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語之可02:英雄一去豪華盡(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5663
- 條形碼:9787521215663 ; 978-7-5212-156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之可02:英雄一去豪華盡(修訂版) 本書特色
本冊收錄了黃仁宇、熊召政等名家名篇,以朝堂之高渺洞見歷史之深遠,于當下不無啟示。
語之可02:英雄一去豪華盡(修訂版) 內容簡介
《語之可》是《作家文摘》旗下一套高品質歷史文化Mook,志在以一種獨立純粹的閱讀趣味,在浩如煙海的文字中發現、篩選、整理那些兼具史料性、思想性、文學性的歷史文化散文——既有學者的天賦洞見,又有文人的入情入性,更有歷史的蕩氣回腸……以很有價值擁有力量的文字,劍指“文史之旨趣,家國之氣象”。《語之可》至今已出版六輯18本,深受社會各界讀者好評。2“英雄一去豪華盡”為輯第二冊的修訂再版,全書聚焦江山社稷、歷史格局。
語之可02:英雄一去豪華盡(修訂版) 目錄
陳忠海??管仲改革為何難以為繼
黃仁宇??是非功過武則天
熊召政??張居正的為官之道
曾紀鑫??艱難行走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雪 珥??馬背政權的溫情轉身
張國擎??康熙前往總督署
王 龍??慈禧為何不如維多利亞女王
語之可02:英雄一去豪華盡(修訂版) 節選
管仲改革為何難以為繼 陳忠海 齊國雖然擁有大量的甲士和戰車,卻無法解決“為誰而戰”的問題,如果是為國家和國君而戰,話雖沒錯卻有些空洞;如果是為自己而戰,那在戰場上拼死廝殺、取得戰功,又能為自己帶來什么呢?管仲改革應該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位成功的改革家,也是商人從政的成功代表,在他的主持下齊國進行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綜合性改革,使偏于一隅的齊國成為春秋時期**個稱霸的國家。然而,管仲死后齊國“一世而衰”,他所創造的改革奇跡沒能持續下去。 一個沒落貴族青年 管仲大約出生在齊莊公五十六年(前723年),他的名字叫管夷仲,字仲。姓與氏如今稱“姓氏”,但當時是有嚴格區分的,“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管仲其實姓姬,“管”是他的氏。 周王室也姓姬,管仲與周天子同宗,是貴族出身。管仲的父親名叫管莊,做過齊國的大夫,但不知何故很快家道中落了,《史記》說“管仲貧困”,考察一下管仲的童年和少年,除了貧困似乎沒有太多可以說道的事。 管仲有句常掛在嘴邊的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子名叫鮑叔牙,是齊國大夫鮑敬叔的兒子,家里很有錢,常接濟管仲,還跟管仲一塊做過生意,但管仲常欺負他,占他的便宜,鮑叔牙脾氣好,對管仲“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青年時代的管仲仍然很不成功:跟朋友一起合伙經過商,但貢獻少、索取多;幫朋友出謀劃策,結果誰聽他的誰倒霉;好不容易混到給齊王做事,結果“三仕三見逐于君”,被老板開除了三次;曾參加過三次戰斗,三次都在戰場上開了小差。別人都瞧不起管仲,只有鮑叔牙一直力挺他,鮑叔牙認為管仲看起來有些小貪心,那是因為他太貧窮;看起來有些愚,那是因為他“知時有利不利也”;看起來不那么勇敢,那是因為他家里有老母親在…… 作為一個被后世所敬仰的人,管仲的出身有些平淡無奇,沒讓過梨也沒砸過缸,沒有“三歲讀什么”“五歲怎么怎么樣”,但他的經歷很豐富,經過商、當過兵,大約也干過公務員,在社會這所大學里學到了很多,也積累了很多。 從囚徒到國相 春秋時齊國的疆域包括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以及河南省東北部一帶,偏于一隅,在當時也不是經濟發達地區,該國由周武王的軍師太公姜尚始封,第十四代封君名叫姜諸兒,也就是齊襄公,《史記》說他“殺誅數不當”“數欺大臣”,是個性格暴躁又昏庸無能的人。 齊襄公曾派兩名大臣駐守葵丘,約定“瓜時而往” “及瓜而代”,但到來年瓜熟時他們并未見到有人來替換,就這么一件普通工作安排上的事情,竟然促使他們直接造了反,結果齊襄公被殺,經過一番混亂和爭權,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繼位,即齊桓公。齊桓公是個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既想坐穩國君的位子、不重蹈哥哥的覆轍,又想在諸侯爭霸中搶得先機,但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卻與目標相距甚遠。 從外部看,齊國在當時還算不上一流強國,經濟和軍事實力都難助其稱霸的雄心,在近年來的對外戰爭中屢嘗敗績,近鄰魯國、衛國以及山戎等皆為強敵;從內部看,齊國內政混亂,國君權威不足,權力分散,齊襄公因一件小事就輕易被殺,就說明這個問題。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齊桓公決定實施改革。 改革和變法在當時還是個新鮮概念,齊桓公知道要實現目標必須任用能人,他看中了一個人,就是鮑叔牙,但鮑叔牙認為自己的才能只夠輔佐齊桓公做一個守成之君,無法實現稱霸的夢想,于是推薦了管仲。 管仲當時不在齊國,而在魯國。齊桓公坐上王位前曾與他的另一個哥哥公子糾爭奪王位,鮑叔牙支持齊桓公,管仲支持公子糾,雙方多次交手,在一次戰斗中管仲射出一箭正中齊桓公,幸好只射中了衣帶鉤。*后公子糾一派失敗了,管仲跑到了魯國,又被魯莊公關了起來。 在一般人看來管仲只是個被人看不起的商人,一個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更重要的,他還是一個“站錯了隊”的人,一個身陷異國囹圄里的囚徒,讓這樣的人當國相去治理整個國家,不是開玩笑嗎?但齊桓公不是一般人,雖然他未必很幽默,卻仍然決定開上一次玩笑。齊國此時的情況已經沒法再糟糕了,國家衰弱、經濟萎靡、君王無威,家底薄自然包袱小,找個人試試也沒什么不行,萬一出現奇跡了呢? 于是齊桓公費盡心思把管仲從魯國接回來,在管仲還沒有脫下囚衣時,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國相的任命。 管仲的經濟學 齊桓公此時*關心的是如何稱霸,他向管仲求計,管仲要他別急,因為稱霸之前必須先做好幾件事。 管仲認為,要稱霸先得兵強,要兵強先得國富,而要國富先得民足,齊國當時離這些目標都差得比較遠,所以要徹底改革。作為這場改革的設計師,管仲為改革做出了“頂層設計”,民足、國富、兵強就是其內在邏輯。 首先,要解決民足的問題,讓百姓口袋里有錢。管仲認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作為一名商人,理財是他的強項,管仲用商人的眼光為齊國百姓找到了六條“致富之道”:一是辟田疇、利壇宅、修樹藝、勸士民、勉稼穡、修墻屋,這叫作“厚其生”;二是發伏利、輸積、修道途、便關市、慎將宿,這叫作“輸其財”;三是導水潦、利陂溝、決潘渚、潰泥滯、通郁閉、慎津梁,這叫作“遺其利”;四是薄征斂、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這叫作“寬其政”;五是養長老、慈幼孤、恤鰥寡、問疾病、吊禍喪,這叫作“匡其急”;六是衣凍寒、食饑渴、匡貧窶、振罷露、資乏絕,這叫作“振其窮”。 以上這六條被稱為“六興之策”,概括來說就是通過全面搞活經濟、鼓勵生產、減輕賦稅、調節貧富、加強社會救助等使百姓充分富足,在這一系列措施中尤其以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推行自由貿易、鼓勵消費等*令人矚目,這些辦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齊國的經濟出現了繁榮,百姓很快走上了致富路。 其次,在“民足”的基礎上,考慮如何實現“國富”。管仲認為“民足”不等于“國富”,在缺乏有效制度安排的情況下,社會財富只會向貴族、大臣等既得利益者集中,管仲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搞活經濟的同時推出了“四民分業”“官山海”等措施,保證了國家財富的積累。經濟發達、貿易繁榮為國家帶來了豐富的稅收,鹽鐵專賣等又使國家增加了額外收入,齊國的經濟實力大為增強,迅速成為“經濟強國”。 *后,以“民足”“國富”作基礎,實現“兵強”的目標。在齊國的軍事建設方面管仲同樣推行了改革,不僅擴充軍備,而且從體制上加強了國家對軍隊的控制力。過去由于行政權、財權的分散,軍隊實際上分散地掌握在貴族、權臣們的手中,國君對外用兵必須與他們商量,常常遇到討價還價的情況,這樣的軍隊自然缺乏戰斗力。 為解決這個問題管仲提出了“鄉里建設”的構想,把齊國分為15個鄉,每個鄉分為10個連,每連分為4個里,每里分為10個軌,每軌由5戶構成。如果每戶征兵1人,每個鄉就能征兵2000人,把5個鄉的兵源集中在一起就是1萬人,編為1個軍。 這樣齊國的常備軍就有了3個軍,總兵力保持在3萬人左右,這個數字在后世也許不值一提,但在當時的諸侯國里絕對是了不起的規模。不僅軍隊的數量可觀,而且士兵按照“鄉里制度”層層征召上來,打破了原有的權貴壟斷,國家此時也有能力提供軍費支出,所以這支軍隊牢牢地掌握在了國君的手中。 一個“穿越”的管仲 后人看中管仲主持的這場改革,是因為這場改革并非只是為百姓、為國家“理財”那么簡單,它不僅有系統的設計,更有科學的方法和可操作的措施,管仲打破了當時的許多條條框框,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突破和創新,比如刺激消費、重視商業、強調國家干預經濟等。
語之可02:英雄一去豪華盡(修訂版) 作者簡介
編 者 《作家文摘》是一份文史見長、兼顧時政的綜合性文化類報紙,創刊于1993年,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以“博采、精選、求真、深度”為宗旨,以“用最少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閱讀”為口號,立足文化品質定位,努力打造一份有靈氣、有魂魄的報紙,是成熟精英人士*選文化讀物。《作家文摘》旗下有報紙、合訂本、圖書、新媒體平臺等多種品牌產品,吸引了一大批優質的作家和文史作者資源,用歷史的格局和文化的品位為當下賦能。 作 者 學者、文史作家、媒體人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