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時代楷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710434
- 條形碼:9787514710434 ; 978-7-5147-10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代楷模 本書特色
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于1939年3月以14名紅軍骨干為基礎在河北省雄縣組建,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洗禮,參加戰役戰斗161次,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本書收錄了人民日報、新華社及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報道評論、視頻節目,通過圖文并茂、鏈接網絡媒體的方式,多側面地呈現了“硬骨頭六連”的崇高形象。
時代楷模 內容簡介
1939年3月,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以14名紅軍骨干為基礎在河北省雄縣組建,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洗禮,參加戰役戰斗161次,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 20世紀80年代,六連從“騾馬化步兵”改編為“摩托化步兵”。90年代又改編為“兩棲機械化步兵”。進入新時代,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強軍思想,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建連育人,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發揚光大“硬骨頭精神”,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1964年1月,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解放軍某部六連“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1985年6月,中央軍委授予該連隊“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202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給六連回信,給予他們勉勵和新春祝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時代楷模”稱號。
時代楷模 目錄
報道·視角
鋼鐵連隊這樣煉成
習主席點贊過的連隊!“硬骨頭六連”
為什么那么硬?
“硬骨頭六連”:戰歌飛揚迎新春
“硬骨頭”的硬功夫——“硬骨頭六連”戰斗力建設紀實
戰旗獵獵鑄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過硬連隊紀實
“硬骨頭六連”:做新時代“硬骨頭”傳人
硬骨勇立改革潮頭,鍛造未來制勝刀鋒
鍛造鐵血硬骨,爭當新時代英雄
“硬骨頭六連”:矢志打贏練精兵
“硬骨頭六連”:戰斗堡壘黨旗紅
“硬骨頭”硬在哪兒——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建設過硬連隊紀實(上)
實力是*硬的名片——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建設過硬連隊紀實(中)
英雄連隊新傳人——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建設過硬連隊紀實(下)
“硬骨頭戰士”心向黨
戰旗,永不褪色——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發揚“硬骨頭精神”紀實
素質硬作風硬思想硬——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矢志打贏、建設過硬連隊紀實
“硬骨頭六連”闊步新征程——第74集團軍某旅六連建設過硬連隊紀實
淬硬骨磨戰刀守信仰鑄忠魂
“硬”字戰旗別樣紅——探尋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的“硬骨密碼”
“硬骨頭六連”:尖刀淬火更鋒利
輿論·反響
牢記強軍目標錘煉過硬本領
賡續紅色基因矢志強軍打贏——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先進事跡在全軍部隊引起熱烈反響
學習英雄連隊永遠對黨忠誠
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硬骨頭六連”獲評“時代楷模”引發熱烈反響
評論·觀點
強軍需要“硬骨頭精神”
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
致敬!這些“硬骨頭”的兵
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
文學·故事
傳承發揚“硬骨頭精神”的英雄連隊
時刻準備去戰斗
硬骨男兒再出發
強軍沃土培育造就新時代“硬骨頭”
勝戰先鋒時代脊梁
視頻·鏈接
中央宣傳部授予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時代楷模”稱號
時代楷模 節選
鋼鐵連隊這樣煉成 ◎李龍伊 這是一支英雄連隊,誕生于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以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享譽全軍。 1964年1月,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解放軍某部六連“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1985年6月,中央軍委授予該連隊“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80多年來,六連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轉戰南北、功勛卓著,打出了“硬骨雄風”的赫赫威名。 202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建功新時代,逐夢新征程。 如今,六連官兵依舊保持著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持到底的后勁“三股勁”,和戰備思想過硬、戰斗作風過硬、軍事技術過硬、軍政紀律過硬“四過硬”,在新時代的強軍之路上拼搏奮斗。“三股勁”和“四過硬”構成的“硬骨頭精神”,也成為六連官兵矢志強軍、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的精神之源。 傳承聽黨話、跟黨走的紅色基因 北大百年講堂內,一名學子關于“青春的顏色”的演講讓聽眾心潮澎湃:“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走出校園的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價值觀?當兵時我就明白一個道理,跟黨走,準沒錯!” 他叫李波,是北京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令聽講者更為關注的,是他的另一個身份——“硬骨頭六連”退伍戰士。李波說,六連是一座思想大熔爐,也是自己人生的另一所大學——官兵們的忠誠和信念,在這里經過淬煉,變得愈發堅定。 目光穿越歷史的烽煙,六連自誕生那天起,血脈里就奔涌著聽黨話、跟黨走的紅色基因。革命戰爭年代,六連在生死考驗中浴血奮戰,將鐵心向黨的信念視為命根子,堅決服從黨的領導。 黨旗所指心所向。走進新時代,六連官兵始終把聽黨指揮作為凝心聚力的傳家寶。 在連史館,一張2017年的照片引人注目:火車站臺上,幾名軍嫂抱著孩子,擦著眼淚揮別身著軍裝的愛人。 講解員介紹,六連的前駐地位于風景秀麗的杭州市區。改革大幕拉開,一聲令下,六連官兵“舍小家、為大家”,踏上南下的列車,移防至嶺南鄉村。不少官兵家屬前往送別,于是有了照片中的感人一幕。 “打起背包就出發,放下背包就訓練,黨讓我們去哪我們就去哪。移防換了環境,不耽誤我們苦練打贏本領。”經歷了移防的八班班長史衍凱說。 堅定的政治信念,源于六連官兵不斷從“硬骨頭精神”中汲取營養。為了了解連史,指導員馮杰任職**天就打背包住進了連史館。白天訓練,晚上徜徉在連史館,一幅幅照片、一行行文字跳進馮杰的眼中,也烙印在他心里。 馮杰深刻感慨:“革命戰爭年代,前輩和先烈們信念堅定,在炮火硝煙中立下赫赫戰功。從戰火硝煙中走來,我們更要傳承鐵心跟黨走的忠誠基因,做聽黨話、跟黨走的‘硬骨頭戰士’!” 歷史是*好的教科書。六連官兵不僅對優良傳統如數家珍,而且個個通曉連史,人人都是連史館解說員。 “新兵下連**天,我就學習了連史。連隊的光輝歷程讓我心潮澎湃,英雄事跡讓我無比感動。‘硬骨頭精神’,那一天就印在我心里。”六連一排排長王剛說。 就這樣,紅色基因在一代代六連官兵心里扎下了根,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信念,深深融入他們的血脈。 磨礪壓倒敵人、不懼一切強敵的英雄氣概 鐵甲滾滾,戰旗獵獵。2019年10月1日,戰旗方隊亮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鋼鐵洪流中,“英雄硬六連”戰旗迎風飄揚。 戰旗美如畫,因為英雄用鮮血染紅了它。六連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洗禮,參加戰役戰斗161次,涌現劉四虎、尹玉芬等一批“特等戰斗英雄”。官兵們對連隊的戰斗英雄如數家珍,每個排、每個班都以這些英雄的名字命名。遇到困難,戰士們想想這些“老班長”當年如何英勇無畏、堅韌不拔,就增強了攻堅克難的勇氣。 歷史證明,威武之師,就要有壓倒敵人、不懼一切強敵的英雄氣概。 連長趙松的微信名叫“奔跑的鋼腕兒”。看到這個名字,記者好奇地詢問理由,趙松爽朗地笑著指了指手腕說:“因為我這兒釘了一枚鋼釘。” 2018年4月,時任副連長的趙松組織官兵訓練。陰雨天,訓練場地比較滑。聚精會神講解的他,手一滑從器械上跌落,左手撐地造成骨折。 醫生根據經驗告訴趙松:“你這個情況,靜養短則半年、多則一兩年才能恢復。”作為一名軍事干部,靜養一兩年,對趙松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于是,他在確保傷情不加重的情況下,根據醫生的指導制訂了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每天堅持單手拉單杠訓練,左手腕以舉啞鈴的方式進行恢復性訓練,不斷增加訓練強度。 趙松告訴記者,計劃再科學,每次訓練完,手腕都像針扎一樣疼,還會腫脹。“想想賀炳炎將軍鋸臂,這樣的傷不算啥。”他說。 后來,旅里進行“特三級”體能考核,為了給戰士們作個表率,趙松帶著傷參加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