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增材制造與3D打印技術及應用(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機械類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8511
- 條形碼:9787302588511 ; 978-7-302-58851-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增材制造與3D打印技術及應用(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機械類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本書特色
本書緊跟增材制造技術發展趨勢,充分吸納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成果,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并根據全國上百所用書學校的意見和建議,由學校和行業企業的專家學者組成編寫團隊,教材內容豐富,行業特點鮮明,表達方式簡明,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國家級教學名師領銜主編;緊跟技術發展前沿;緊扣生產應用實際,注重技能培養;信息化技術演示原理動畫。
增材制造與3D打印技術及應用(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機械類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內容簡介
增材制造也稱為3D打印,是現代制造技術的革命性發明。本書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構與優化,對增材制造技術進行了更加系統、客觀、全面、翔實的介紹和論述。全書共分11章,分別介紹了增材制造技術的基本問題;增材制造的前處理;光敏材料選擇性固化增材制造;粉末材料選擇性燒結增材制造;絲狀材料選擇性熔覆增材制造;薄型材料分層切割增材制造;其他增材制造技術及技術選用;金屬材料的增材制造;增材制造的后處理及精度檢測;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本科和高職高專機械、機電、汽車、材料成形及控制、管理工程、計算機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本書封面貼有清華大學出版社防偽標簽,無標簽者不得銷售。
增材制造與3D打印技術及應用(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機械類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目錄
目錄
第1章概述1
1.1增材制造技術2
1.1.1增材制造技術的原理2
1.1.2增材制造與傳統制造方法的區別3
1.1.3增材制造與傳統制造方法的關系3
1.2增材制造主要技術方法與使用材料4
1.2.1增材制造主要技術方法4
1.2.2增材制造技術使用的材料4
1.3增材制造過程6
1.4增材制造技術的作用7
思考與練習9
第2章增材制造的前處理10
2.1三維模型構建的方法10
2.1.1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構建三維模型11
2.1.2利用反求工程構建三維模型12
2.2三維模型的STL格式化18
2.2.1STL格式文件的規則20
2.2.2STL格式文件的錯誤和糾錯軟件21
2.3三維模型的切片處理24
2.3.1成形方向的選擇24
2.3.2增材制造中的主要切片方式25
思考與練習27
第3章光敏材料選擇性固化增材制造28
3.1SLA增材制造的原理和分類28
3.1.1SLA增材制造原理29
3.1.2SLA增材制造的分類30
3.2SLA增材制造的基本過程及支撐結構30
3.2.1SLA增材制造的基本過程30
3.2.2SLA增材制造的支撐結構32
3.3SLA增材制造的材料及選擇33
3.3.1對SLA增材制造材料的要求34
3.3.2SLA增材制造材料的分類34
3.3.3SLA增材制造材料的選擇35
3.4SLA增材制造的優點與缺點36
3.4.1SLA增材制造的優點36
3.4.2SLA增材制造的缺點36
3.5典型SLA增材制造設備簡介37
思考與練習38
第4章粉末材料選擇性燒結增材制造40
4.1SLS增材制造的原理與影響因素40
4.1.1SLS增材制造成形原理40
4.1.2SLS增材制造燒結機理41
4.1.3SLS增材制造的激光掃描系統42
4.1.4SLS增材制造工藝參數的影響42
4.2SLS增材制造的成形過程43
4.2.1SLS增材制造的燒結43
4.2.2燒結件的后處理44
4.3SLS增材制造的材料及其選擇45
4.3.1SLS增材制造對材料性能的要求45
4.3.2SLS增材制造材料的種類46
4.4SLS增材制造的優缺點46
思考與練習47
第5章絲狀材料選擇性熔覆增材制造48
5.1FDM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和成形過程48
5.1.1FDM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48
5.1.2FDM增材制造的成形過程49
5.1.3FDM增材制造裝備構成49
5.2FDM增材制造的材料及選擇50
5.2.1FDM增材制造對成形材料的要求51
5.2.2FDM增材制造對支撐材料的要求51
5.3FDM增材制造的優點與缺點52
5.4FDM增材制造常用控制軟件52
5.5典型FDM增材制造裝備簡介53
思考與練習55
第6章薄型材料分層切割增材制造56
6.1LOM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56
6.2LOM增材制造的工藝參數和后處理58
6.2.1LOM增材制造的工藝參數58
6.2.2LOM增材制造的后處理59
6.2.3易于去除廢料的LOM增材制造工藝59
6.3LOM增材制造的材料及選擇60
6.3.1紙的性能60
6.3.2熱熔膠60
6.3.3涂布工藝61
6.3.4KINERGY公司的紙基卷材61
6.4LOM增材制造的優點與缺點62
思考與練習62
第7章其他增材制造技術及技術選用63
7.1其他增材制造技術63
7.1.1DLP光固化技術63
7.1.23DP打印技術66
7.1.3掩膜光刻成形技術68
7.1.4彈道微粒制造技術68
7.1.5三維焊接成形技術68
7.1.6數碼累積成形技術69
7.2主要增材制造技術的比較與選用69
7.2.1主要增材制造技術的比較69
7.2.2主要增材制造技術的選用原則73
思考與練習75
第8章金屬材料的增材制造76
8.1金屬材料增材制造的發展歷程77
8.2選區激光熔化制造技術78
8.2.1SLM的成形原理78
8.2.2SLM的成形工藝79
8.2.3SLM的成形特點81
8.2.4SLM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82
8.3激光立體成形制造技術82
8.3.1LSF的成形原理82
8.3.2LSF技術的成形工藝82
8.3.3LSF的主要特點83
8.3.4LSF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84
8.4電子束選區熔化制造技術84
8.4.1EBSM成形的原理85
8.4.2EBSM成形工藝85
8.4.3EBSM成形特點86
8.4.4EBSM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86
8.5電子束熔絲沉積制造技術87
8.5.1EBF的成形原理87
8.5.2EBF的成形特點88
8.5.3EBF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88
8.6復合增材制造技術89
思考與練習90
第9章增材制造的后處理及精度檢測91
9.1增材制造的后處理91
9.1.1非金屬聚合物類材料的后處理92
9.1.2金屬合金類材料的后處理95
9.2增材制造制件的精度檢測98
9.2.1增材制造制件的精度98
9.2.2增材制造制件的檢測技術105
思考與練習107
第10章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108
10.1在模具領域的應用110
10.1.1硅橡膠快速制模111
10.1.2金屬電弧噴涂快速制模119
10.1.3金屬樹脂快速制模124
10.1.4等離子噴涂快速制模128
10.1.5鑄造模的快速鑄造技術130
10.2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132
10.3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134
10.4在藝術設計領域的應用137
10.4.1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138
10.4.2在雕刻創作中的應用139
10.4.3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139
10.4.4在影視產業中的應用141
10.5在教育行業中的應用141
10.6在其他領域的應用142
思考與練習145
第11章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146
11.1增材制造技術發展歷史146
11.1.1國外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歷史146
11.1.2國內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歷史149
11.2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現狀150
11.2.13D打印論文信息分析150
11.2.23D打印產業專利信息分析152
11.3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瓶頸154
11.3.1生產成本過高154
11.3.2可選用的材料有限155
11.3.3工藝及裝備尚不成熟156
11.3.4數據庫、標準/認證體系缺乏157
11.3.5商業推廣障礙157
11.4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原則與發展目標158
11.4.1發展原則158
11.4.2發展目標159
11.5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方向159
11.5.1著力突破增材制造專用材料159
11.5.2加快提升增材制造工藝技術水平160
11.5.3加速發展增材制造裝備及核心器件160
11.5.4建立和完善產業標準體系160
11.5.5大力推進應用示范161
11.6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161
思考與練習162
附錄教材中英文縮寫對照及注釋163
參考文獻165
增材制造與3D打印技術及應用(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機械類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作者簡介
楊占堯,男,1965年生,河南省原陽縣人。國j級教學名師、河南省優秀專家、國j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主持人、國j級精品課程主持人,國j級精品教材主編,連續三屆河南省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主持人。1996年被評為高級工程師,2015年被評為二級教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