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書法藝術答問(彩圖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3682
- 條形碼:9787101153682 ; 978-7-101-1536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法藝術答問(彩圖增訂本) 本書特色
1、本書是周汝昌先生書法方面的經典著作,提綱挈領,勝義紛呈,對于書法愛好者極具啟發價值和指導意義。 2、利用古籍數據庫重新校勘書中引用的古籍原文,改正多處舊版失核的地方,使全書更為嚴謹可靠。 3、重新選配歷代高清書畫墨跡、碑帖拓本插圖(不少是故宮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館的珍藏),并盡量注明年代、藏地等信息,彩色印刷,既賞心悅目,又便于閱讀使用。
書法藝術答問(彩圖增訂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受歡迎的書法普及讀物,以通俗易懂的問答形式撰寫而成。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習書經驗與研究心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述了中國書法的基本知識與臨習技法,很好適合書法愛好者閱讀和參考。本書很早由香港中華書局于1980年出版繁體版,后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內地簡體版。近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永字八法:書法藝術講義》曾收入本書的主體部分(該社同意此書可作為單行本,由家屬另行授權)。
書法藝術答問(彩圖增訂本) 目錄
**章 特殊的工具
我們說的書法,特定內容是用中國毛筆寫漢字的藝術,不指別的。學書法必先講求筆法,即學用筆——學會運用這個富有彈力的中國特有的毛筆,確是**重要。
第二章 一大進化
我國文字由篆變隸,是一大進化,一大解放。從文字本身的發展史來說,是如此;從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來說,更是如此。想理解書法,必須理解這個大關鍵。
第三章 八法——三個方面
這個“八法說”的價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納了漢隸、八分書和真(楷)書的基本的筆法,而這確實是書法藝術的*重要的成分。所以后來“八法”一詞也就成了書法的一個代稱。
第四章 兩種力
一個筆法是包含了好幾種力的對立統一的,高明的書家就是善于從這種復雜關系中運筆、行筆,寫出很美的線條來。
第五章 橫豎勁
漢隸法一變篆法,改用方筆、鋪鋒,同時也就變成了偏鋒:寫橫時,鋒尖實際上是在橫畫的上邊運行,而不是畫中央;寫豎時,鋒尖實際上是在豎的左邊運行,也不是畫中央。
第六章 精妙的譬喻
擔夫所用的“勁頭兒”,一個是擔子向下重壓他,他得挺起腰板來往上“頂勁兒”,才能起立;一個是他還得挑著這個重量往前走, 而不是立在原地練“站功”。這正有點像“勒”筆,橫筆立下,而又要行筆。
第七章 藏鋒怎么講
“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
第八章 芒角
夸張一點講,書法史就是一部“芒角得失史”。“芒角”看來像是一個“細節”問題,但它的得失在書法史上卻造成了多么嚴重的后果,影響了千百年來的書壇方向。
第九章 剩語
如果你每天能擠出一刻到二十分鐘,不慌不忙,寫多少字算多少, 不存任何“急于見功”的念頭——這樣每日必行,堅持為例,那么你只要隔一個月將積起來的字跡,拿出*初一天寫的和*近一天寫的,并排對看,你自己當會發現其差別之大,很出意料。
備檢篇
書畫審美與字畫造偽
顧隨先生的書法
答《中國書法學報》記者問
后 記
再 記
馀 記
補 記
書法藝術答問(彩圖增訂本) 作者簡介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天津人。曾就學于燕京大學西語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后任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部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職。1980年赴美國出席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1984年受國家委派赴蘇聯考察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1986至1987年,獲美國魯斯基金,赴美國訪學講學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學客座教授。生前為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中國楹聯學會、中國大觀園文化協會顧問,中國曹雪芹學會榮譽會長。 平生耽吟詠,研詩詞、書法,尤擅紅學。有多部學術論著問世,如《紅樓夢新證》《書法藝術答問》《獻芹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紅樓小講》《詩詞賞會》等,并編注《楊萬里選集》《范成大詩選》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