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孩子一讀就懂的天文地理(全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00192
- 條形碼:9787576300192 ; 978-7-5763-0019-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一讀就懂的天文地理(全3冊) 本書特色
1.給孩子的趣味科普書,世界有名趣味科普作家經典作品。 2.一套讀起來像小說一樣的化學書,讓孩子用科學家的思維思考這個世界。 3.用孩子的語言將看似深奧難懂的化學知識化成簡單、易懂的科普式小文。 4.讓晦澀難懂的科學變得生動有趣。
孩子一讀就懂的天文地理(全3冊) 內容簡介
《天文學》 俄國著名科普作家別萊利曼的經典趣味科學作品。作者在書中用生動風趣、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天文學知識,包括地球的形態和運動,月球、行星、恒星的有趣現象和運行規律,萬有引力在宇宙星體間的作用等等。通過這本書,小讀者能很快了解我們周圍的“大環境”,知道我們腳下的地球是什么樣的,天空中的太陽、月亮、行星都是什么形態,如何運動。 《礦物學》 地球化學創立者費爾斯曼的杰作。拿起這本書,讀者就加入了一場漫長的探索、發現之旅——跟隨著作者步伐和想象去周游世界,去探索未知,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和溫暖的印度間奔波,找出各地不同的礦物特產,甚至還可以將目光投到奇異的微觀世界、深不見底的地下世界,去揭開那些人們罕知的秘密。 《地理大發現》 人類是怎樣探索世界的?英國作家雅各布斯給出了*好的回答。在他的這本地理科普書中,翔實而又詳細地介紹了人類探索世界,揭開世界神秘面紗的整個過程。小讀者能在書中了解古人的地理觀念,了解中世紀以前,人類為探索世界作出的努力和犧牲;還可以讀到哥倫布、麥哲倫的故事。
孩子一讀就懂的天文地理(全3冊) 目錄
《天文學》
地球、地球的形態和運動 001
月球及其運動 051
行星 099
恒星 137
萬有引力 177
《礦物學》
在大自然和城市中的石頭 001
沒有生命的自然界是如何構成的 053
石頭的歷史 069
寶石和技術上應用 087
石頭世界里的另類 101
為人類服務的石頭 135
給小小“礦物收藏家”們的建議 179
科學詞匯和專業名詞注釋 201
《天文地理》
古人眼中的世界 001
古代世界征服活動的擴張 011
黑暗時代的地理學 019
中世界的探險旅行 029
旅途與貿易 035
從西面前往印度 043
從東面前往印度 053
從北面前往印度 065
美洲的瓜分 073
澳大利亞與南太平洋 083
非洲的勘探與分區 091
波蘭人-富蘭克林-羅斯-諾登斯基爾德-南森 101
地理大發現紀事表 112
孩子一讀就懂的天文地理(全3冊) 節選
關于“地理大發現的故事”的故事 世界的面紗是如何被揭開的呢?比如說,“蝸居”在地中海周圍的那伙人怎樣掌握世代相傳的知識技術,又是如何*終弄明白地球各部位的容貌的呢?據我們所知,在歐洲人悶聲累積知識的五六千年里,地球上的每一個部分都已經有人類居住了。而且,這期間各地域的人們都在擴展著對自己所棲居世界的認識:堪察加人進一步認識了流鬼國的全貌;格陵蘭人加深了對格陵蘭島的了解;北美洲印第安部落的人們,不管如何,也認識了他們所流浪生存的北美地域,而這是在我們所說的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很久以前。 這些土著居民不僅了解他們自己的國度,還能在地圖上超級精準地標記與描述它。科爾特斯拿著一張地方部落酋長繪制的棉布地圖就能在中美洲跋涉1 000英里。一個名叫卡利赫雷的愛斯基摩人3單單憑借自己的知識畫出了史密斯海峽與約克角之間的海岸,而這與海軍地圖相差無幾。塔西提人圖巴亞為探險家庫克繪制了太平洋地圖,該地圖橫跨了45個經度(大約3 000英里),按比例勾勒了那個大洋里主要島嶼的形狀和位置。類似的,幾乎歐洲人的所有地理大發現都得到了當地導游的協助,而這些導游非常熟悉他們世代生活的國度。 因此,我要給大家講述的地理大發現的故事,其實是指地中海周圍的文明發現世界其他部分的歷史。這個故事有兩大段——舊地理世界的發現和新地理世界的發現,澳大利亞就屬于新地理世界。盡管我們講的是地理大發現的故事,但其實說的還是部落或族群的故事。到現在,人們已經揭秘了很多地域或大陸的故事,還認識了棲居在這些大陸的人。有人認為,地理大發現的故事要從庫克船長說起,因為他成為航海家的目的就是單純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在他之前,人們想要認識其他地域,為的是征服或者貿易——他們想著征服,因為他們想進行貿易。 在我們自己(作者的)這個時代,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征服、貿易這三個目的或意圖并駕齊驅,其結果就是歐洲人瓜分了非洲——這可能是19世紀后半期*有名的歷史故事了。史佩克與伯頓、利文斯通與史丹利,他們喜愛探險,癡迷未知世界,調查研究了非洲的內陸;隨后極具特色的貿易公司也參與進來;*終這些貿易公司背后的所屬國打著對公司負責的旗號,將貿易公司的土地據為己有,并建立了所謂的“文明世界”。之后的短短40年里,非洲地圖上幾乎一片空白的內陸地區,全都在探索之后被詳盡地填滿了。歐洲人懷著征服、貿易的目的或好奇心在這些年里對非洲幾乎不間斷地進行著各種“研究”,甚至可以說1680年的歐洲人比1850年更了解非洲。 可見,在*初階段,地理大發現的歷史故事主要就是各種各樣的征服。你可能會問:“誰*早在征服欲望的驅使下去認識新世界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去查閱一下廣為人知的*早期的地理作品——《創世紀》的第十章。看看羅馬帝國征服以色列時,他們是怎么發現更大的世界的;那時,所有的道路都通向羅馬,或者從羅馬輻射出去,把羅馬當成我們尋找答案的出發點不會有任何爭議。其實,羅馬也只是繼承了先前帝國的遺產,宣揚地理大發現,而真正的功勞應該記在之前征服各地的那些偉大民族身上。
孩子一讀就懂的天文地理(全3冊) 作者簡介
天文學》 (俄)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1882—1942) 俄國科普作家,他一生致力于教學和科學寫作,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一生共完成了105本著作,這些著作大部分都是科普讀物,有些已經被再版幾十次。這些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出版發行,其趣味科學系列被譯為十幾種語言,銷量超過2000萬冊,是世界公認的科普名著。1959年,人們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月球上的環形山,以此來紀念這位人類的科普大師。 薛雙(譯者) 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系畢業,畢業后赴哈薩克斯坦國立歐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交流。曾于環球網俄語頻道實習,畢業后長期駐外。擅長科普類作品翻譯,語言溫暖有趣。主要作品有《愛麗絲漫游科學世界》《幽默說服》等。 《礦物學》 (蘇)亞歷山大·葉夫根尼耶維奇·費爾斯曼(1883—1945) 費爾斯曼生于圣彼德堡。這位科學家自幼喜歡有關石頭的科學。中學畢業后就讀于莫斯科大學。在大學未畢業前即發表了5篇關于結晶學、化學和礦物學的論文,并榮獲礦物學會安齊波夫金質獎章。 費爾斯曼是一位才華橫溢、知識淵博、思想敏銳、成就卓著的學者,是地球化學奠基人,杰出的礦物學家、地理學家,也是位出類拔萃的科普作家,被人們稱為“石頭的詩人”。西方科學家稱他為“偉大的俄羅斯地質學家們中偉大的一個。” 劉尚(譯者) 曾就讀于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畢業后留烏克蘭工作數年,在一家中資企業擔任翻譯并協助管理。歸國后雖忙于瑣事,但仍以極大興趣進行翻譯工作,并參與多本俄語圖書的翻譯工作,尤其對少兒科普圖書有濃厚的興趣。 《地理大發現》 (英)約瑟夫·雅各布斯(1854—1916) 約瑟夫·雅各布斯,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學者兼童書作家,他出生于澳大利亞悉尼,后移居英格蘭,就讀于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他對人類學興趣深厚,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成為英格蘭民俗學會的重要成員。 在人類學學習過程中,他開始關注兒童教育,并致力于童書的創作。他曾用十年時間,收集英國民間童話,編撰成《英國童話》一書,在世界上影響頗大。《地理大發現的故事》(本套圖書中為《趣味地理大發現》)也是他最為成功的創作之一,無數英國兒童就是通過這本書,初步了解世界的。 王鶴(譯者) 自由譯者,英語專業八級。以高水平翻譯過多部作品,包括《最智慧的高爾夫球手》《公開賽》《野營生存指導全書》等圖書。對科普領域也比較熟悉,參與過多本科普圖書、以及多篇科普文章的翻譯,受到甲方的認可。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