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02596
- 條形碼:9787302402596 ; 978-7-302-4025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 本書特色
★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經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一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政府如果不尊重法律,就不能重建人們對于法律的尊重;政府如果忽視法律同野蠻命令的區別,也不能重建人們對于法律的尊重;政府如果不認真對待權利,便不能認真對待法律。 ——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古代法律思想、中世紀法律思想、近代法律思想三編內容。具體包括蘇格拉底之死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法思想、西塞羅與共和主義法政哲學、羅馬法學家等。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 目錄
導言:西法思絮
**編 古代法律思想
**章 蘇格拉底之死與柏拉圖的《理想國》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的政法思想
第三章 西塞羅與共和主義法政哲學
第四章 羅馬法學家
第二編中世紀法律思想
第五章 奧古斯丁筆下的法律問題
第六章 托馬斯·阿奎那論法律
第七章 羅馬法學的復興
第八章 西班牙新經院主義法學思想
第九章 馬基雅維利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 福蒂斯丘與《英國法禮贊》
第三編 近代法律思想
第十一章 博丹的立法主權理論
第十二章 培根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 柯克的法律思想及其影響
第十四章 古典自然法學
第十五章 格勞秀斯的國際法理論
第十六章 普芬道夫的自然法思想
第十七章 霍布斯的《利維坦》
第十八章 約翰·洛克的《政府論》
第十九章 孟德斯鳩的法思想
第二十章 盧梭:人性、社會與國家
第二十一章 柏克論英國憲法
第二十二章 布萊克斯通及其《英格蘭法釋義》
第二十三章 聯邦派的《聯邦論》
第二十四章 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第二十五章 邊沁的法哲學
第二十六章 梅因的歷史法學
第二十七章 英國的憲政思想
第二十八章 康德的法哲學思想與體系
第二十九章 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
第三十章 德國歷史法學
后記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 節選
《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 蘇格拉底關于正義比非正義更好的駁論雖然說服了忒拉緒馬霍斯,但卻沒有讓在場的格勞孔等人心服。蘇格拉底認為,正義屬于那種其本身和后果都好的事體,(358a)格勞孔則提出一種論證:正義本身是件苦差,人們要正義,要的是正義的名聲所能帶來的報酬和榮譽。不同于忒拉緒馬霍斯所宣稱的正義是強者的利益,格勞孔認為正義起源于弱者的協議。對于弱者們來說,他們本來并不認為正義是好的,但弱者們不能像強者那樣只取非正義的好處而避免非正義的壞處,當他們從互相做不正義之事之中得到的壞處超過了從中得到的好處的時候,他們就坐下來簽訂了一個契約,制定法律,承諾互相之間再不做非正義之事,契約和法律所要求之事便被稱為正義。從這個起源看來,正義無非是那些沒有作惡能力的弱者的無奈之舉。 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格勞孔講了一個呂底亞人的祖先,一個牧羊人的故事。這個人從一個洞穴中得到了一個有隱身功能的戒指,做什么壞事別人都發現不了,他戴上這個戒指,勾引了國王的妻子,殺了國王,然后自己做了國王。格勞孔說,如果一個正義之人戴上這枚戒指,他也會無惡不作。 如果說忒拉緒馬霍斯是用僭主制下的僭主為例,證明非正義比正義好,格勞孔孔所說的做名義上的正義者,比做實質上的正義者好,反映的則是一種民主制下的觀點。民主制不能容忍僭主制下那種不加掩飾的赤裸裸的不正義,但民主制下的人們也并不追求真正的正義,有正義之名就足夠了。 在第1卷結束的地方,蘇格拉底反駁忒拉緒馬霍斯的第二駁論試圖證明正義的效果是好的,第三駁論試圖證明正義本身就是好的。但很顯然,格勞孔對此并不滿意,如果一個強盜或者小偷的城邦也能做到正義,那為什么還要有靈魂的正義?如果擁有正義之名就能過好的生活,為什么還要有正義之實?為回答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兄弟這樣的追問,蘇格拉底開始了他的建城事業——在言語中建立城邦,先討論城邦的正義,然后再討論靈魂的正義。 這一討論方法并不是蘇格拉底的發明,而是從忒拉緒馬霍斯和格勞孔那里繼承來的。當忒拉緒馬霍斯*早提出“正義是強者的利益”的時候,蘇格拉底的**反應是問,強者是否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全能冠軍?忒拉緒馬霍斯說強者指的不是這種自然意義上的強者,而是各種政體中政治意義上的強者。當后來忒拉緒馬霍斯說只有僭主制下的僭主*不正義從而*幸福,或者格勞孔說民主制下那些有正義之名的人*幸福的時候,他們實際上也都是在某種既定的政體或城邦中討論人的幸福的。 然而,當蘇格拉底和阿德曼托斯開始在對話中建立了**個城邦的時候,他既沒有像忒拉緒馬霍斯那樣訴諸現實中的城邦,也沒有像格勞孔那樣虛構一個社會契約的城邦起源,而是從人的*基本需要出發。人*基本的需要無非是吃、穿、住這些身體需要,當在這些基本需要上無法自給自足的時候,城邦就產生了。這個城邦由一些操著*必要的技藝的人組成:農夫、建造房屋的人、織工、鞋匠、照料身體的人,各因其本性不同而從事一項*適合他的專門工作,通過交換互通有無。 這個城邦也會擴充,農夫需要農具去生產,織工需要皮毛做原料,城邦中會有木匠、銅匠等手工業者和牧養牛羊的人;分工和交易也會擴展到別的城邦,這樣就不光有在城邦內的市場上專司交易的坐商(這是阿德曼托斯*感興趣的職業),還會有專司進出口的行商。為了交換的便利,貨幣也產生了。另外再加上出賣勞力掙工資的雇工,這個城邦就完備了。 這個城邦里有正義和非正義的問題嗎?阿德曼托斯說,正義產生于這些人的相互需要之中,也就是產生于交易之中,這讓我們想起第1卷中克法洛斯的正義定義:正義就是欠債還錢。蘇格拉底描述的這個城邦的生活細節也暗暗指向克法洛斯。克法洛斯出場的時候頭戴花冠剛剛獻完祭,坐在一個有墊子的椅子上,(328c)而這個城邦里人們也是坐在草墊子上吃喝,頭戴花冠,唱著頌神的歌曲。(372b) 蘇格拉底和阿德曼托斯在言語中建造的這個城邦澄清了克法洛斯正義觀的前提:只有在一個建立在必要欲望基礎上的健康的城邦,才可能奉行這樣一種正義觀:正義就是欠債還錢,講真話。但克法洛斯這個武器商人并不能真正生活在這個城邦里。因為這個城邦不會面臨戰爭,當然也不需要武器。 這個城邦也許適合于阿德曼托斯,但卻不適合格勞孔。格勞孔并不滿足生活在這樣一個“豬的城邦”。格勞孔要的生活需要一些調味品,而調味品是使肉變得更有滋味的東西(“豬的城邦”里無肉可吃,也沒有豬)。格勞孔要求建立一個奢侈的城邦,以滿足一些非必要的欲望,健康的城邦里的人們席地而坐,吃飯也沒有餐桌,而一個奢侈的城邦里人們是需要臥榻和餐桌的。這樣便不可避免地把妓女、獵人、模仿者、詩人及其助手、仆人、教師、奶媽、理發師、廚師、屠夫、牧豬,等等都引入城邦。享樂引起疾病,需要醫生;享樂也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來耕種和放牧,需要到別的城邦去搶,這就引起了城邦與城邦之間的戰爭,而戰爭則產生了對武士的需要。按照在*初的城邦里就定下的規則,每個人因其本性不同只能從事一項*適合他的工作,武士由精通戰爭技藝的專人擔任,而不是由民眾兼任武士。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