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從鄉愁到鄉建: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3548
- 條形碼:9787100203548 ; 978-7-100-20354-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鄉愁到鄉建: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 本書特色
濃濃的“鄉愁”如何轉化為推動“鄉村建設”的力量——《從鄉愁到鄉建》將為您揭曉答案
從鄉愁到鄉建: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 內容簡介
《從鄉愁到鄉建——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是南京林業大學汪瑞霞教授所著的關于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和景觀設計的專著,作為文化情感維度的“ 鄉愁” 關涉了對人類整體性生存樣式與發展前途的追問,尤其是對“自身是誰?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的一種深層次文化心理密碼的思辨、探尋與心理補償。融社會、時間、媒介、功能四個維度于一體,分析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的“ 融合共生”,以期將全民普遍存在的懷舊與鄉愁轉化為當代村鎮可持續發展的規范性和凝聚性力量。“ 融情入景” 和“ 以景抒情”共同構成了江南村鎮的記憶建構和景觀生成,詮釋了從“鄉愁”到“鄉建”的設計學轉向。
從鄉愁到鄉建: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 目錄
導 論 一場集體“鄉愁”引發的思考
一、“江南村鎮”的描述形態
二、“江南村鎮”的文化形態
三、“江南村鎮”的記憶形態
**章 理論視角:源于鄉愁的文化記憶
一、鄉愁記憶的文化屬性
二、傳統中國鄉愁文化的內涵與表征
三、當代江南鄉愁文化發生的多維要因
四、記憶研究的興起與理論基礎
第二章 社會維度:當代江南村鎮文化記憶建構的價值取向
一、 當代江南村鎮文化記憶建構的意義
二、 當代江南村鎮文化記憶建構的價值取向
三、 文化記憶與村鎮空間的情境映射機制
四、 文化記憶導向下當代江南村鎮文化記憶景觀系統架構
第三章 時空維度:傳統江南村鎮文化景觀形態的生成語境
一、 知理:自然環境對江南傳統村鎮空間形態的影響
二、 活態:社會環境對江南傳統村鎮景觀形態的影響
三、 達意:文化觀念對江南傳統村鎮景觀形態的影響
第四章 媒介維度:江南村鎮文化記憶與景觀語言符號的設計轉換
一、 當代江南村鎮文化景觀語言符號的選擇與轉換
二、 江南村鎮文化景觀語言物質符號系統
三、 江南村鎮文化景觀語言非物質符號系統
第五章 功能維度:當代江南村鎮文化景觀“融合共生”系統的情境重構
一、 當代江南村鎮文化景觀“融合共生”的設計策略
二、 關聯類比式:生態型景觀的情理互通
三、 語境約定式:產業型景觀的情景互融
四、 象征隱喻式:生活型景觀的情境互生
第六章 應用研究:文化記憶導向下江南水鄉孟河古鎮文化景觀設計實踐
一、 案例選取與研究視角
二、 孟河古鎮文化記憶與景觀要素之間的映射關系
三、 文化記憶導向下孟河古鎮文化景觀的情境重構
參考文獻
后記
從鄉愁到鄉建:江南村鎮的文化記憶與景觀設計 作者簡介
汪瑞霞,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鄉村振興創意設計研究院院長;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博士。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并以等級優秀結項一項、省社科基金一項、省市級其他項目十多項;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一項、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一項、省級智庫重點項目一項;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完成各類策劃和設計項目百余項。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