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育家成長叢書:張思明與中學數學建模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91345
- 條形碼:9787303191345 ; 978-7-303-1913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家成長叢書:張思明與中學數學建模 內容簡介
本書為教育家成長叢書之一,作者主要從 “成長歷程” “教育思想概述” “課堂實錄”“專家評述”“社會反響”等幾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專業精神和專業人格的形成過程與教學實踐過程。該書濃縮著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超越學科教學的求索足跡,蘊含著名師一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祖國明天的拳拳真情。
教育家成長叢書:張思明與中學數學建模 目錄
目 錄
我的成長之路
一、傻孩子,長大了
二、父親給了我什么
三、生活的磨難是成長的加速器
四、“殘渣余孽”也到過中南海
五、“站起來”的感悟
六、只爭朝夕,用心實踐,在教科研中求發展
七、堅持22年,讓數學建模走進中學課堂
八、永遠的角色
九、心中的榜樣
我的教育觀
一、作為一名教師,我對教育的認識
二、作為一名教師,我對師德的認識
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教師,我對青年教師成長的認識
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對數學教育的認識
五、從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
——我做數學教學的感悟
六、尊重是前提,“四性”是要素,學科是特色
——我做教育的感悟
七、用心做教育,我想對自己和大家說的話
走進課堂
一、課堂中的數學應用與建模
——磁帶問題的案例與說明
二、結合立體幾何數學應用
——“電視塔問題”課堂實錄摘要
三、課堂內的數學實驗
——糧食堆的測量問題課堂實錄摘要
四、數學主題閱讀的設計
——學生自學斐波那契數列案例
五、常規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基本不等式的教學
六、引發學生創造的教學設計點滴
七、師生首次見面課的案例分析與教學建議
——觀張思明的師生見面課有感
八、學校內教學樓和旗桿的測高和學校外不可及的寫字樓
測高紀實
九、重視課堂的“生成”
——橢圓的高三綜合復習課
十、讓猜想走進數學課堂
——聽“面面平行的性質”一課的感受
十一、課堂教學中的“微創意”舉例
我做中學數學建模
一、課程的背景、內容、目標、性質
二、中學數學建模的評價設計和實施方案
三、模塊資源建設
四、簡要的教學設計和課程實施線索
——以內容為線索的提綱
五、建模課程的反思與展望
社會反響
一、搏擊中,你的天空*美盧 菲
二、教學生創造 教學生應用
——張思明老師教學風格淺析曹福海 郭立昌
三、給你數學的美麗天空
——記北京大學附中數學特級教師張思明符德新
四、一點見識
——在“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李延林
五、責任和動力
——
在“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李 昊
六、數學可親 育人無痕
——記北大附中教師張思明劉華蓉
七、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得到真正發展
——對張思明教育教學藝術的理性剖析裴娣娜
八、一位中學教育家的教育生活
——記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張思明曉 莎
附 錄
一、教學科研成果
二、部分獲獎的研究成果
三、參與編寫的部分數學教材、數學叢書
我的成長之路
一、傻孩子,長大了
二、父親給了我什么
三、生活的磨難是成長的加速器
四、“殘渣余孽”也到過中南海
五、“站起來”的感悟
六、只爭朝夕,用心實踐,在教科研中求發展
七、堅持22年,讓數學建模走進中學課堂
八、永遠的角色
九、心中的榜樣
我的教育觀
一、作為一名教師,我對教育的認識
二、作為一名教師,我對師德的認識
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教師,我對青年教師成長的認識
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對數學教育的認識
五、從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
——我做數學教學的感悟
六、尊重是前提,“四性”是要素,學科是特色
——我做教育的感悟
七、用心做教育,我想對自己和大家說的話
走進課堂
一、課堂中的數學應用與建模
——磁帶問題的案例與說明
二、結合立體幾何數學應用
——“電視塔問題”課堂實錄摘要
三、課堂內的數學實驗
——糧食堆的測量問題課堂實錄摘要
四、數學主題閱讀的設計
——學生自學斐波那契數列案例
五、常規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基本不等式的教學
六、引發學生創造的教學設計點滴
七、師生首次見面課的案例分析與教學建議
——觀張思明的師生見面課有感
八、學校內教學樓和旗桿的測高和學校外不可及的寫字樓
測高紀實
九、重視課堂的“生成”
——橢圓的高三綜合復習課
十、讓猜想走進數學課堂
——聽“面面平行的性質”一課的感受
十一、課堂教學中的“微創意”舉例
我做中學數學建模
一、課程的背景、內容、目標、性質
二、中學數學建模的評價設計和實施方案
三、模塊資源建設
四、簡要的教學設計和課程實施線索
——以內容為線索的提綱
五、建模課程的反思與展望
社會反響
一、搏擊中,你的天空*美盧 菲
二、教學生創造 教學生應用
——張思明老師教學風格淺析曹福海 郭立昌
三、給你數學的美麗天空
——記北京大學附中數學特級教師張思明符德新
四、一點見識
——在“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李延林
五、責任和動力
——
在“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李 昊
六、數學可親 育人無痕
——記北大附中教師張思明劉華蓉
七、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得到真正發展
——對張思明教育教學藝術的理性剖析裴娣娜
八、一位中學教育家的教育生活
——記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張思明曉 莎
附 錄
一、教學科研成果
二、部分獲獎的研究成果
三、參與編寫的部分數學教材、數學叢書
展開全部
教育家成長叢書:張思明與中學數學建模 作者簡介
張思明,男,1957年10月生。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大學附中副校長。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十杰中小學中青年教師等稱號以及柏寧頓“孺子牛金球獎”、“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等獎勵。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他撰寫的40余篇文章、150余萬字的著作中在全國和市級以上評比中獲獎的就有8項。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