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7078
- 條形碼:9787503967078 ; 978-7-5039-670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下冊) 本書特色
◎本年鑒是一部藝術全門類綜合性年鑒,旨在以文化強國的藝術發展要求與藝術本體規律為輯選尺度,側重藝術創作,立足學術考量,主要匯集我國各藝術門類、各藝術工作領域的創作、表演和展覽等重要信息,記錄和凸顯那些符合藝術規律、對藝術創作健康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和借鑒價值的很好作品、工作亮點和熱議話題,簡明立體地呈現年度內藝術工作領域的發展狀況與全局輪廓。 ◎本年鑒采用卷目—欄目—類目—條目的體例。各卷目下設欄目依次為:“年度述評”“文件輯錄”“專題”“作品”“紀事”。各欄目下設類目,類目是若干相關條目的歸類總稱,根據各卷、各欄目所載條目的具體情況設置。 ◎本年鑒本著客觀記錄與學術評述相結合、全面反映與重點突出相協調、活動情況與反響評價相兼顧的編輯思路,以文章和條目為基本載體。其中的文章體主要體現在各分卷的“年度述評”和“專題”部分,其余欄目均為條目體。 ◎“年度述評”,強調以專論的形式,從不同角度以翔實的數據、開闊的學術視野和眼光,觀照該年度的文化藝術領域的現象與熱點、政策與導向、創作與作品、活動與交流、研究與學術、趨勢與對策等多方面內容,著力開展深度的研究性梳理、總結概括和學術評估,研判藝術發展趨勢與走向,凸顯藝術追求的主流價值取向,并提出有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思考與建議,從歷史和理論角度為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做宏觀把脈。 “文件輯錄”,輯錄年度內文化藝術主管部門和藝術團體發布的與藝術工作相關的法規、規劃、公告、通知等文件,以及重要文章、講話。 “專題”,就年度中的某些重要藝術活動、現象、話題,選編若干篇與此相關的媒體報道、采訪、評論文章,對其進行全面展現,此欄目為很好設欄目。 “作品”,輯錄年度內各藝術門類有影響的新作或佳作。 “紀事”,簡要記錄年度內藝術展演、評比、會議、產業、交流等類活動信息。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下冊) 內容簡介
《中國藝術年鑒·2017》翔實記錄了2016年度中國藝術進程,系統整合藝術信息,呈現藝術發展年度概貌,深度反思藝術現狀,以客觀性、全局性、學術性、實用性為編輯原則,反映2015年度我國各藝術門類(不含文學)、各藝術工作領域的實際情況及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所取得的成就。《中國藝術年鑒》的辦刊主旨是,以全面、概括、明晰、靈活的體例框架,本著客觀紀錄與學術評述相結合、全面反映與重點突出相協調、活動情況與反響評價相兼顧的編輯思路,側重藝術創作,立足學術考量,以文化強國的藝術發展要求與藝術本體規律為輯選尺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下冊) 目錄
總類卷
戲曲卷
話劇卷
音樂卷
舞蹈卷
曲藝卷
下冊
電影卷
電視藝術卷
美術卷
工藝美術卷
攝影卷
書法·篆刻卷
設計卷
索引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下冊) 節選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冊)》: 2016年對于戲曲而言,無疑是一個持續拓展的關鍵期。戲曲界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特別是大力貫徹《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15]52號),2016年度戲曲發展的氛圍日趨良好,戲曲界的“文化自信”被極大地激發起來,各項戲曲事業不斷地推向深入。尤其是國家和地方戲曲政策的連續出臺,保障了戲曲持續發展;各地繼續搭建戲曲展演平臺,戲曲創作活力持續增強;戲曲研究界對戲曲理論的引導,將戲曲的文化品格不斷提升;在國家藝術平臺上,戲曲創作方向與國家文化目標同步相趨。一年的戲曲工作映襯出中國戲曲“百花爭妍”的發展態勢,歐陽修《采桑子》一闋中的“晴日催花暖欲然”“水闊風高揚管弦”兩句,正可以作為2016年度中國戲曲擺脫“霧霾”、迎來春和景明的*好說明。 一、利好政策的強有力推進為戲曲良性發展鋪平道路 在2016年度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在“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一節特別強調“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傳承發展傳統戲曲。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扶持民間文化社團組織發展”等。將“傳承發展傳統戲曲”作為“十三五”期間的工作重點,顯示了國家對于戲曲藝術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事實上,面對有著近千年發展歷史的戲曲藝術肌體,如何彰顯它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組成部分的文化特質,如何破解它在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各種難題,如何厚植它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的優勢,如何推動它的優秀經典力作為人類所共享,是擺在戲曲界、文化界等中國人面前的重要課題。這不但要依靠戲曲界的創造實踐,依靠文化政策的通盤規劃,還要立足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讓戲曲真正地融人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進程中,讓戲曲作為真正的藝術來滋養中國人的生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強調的“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國戲曲所承擔的文化之“運”、文化之“脈”,應該與戲曲藝術肌體一樣是鮮活生動而生命力強健的。 文化部始終關注著戲曲傳承和發展的各個領域,借助切實有效的政策推進,來解決當前制約戲曲生存發展的各種困難,緊鑼密鼓地策劃、討論和頒布的多項政策,都針對《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所涉及的各項要求展開。2016年度文化部在成功推動昆曲“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之后,將劇種范圍擴大到京劇和地方戲,通過戲曲名家的傳幫帶,來實現戲曲藝術的穩定傳承。同時,在2016年年初結束的“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為優秀的中青年戲曲后繼人才搭建藝術平臺,顯示了這些優秀演員緊跟劇種領軍人物的雄厚實力。戲曲舞臺是演員創造的世界,舞臺藝術的不斷更新需要有相續不斷的優秀傳承者,人才是戲曲傳承和發展的**條件。由文化部主辦的戲曲藝術人才培養“千人計劃”是“十三五”時期所確立的重要人才培養計劃,計劃從2016年開始至2020年,每年舉辦一期戲曲編劇、導演、作曲、舞美高級研修班,共培養1000名戲曲創作人才。2016年7月,**期高級研修班開班,這意味著對包括演員在內的各類型戲曲人才的培養,將是中國戲曲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任務。 為進一步推動和繁榮文藝創作,文化部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經過評審,共確定2016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25部和201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重點扶持劇目10部,京劇《西安事變》、評劇《母親》、湘劇《月亮粑粑》、晉劇《于成龍》、評劇《紅高梁》等戲曲作品成功人選。文化部成立精品創作T程專家委員會,跟蹤指導,不斷提高創演水平,以期將這些劇目打造成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同時,在2015年公布的“三個一批”戲曲劇本創作扶持計劃基礎上,文化部公布2016年度扶持戲曲劇本15部(11.16),其中京劇、昆曲、地方戲劇本有9部,通過資助協議,不斷提高劇本創作質量。作品是戲曲作為舞臺藝術的*終呈現,推動戲曲作品的打磨與精品化提升,是國家舞臺藝術創作的重要目標。 尤其突出的是,文化部從對京劇、昆曲國家級院團的扶持,擴大到對地方戲基層院團的關注。基層院團是*能彰顯中國戲曲“人民性”的藝術指標,也是戲曲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由中宣部、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7.5-8.3)從全國遴選,每省一團。共31臺劇目,展現了至今堅守基層的戲曲從業者的藝術風貌。正如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基層戲曲院團發展座談會(7.29)上所強調的:基層戲曲院團是傳承發展戲曲藝術的生力軍,是維系民族戲曲生態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此次會演正成為檢驗戲曲基層團隊文化自信力的重要舉措,文化部將加大對基層院團的扶持力度,特別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充分發揮基層院團的作用,多元并舉,切實夯實戲曲在人民群眾中的文化影響力。從國家級院團到基層院團的視角轉移,顯示了戲曲團隊建設將日益成為戲曲傳承發展的重要內容,沒有了各類型院團的競爭與協作,戲曲藝術肌體必然走向自我萎縮,扶持戲曲需要增強各類型戲曲院團的創作演出活力。 為深入研討地方戲曲基層院團建設和戲曲人才培養,文化部先后于2016年7月4日、9月26日在北京舉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基層戲曲院團發展工作座談會”“加強地方戲人才培養工作會議”,推動相關議題的解決實施。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在“加強地方戲人才培養工作會議”上指出:戲曲教育為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要探索“三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供需結合、團校結合、學用結合的模式,立足戲曲事業發展的長遠規劃,以需定培,解決師資困境,提高教學質量,盤活人才資源。文化部將繼續創造條件,出臺相關政策,加大督察力度,搭建戲曲教育交流和教育成果展示平臺,加強各院校和藝術院團之間的交流合作。同時,為了總結“戲曲進校園”的經驗做法,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推進“戲曲進校園”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中宣部、教育部和文化部在武漢召開“全國戲曲進校園經驗交流會”(12.14),充分肯定了目前取得的成績,在湖北“戲曲進校園”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探索此項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實現“戲曲進校園”精準化、常態化。 ……
中國藝術年鑒·2017(上下冊) 作者簡介
王福州,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編者:《中國藝術年鑒》編輯部,是中國藝術研究院下設的一個專門為編輯《中國藝術年鑒》的編輯隊伍,上級部門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處。《中國藝術年鑒》編輯部成立于2010年6月,是常設的年鑒編輯業務部門,也是我國專享的全門類整體性藝術年鑒的編輯機構。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