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323384
- 條形碼:9787550323384 ; 978-7-5503-23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典藏版 內容簡介
初學者若想獲得人體造型的能力,就需要學習與研究人體結構的形態與變化。理解人體隱藏的內部結構及詮釋其表現出來的外部結構都是必不可少的。 人體時刻處于運動之中,運動時結構的形態變化是人體的基本屬性。初學者若想塑造出鮮活的人體,畫面必須符合人體運動的客觀規律。 繪畫是通過二維平面表現三維立體的藝術,人體繪畫必須掌握人體的透視變化,它是表現結構與運動的必要手段。 《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典藏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地講解了人體的塊面轉折與結構形體,有助于初學者快速地掌握人體結構知識,更好地刻畫出人體。
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典藏版 目錄
**章 怎樣畫人體輪廓
第二章 人體比例
第三章 測量
第四章 活動的塊
第五章 楔入、穿插和榫接
第六章 平衡
第七章 韻律
第八章 扭動和旋轉
第九章 光與影
第十章 組塊的分布
第十一章 制作人體模型
第十二章 制模
第十三章 人體頭部
13.1 頭骨
13.2 頭部肌肉
13.3 頭部繪畫步驟
13.4 頭部的透視
13.5 頭部的組塊
13.6 頭部的構造
13.7 頭部的平面
13.8 頭部輪廓
13.9 頭部的球體
13.10 頭部的圓形和方形
13.11 立方體結構
13.12 橢圓形結構
13.13 頭部的光與影
13.14 頭部比例
13.15 兒童的頭部
13.16 表情
13.17 下頜部分
第十四章 五官
14.1 眼睛
14.2 鼻子
14.3 嘴
14.4 耳朵
14.5 五官的組合
第十五章 頸部
15.1 頸部的作用
15.2 頸部的肌肉
15.3 頸部的運動
15.4 頸部的正視
15.5 頸部的側視
15.6 頸部的背視
第十六章 軀干
16.1 軀干的肌肉
16.2 軀干正面結構
16.3 軀干側面結構
16.4 軀干背面結構
16.5 軀干和臀部的機理
16.6 肩胛帶
16.7 三角肌
第十七章 手臂
17.1 手臂骨骼
17.2 手臂正面肌肉結構
17.3 手臂背面肌肉結構
17.4 上臂
17.5 前臂
17.6 旋肌和肱橈肌
17.7 肘部
第十八章 腋窩
第十九章 手
19.1 手的表現
19.2 手腕和手
19.3 手腕的骨骼
19.4 手和手臂的機理
19.5 手背解剖
19.6 手掌解剖
19.7 手掌的拇指側
19.8 手掌的小指側
19.9 拇指
19.10 手指
19.11 拳頭
19.12 與手掌相接的指關節
19.13 嬰兒的手
第二十章 骨盆
20.1 髖部的結構
20.2 髖部機理
第二十一章 下肢
21.1 下肢骨骼與肌肉
21.2 大腿
21.3 小腿
21.4 膝蓋
第二十二章 足部
22.1 足部的骨骼與肌肉
22.2 足部的機理
22.3 足部前視
22.4 足部外側面
22.5 足部內側面
22.6 腳趾
第二十三章 著裝
23.1 時尚
23.2 構成
23.3 著裝形體
23.4 褶皺的種類
23.5 韻律
第二章 人體比例
第三章 測量
第四章 活動的塊
第五章 楔入、穿插和榫接
第六章 平衡
第七章 韻律
第八章 扭動和旋轉
第九章 光與影
第十章 組塊的分布
第十一章 制作人體模型
第十二章 制模
第十三章 人體頭部
13.1 頭骨
13.2 頭部肌肉
13.3 頭部繪畫步驟
13.4 頭部的透視
13.5 頭部的組塊
13.6 頭部的構造
13.7 頭部的平面
13.8 頭部輪廓
13.9 頭部的球體
13.10 頭部的圓形和方形
13.11 立方體結構
13.12 橢圓形結構
13.13 頭部的光與影
13.14 頭部比例
13.15 兒童的頭部
13.16 表情
13.17 下頜部分
第十四章 五官
14.1 眼睛
14.2 鼻子
14.3 嘴
14.4 耳朵
14.5 五官的組合
第十五章 頸部
15.1 頸部的作用
15.2 頸部的肌肉
15.3 頸部的運動
15.4 頸部的正視
15.5 頸部的側視
15.6 頸部的背視
第十六章 軀干
16.1 軀干的肌肉
16.2 軀干正面結構
16.3 軀干側面結構
16.4 軀干背面結構
16.5 軀干和臀部的機理
16.6 肩胛帶
16.7 三角肌
第十七章 手臂
17.1 手臂骨骼
17.2 手臂正面肌肉結構
17.3 手臂背面肌肉結構
17.4 上臂
17.5 前臂
17.6 旋肌和肱橈肌
17.7 肘部
第十八章 腋窩
第十九章 手
19.1 手的表現
19.2 手腕和手
19.3 手腕的骨骼
19.4 手和手臂的機理
19.5 手背解剖
19.6 手掌解剖
19.7 手掌的拇指側
19.8 手掌的小指側
19.9 拇指
19.10 手指
19.11 拳頭
19.12 與手掌相接的指關節
19.13 嬰兒的手
第二十章 骨盆
20.1 髖部的結構
20.2 髖部機理
第二十一章 下肢
21.1 下肢骨骼與肌肉
21.2 大腿
21.3 小腿
21.4 膝蓋
第二十二章 足部
22.1 足部的骨骼與肌肉
22.2 足部的機理
22.3 足部前視
22.4 足部外側面
22.5 足部內側面
22.6 腳趾
第二十三章 著裝
23.1 時尚
23.2 構成
23.3 著裝形體
23.4 褶皺的種類
23.5 韻律
展開全部
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典藏版 作者簡介
喬治·伯里曼(1865-1943)是加拿大裔美國著名畫家、教育家、藝用人體解剖學家。伯里曼畢業于巴黎美術學院,是法國著名雕塑家讓·里奧·杰羅姆的學生。他在紐約大學藝術學院講授解剖學40余年。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