、捋清脈絡,用全方位的視角解讀秦始皇大一統。想看秦始皇的治國謀略就看《秦始皇的大仁政和小仁政》,想看秦國經濟如何崛起就看《國家是如何形成戰斗力的》,想看當時天下大勢就看《六國是如何看待秦國統一的》。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千年前的中國往事,讓你看到歷史的全貌。 ★看中國歷史,就看溫伯陵。全網百萬粉絲,齊聲推薦。他擅長用輕松的語言講厚重的歷史,讓人一讀就上癮的段子手爽文風格,再也不用擔心歷史書刻板難懂。讓你邊笑邊漲知識,輕輕松松看懂歷史。
一看就懂的史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于史學經典《史記》的解讀。從兩條線索出發, 對燕趙韓魏等國家, 各國發展的起承轉合、國運大勢, 和其中涌現風云人物命運的沉浮做出精彩獨到的解讀。
一看就懂的史記 目錄
家國
齊國霸業是怎樣完成的
趙國的崛起和滅亡
韓國的生存之道
如果項羽過了江東,能不能翻盤?
河西走廊是關系中國古代王朝命運的地方
國家是如何形成戰斗力的?
秦始皇的大仁政和小仁政
吳國“圣人”背后的秘密
天下
道統和政統:王朝的兩條權力線
重農抑商的本質
為什么說推恩令是中國古代**陽謀?
六國是如何看待秦國統一的?
韓非子三問和三條破局之道
白鹿皮幣
那些老人家選定的二代們
今朝
冰河時代
這才是“不愿生育”的真相
中國文明為什么能延續5000年?
中國為什么不只是國家,更是一種文明?
貴人為什么要幫你?
文人的使命是什么?
不要做任何人的腦殘粉
煙火
綠林大俠劉邦
藺相如的外交勝利密碼
和韓信一樣想點大事
陳平:棋手和棋子
蘇秦:一個男人的復仇
窮養的衛青,富養的霍去病
李斯的黃狗之嘆
一看就懂的史記 節選
《國家是如何形成戰斗力的?》 一 《商君書?弱民》里說:“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數千年來,這句話都被人誤解了。 很多人以為,法家治國就是讓人民窮困,只有窮到衣不蔽體,才會死心塌地地依附國家,國家才能降低治理成本,減少人民造反的概率。 其實不是這樣的。 自商鞅變法以來,歷朝歷代奉行“大政府,小民間”的治理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制國家動員方式,“二元”指管理一切的政府和不能抱團的人民。 而要做到“大政府,小民間”,必須抽掉政府和人民之間的豪強。豪強就是地方貴族、士紳、黑幫等政府之外的力量,他們有錢有勢, 隨時可以把散亂的人民組織起來,不論是抗稅還是造反,都能和政府對著干。 當抽掉這些地方豪強以后,散亂的人民便不可能自發組織起來,也就沒有能力違反政府命令,政府的動員能力達到*大化。 這也是國強民弱的精髓。 所謂弱民,削弱的不是普通勞動人民,而是可以在中間吸血的豪強。 所以豪強勢力不強的時代,政府戰斗力往往是*強的。 比如秦皇漢武執政的時候,經常動員幾十萬大軍南征北戰,滅了六國伐匈奴,打下兩千年中國的基本盤。而且在打仗的過程中,還有修水利、移民屯田、運糧草、建宮殿等大工程,這都沒把國家搞散架,靠的就是這種“大政府,小民間”模式。 反過來看,有豪強在中間食利的西晉和北宋,政府戰斗力就弱得一塌糊涂,別說大國盛世了,差點連命都沒保住。因為這兩個朝代的治理模式成了“小政府,大民間”,這里的民間還不是普通勞動人民,而是地方豪強。 把零散的個體有序地納入政府組織中,就是秦漢帝國戰斗力的來源。 做個類比的話,秦、漢是根須深入地下數十米的大樹,晉、宋就是隨風倒的蒲公英。 把這種團隊建設方式用在現代公司,就是砍掉復雜的組織結構,裁撤職能重合的部門,盡可能扁平化管理,董事會經過兩三級部門,就能把指示直接下達到基層員工。 二 扎根基層只是大方向,想做成,需要極其強大的執行力,而執行力的保證是紀律。 很多人對紀律有一個誤解,覺得紀律就是命令。如果我是某個單位的領導,那就命令所有做這做那,反正他們也不敢反抗,于是紀律就有了。 如果紀律是從職位而來,那么春秋時代的周天子、戰國時期的關東六國合縱長,應該是*有權力的人。可我們都知道,在周天子和合縱長的麾下,根本沒有任何紀律可言。 其實紀律來自服從,而服從來自信仰和權威。 信仰很好理解。 往大說是描繪一個美好的愿景,號召大家為了美好未來向前沖,大家感覺未來如此美妙,為了成功讓愿景落地,心甘情愿聽命令。往小說就是個人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只要跟著組織和團隊向前走,遲早能過上好日子。 于是紀律就產生了。 劉邦團隊是這方面的典型。 剛起兵的時候,劉邦給團隊的愿景是伐無道、誅暴秦,號召大家不要想別的事情,專門以討伐秦國為目標。反正天下苦秦久矣,劉邦說伐秦就伐秦唄,不僅為天下人民除害,還能在伐秦的過程中建功立業,何樂而不為? 僅僅三年后,劉邦進入關中成為漢王,麾下功臣也封為列侯將相, 皆大歡喜。 既然目標完成了,接下來該怎么辦? 劉邦又給團隊描繪了新的愿景——打敗項羽得天下。 本來大家已經有點惰性了,開始搜刮財寶美人,準備過幾天好日子,現在劉邦說要得天下,大家就不困了。這事要是不積極,還能干嗎?再過四年,劉邦會聚諸侯在垓下滅項羽,登上大漢皇帝的寶座,團隊成員也水漲船高,成為大漢的開國功臣。 此時距離起兵也不過短短7 年。 是不是感覺很魔幻? 漢初開國功臣也是一樣的。短短7 年時間,蕭何從縣吏成了相國、曹參從獄警成了平陽侯……個人空間得到大幅提升,人民公敵暴秦也誅滅了,人生至此還有什么追求呢? 所以從起兵到開國,劉邦團隊的紀律都不錯,也可以說,他們的信仰都實現了。 如果說信仰是紀律的上限,那么權威就是紀律的下限。 所謂權威,也就是恐懼。我們用朱元璋來舉個例子。 早年間朱元璋造反的時候,團隊里幾乎沒什么紀律,將領們搶劫、殺人、強奸,類似暴行比比皆是,朱元璋沒其他辦法,只能用嚴厲執法來打造紀律。 剛進南京城,將領們看到城里的女人,按捺不住內心的小火苗,但是朱元璋說了,敢違反法令的斬。 畢竟朱元璋是元帥,命令還是要聽的,算了。 后來將軍胡大海領兵在外,兒子在城里犯法,朱元璋想拉出去斬首,周圍的人都在勸,胡大海還在外打仗,您在城里殺他的兒子,豈不是逼胡大海投敵? 朱元璋也很硬氣,就算胡大海投敵叛國,也要維護紀律,果斷殺了胡大海的兒子。 結果多年下來,大家形成一個共識,原來紅線一點都不能碰,違法亂紀的事一件都不能做,要不然朱元璋真的敢殺人。 朱元璋的權威樹了起來,團隊也有了紀律。 其實說到底,紀律的作用在于,把基層組織起來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不至于泛濫成災,*終瞄準一個目標狠狠打出去。 如果說信仰讓人不想伸手,那么權威就是讓人不敢伸手,上限和下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三 我們之前說的都是如何打造團隊,但是想打造這么強大的團隊,還需要殘酷的環境。 因為進步的動力,永遠來自外部壓力。 比如秦國能下定決心變法,原因是國力孱弱,滅亡在即,如果不下定決心進步求生,大家都要做亡國奴,到時候想好死都難。嚴酷的外部壓力倒逼秦國,這才有了比關東六國更徹底的變法,以及橫掃六合的大秦帝國。 又比如漢末以后幾百年的關隴集團就沒團結過,動不動就被曹操之類的軍閥占領,以至于關隴士族在朝廷也沒什么地位,畢竟打敗仗了嘛,哪來的話語權? 到宇文泰割據關隴的時候,由于實力弱小,又和關東的高歡尿不在一個壺里,每天擔心高歡揮師西進,關隴士族才團結在宇文泰周圍,改革了一系列內政,扛住高歡的數次討伐。關隴士族之間也互相聯姻,資源和利益互換,完成深度捆綁,形成開創隋唐帝國的“關隴門閥”。 有了這兩項成就,才有了煊赫數百年的隋唐帝國。 在求生存的過程中,國家執政團隊不僅要戰勝強大的敵人,還要戰勝內部的叛徒、投機者、不同思想派系。他們必須改掉各種不合時宜的毛病,并且隨時優化組織結構。 這就像一個沒心沒肺的學生,走入社會以后被殘酷“暴打”,才會放棄對愛情的幻想、對青春的回憶,狠下心來學習各種技能,玩命找各種門路賺錢。當他登上人生巔峰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感情淡漠的人了,但是他換來了強大的戰斗力。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那些歷經苦難成長起來的人和組織,生命力往往特別強,如果在成功之后依然能戰勝不同的挑戰,估計要成精了。 反而是那些“出道即巔峰”的,往往后勁兒不足,因為他們的戰斗技巧和組織結構,根本沒有經過殘酷考驗,遇到問題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甚至失敗了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說不定什么時候遇到黑天鵝,就嘩啦啦地垮掉了。 所以說,政治永遠起于邊塞苦寒之地,壯大于刀光劍影之中。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受多大的榮耀。 《孟子》里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看就懂的史記 作者簡介
溫伯陵 歷史專欄作家,歷史領域頭部微信公眾號“溫伯陵的煙火人間”創辦人,B站歷史類優質up主,今日頭條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知乎人文歷史類大V,知乎文章獲近百萬點贊、近五十萬次收藏。“一點資訊”2019年度“真知灼見供應商”。他擅長用通俗易懂的寫法,從不同的角度解構歷史故事,挖掘隱藏在故事背后的邏輯,讓歷史照進現實。 已出版作品: 《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1,2) 《唐詩里的煙火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