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肌電圖與神經肌肉疾病:從臨床到電生理學(翻譯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18006
- 條形碼:9787117318006 ; 978-7-117-3180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肌電圖與神經肌肉疾病:從臨床到電生理學(翻譯版) 本書特色
★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檢查被公認為是臨床檢查的延伸,如果不知道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就無法正確地規劃、操作和解釋這些檢查。 ★本書將肌電圖檢查與患者的癥狀體征相結合,圖文并茂、簡潔清晰地描述了肌電圖的檢查過程和對應的神經肌肉臨床應用解剖,將電生理技術與臨床診治緊密結合呈現給讀者。 ★內容豐富翔實,五百多幅彩圖,涉及神經肌肉解剖、各種檢查波形、神經的刺激和記錄點、肌肉的針極插入點等。每塊檢測肌肉除了配有插入點位置圖之外還有此處的橫截面解剖圖,有助于操作者準確插入肌肉并避開相鄰神經和血管,大大提高檢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適用于操作和解釋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的醫師,以及使用這些電診斷結果來評估周圍神經病患者的醫師。
肌電圖與神經肌肉疾病:從臨床到電生理學(翻譯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為操作和解釋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的醫師,以及使用這些電診斷結果來評估周圍神經病患者的醫師而作。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檢查被認可為是臨床檢查的延伸。如果不知道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就無法正確地規劃、操作和解釋這些檢查。本書分為八篇。篇包含兩章,一是肌電圖室的實用檢查方法總覽;二是回顧了每位肌電圖檢查者都應掌握的基礎的解剖與神經生理學知識。第二篇討論了神經傳導檢查(包括運動、感覺和混合神經檢查),以及晚反應、瞬目反射和重復神經刺激檢查的基礎知識。第三篇對重要的技術因素和偽跡,以及異位神經支配進行了討論。第四篇則討論了很常用神經傳導檢查的操作細節。第五篇為針肌電圖。在針肌電圖檢查方法總覽之后,又對延髓支配肌肉和上下肢肌肉的解剖進行了詳細回顧。這部分的很后兩章為針肌電圖的具體檢查方法,包括自發電位的評估和運動單位動作電位的分析。第六篇是本書的核心所在:臨床和電生理學的相關性。第七篇為特殊臨床環境下的肌電圖檢查,第八篇包括電診斷檢查的電學和電子學基礎知識,以及電診斷檢查的潛在風險和并發癥。
肌電圖與神經肌肉疾病:從臨床到電生理學(翻譯版) 目錄
**篇 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方略/1
1 神經傳導檢查與肌電圖方案 /1
2 解剖學與神經生理學 /8
第二篇 神經傳導檢查基礎/19
3 神經傳導檢查基礎 /19
4 晚反應 /36
5 瞬目反射 /47
6 重復神經刺激 /51
第三篇 錯誤來源:解剖異位、偽差、技術因素和統計學/60
7 異位神經支配 /60
8 偽差與技術因素 /69
9 電診斷檢查統計學基礎 /88
第四篇 神經傳導檢查詳述/95
10 常規上肢神經、面神經和膈神經傳導技術 /95
11 常規下肢神經傳導技術 / 113
第五篇 肌電圖基礎/123
12 針肌電圖基礎概述 /123
13 針肌電圖解剖學 /127
14 肌電圖基礎:自發活動分析 /.212
15 肌電圖基礎:運動單位動作電位分析 /.226
第六篇 臨床與電生理學的關聯/240
16 臨床與電生理學的關聯:概述與常見模式 /240
**部分 常見的單神經病 /258
17 腕部正中神經病 /258
18 近端正中神經病 /279
19 肘部尺神經病 /287
20 腕部尺神經病 /306
21 橈神經病 /318
22 腓總神經病 /332
23 股神經病 /342
24 跗管綜合征 /349
25 面神經病和三叉神經病 /355
第二部分 多發性神經病 /366
26 多發性神經病 /366
第三部分 運動神經元病 /395
27 肌萎縮側索硬化及其變異型 /395
28 不典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409
第四部分 神經根病、神經叢病和近端神經病 /424
29 神經根病 /424
30 臂叢病 /443
31 肩與上臂近端神經病 /461
32 腰骶叢病 /474
33 坐骨神經病 /490
第五部分 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疾病 /500
34 神經肌肉接頭疾病 /500
35 肌病 /519
36 肌強直性肌肉疾病和周期性癱瘓綜合征 /.531
第七篇 特殊臨床情況的肌電圖/550
37 重癥監護室中的電診斷檢查 /550
38 兒科肌電圖 /560
第八篇 電學和儀器設備/567
39 電診斷檢查中的電學基礎 /567
40 電診斷檢查中的電學安全和醫源性并發癥 /580
附錄/590
神經傳導檢查:成人正常值 /.590
神經傳導檢查:兒童正常值 /.594
運動單位時限的正常值 /595
肌電圖與神經肌肉疾病:從臨床到電生理學(翻譯版) 節選
本書的第1 版出版于1997 年,第2 版出版于2005 年。讓我們倍感欣慰的是,我們持續地收到了來自臨床醫師和受訓醫師的廣泛好評。它已經成為學習電診斷檢查和神經肌肉疾病住院醫師和專科培訓醫師重要的學習資源之一。第1 版的目標是編寫一本教科書,以實用和簡明的方式將電診斷檢查與神經肌肉疾病有機地整合起來,并始終貫徹神經傳導檢查與肌電圖是臨床檢查的延伸這條重要原則。在第2 版中,我們增加了肌電圖波形的配套光盤,讀者可以看到和聽到典型肌電圖波形的實例。第2 版還在內容上進行了擴充,增加了幾個新章節,包括兒科肌電圖、ICU 肌電圖、電學和電子學、電診斷的醫源性損害以及肌電圖的統計學。 本書的目的一直都是傳達為基本和重要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大多數并未改變。于是問題再次出現,為什么要寫第3 版?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們現在使用iPad 和其他類似的設備閱讀了大量的神經病學期刊和越來越多的書籍。我們現在也使用這些設備連接我們的電子病歷,查閱藥品信息和大量的醫學信息。因此,第3 版推出紙質版和完整的電子版都是有意義的。盡管許多人很難想象以電子媒體替代紙質圖書,但無疑世界正在向此發展,而我們的學生、住院醫師以及專科培訓醫師正是先行者。 其次,第3 版的寫作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以回顧自2005 年以來與本書所有主題(特別是那些涉及臨床疾病的章節)相關的醫學文獻。第2 版出版之后,在遺傳學、病理生理學與治療方面,人們對許多神經肌肉疾病的理解都有了顯著進展,這些內容都包含在了第3 版中。此外,第3 版還包括了一些對電診斷技術的改良和對其他新技術的描述。 再次,得益于出版業的進步,我們極大地提升了圖片的質量,并給其中很多圖片增添了色彩,現在大部分照片都是彩色的。我們相信“一圖勝千字”,因此增加了超過100 幅新的圖片和照片,原有的舊圖也已更新。此外,第3 版主要的進步是為針肌電圖檢查添加了肌肉的橫斷面解剖圖。想真正掌握針肌電圖,就應學會三維思維—不僅要考慮肌肉在哪里,還要考慮其鄰近的肌肉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附近有哪些需要避開的重要血管和神經。為此,我們在Eycleshymer 和Schoemaker 于1911 年出版的經典的橫斷面解剖圖基礎上進行了修改。掃描每一張圖并將它們朝向適于肌電圖檢查的位置。把肌肉以紅色標記,所有主要的神經、靜脈、動脈和肌腱也以不同顏色標記。后,我們將一張實物大小的常規肌電圖針的圖片以正確的方向放置于圖中。因此,現在每一塊用于針肌電圖檢查的肌肉都配有一張顯示正確進針點的照片,以及與進針點相關的該位置橫斷面解剖圖。 與第1 版和第2 版一樣,本書是為了向電診斷檢查的從業醫師或受訓醫師提供一項學習資源。從我們二十多年教學的角度來看,處于畢業后醫學繼續教育階段、住院醫師階段,或是專科培訓階段的醫師,如果充分掌握了本書的基本要素,就具備了完全理解和解釋電診斷檢查所需的信息和基本概念。本書提供了大量關于檢查操作的信息,但它們不能替代在指導下的實踐經驗。為了能讓肌電圖波形的識別和解釋能更加易于掌握,我們在網站上發布了在線視頻。 本書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用易于理解并符合邏輯的方式來呈現內容。我們時常告訴學生,只有結合解剖學、生理學以及神經系統定位診斷等知識,電診斷檢查才有意義。我們希望讀者能運用本書所包含的信息,坐在患者面前,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然后采用恰當的電診斷檢查,終完成診斷。 DCP BES
肌電圖與神經肌肉疾病:從臨床到電生理學(翻譯版) 作者簡介
★朱冬青,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黎鳴,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肌電圖室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朱愈,著名神經電生理學家,美國上州大學醫院康復科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客座教授。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