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1097
- 條形碼:9787576021097 ; 978-7-5760-210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 本書特色
《古典學研究》輯刊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古典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致力于研究、解讀古典文明傳世經典,旨在建立漢語學界的古典學學術園地,促進漢語學界對中西方經典和其他傳統經典的再認識。本刊立足于中國文明的現代處境,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視角出發,力求貫通文學、哲學、史學和古典語文學,從具體文本入手,研究、疏解、詮釋西方、希伯來和阿拉伯等古典文明傳世經典。第八輯《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收錄專題文章4篇:陳斯一指出,《安提戈涅》中的“自然—習俗”張力,不僅存在于家庭倫理與城邦倫理之間,更存在于個體自然力量與共同體習俗規范之間;顏荻分析了歐里庇德斯《伊翁》中的公民身份問題所掩藏的雅典的危機與出路;龍卓婷解析了埃斯庫羅斯《和善女神》中的宗法正義與城邦正義;萊因哈特對《和善女神》作了細致的文本解讀和結構分析。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 內容簡介
第八輯《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收錄專題文章4篇:陳斯一指出,《安提戈涅》中的“自然—習俗”張力,不僅存在于家庭倫理與城邦倫理之間,更存在于個體自然力量與共同體習俗規范之間;顏荻分析了歐里庇德斯《伊翁》中的公民身份問題所掩藏的雅典的危機與出路;龍卓婷解析了埃斯庫羅斯《和善》中的宗法正義與城邦正義;萊因哈特對《和善》作了細致的文本解讀和結構分析。論文部分,何祥迪圍繞海倫形象分析了荷馬史詩中的倫理觀念;吳明波通過奧德修斯講述的克里特故事,探究了奧德修斯的正義觀及自我認知;蔡丹君分析了北魏后期鄉里私學興盛的文化背景及其影響;李智星重新審視了劉勰的宗經論及其對訛濫侈艷文學的批判。書評部分,馮慶圍繞拜澤爾《浪漫的律令》對德意志浪漫派的“哲學闡釋”,指出浪漫派對柏拉圖主義的現代偏離多于繼承;鄭漫介紹了埃德尼《地圖學》對源于現代西方的作為單一范式的地圖學的批判。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 目錄
專題: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陳斯一 策劃)
《安提戈涅》中的自然與習俗 陳斯一
歐里庇得斯《伊翁》中的公民身份問題 顏 荻
宗法正義與城邦正義 龍卓婷
《和善女神》中的法權問題 萊因哈特
論文
海倫的罪與罰 何祥迪
修辭、自我與正義 吳明波
鄉里私學與北魏后期文化格局的形成 蔡丹君
在經學與文學之間 李智星
書評
德意志浪漫派是“柏拉圖主義者”嗎? 馮 慶
評埃德尼《地圖學:典范及其歷史》 鄭 漫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 節選
《安提戈涅》中的自然與習俗 陳斯一 (北京大學哲學系 外國哲學研究所) 摘要:古希臘倫理思想的核心問題——自然與習俗的沖突,為《安提戈涅》的傳統解讀提供了重要的觀念框架:亞里士多德認為安提戈涅捍衛了“自然正義”,而黑格爾認為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分別代表家庭倫理和城邦倫理的根本原則。本文認為,雖然自然和習俗的沖突是理解《安提戈涅》的準確出發點,但是傳統解讀將安提戈涅和克瑞翁分別視作自然和習俗的代表、家庭倫理和城邦倫理的化身,則是不夠準確的。通過細致分析《安提戈涅》劇本的前四部分(從開場到**合唱歌),本文提出,在這部肅劇中,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人格特質都體現出古希臘詩歌傳統中英雄式的自然強力,而這種人格力量與他們各自捍衛的共同體規范(家庭倫理和城邦倫理)之間形成強烈的張力。在劇情中,這種內在于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張力外化為安提戈涅與伊思梅娜的張力、克瑞翁與歌隊的張力,而這種超群個人與共同體秩序之間的張力才是“自然-習俗”問題在《安提戈涅》中的真正體現。 歐里庇德斯《伊翁》中的公民身份問題 顏荻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摘要:歐里庇得斯的《伊翁》是被學界低估的一部肅劇作品。一方面,由于本劇情節過于復雜,讀者往往不容易把握整部肅劇的敘事意圖;另一方面,由于戲劇的結局充滿了諧劇色彩,其肅劇性容易遭到質疑,因此《伊翁》幾乎沒有在“肅劇”的核心文本中出現過,而被許多現代學者視為歐里庇得斯較為邊緣性的作品。本文將要重新審視《伊翁》一劇的文本意義。本文認為,《伊翁》的情節并非拖沓,而是融貫地處理了一個對于雅典城邦而言十分重要的主題:公民身份的確立問題。在這一主題下,《伊翁》所設置的結局并不缺乏悲劇性色彩,反而,歐里庇得斯以其典型的反諷手筆向觀眾顯明,恰恰是在那個看似完滿的結局中隱藏著*為黑暗的人間悲劇。 宗法正義與城邦正義 ——埃斯庫羅斯《和善女神》中的**場論辯 龍卓婷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摘要:希臘肅劇通過agōn[競賽、爭辯]展現人的觀點與沖突、責任與義務,以及人在秩序中的恰當位置。埃斯庫羅斯《和善女神》中核心、正式的場景突出地體現了這種agōn。通過細致疏解《和善女神》中復仇女神與阿波羅的**場論辯(**進場歌,**場),本文提出,以復仇女神為代表的古老神祇與以阿波羅為代表的奧林波斯新神之間的沖突與張力,即宗法正義與城邦正義之間的沖突與張力。這場被稱為“**場審判”或“德爾斐審判”的論辯,其主題是血緣神圣性與婚姻神圣性的爭論,通過這一爭論,男性與女性、傳統與變革、婚姻與血緣、新舊秩序之間的沖突,以及在這種沖突之中所包含的暴力、激情與毀滅已經達到高潮。通過一種頗具民主文化特征的形式——agōn,埃斯庫羅斯將宗法正義與城邦正義的沖突與張力以一種戲劇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埃斯庫羅斯與他同時代的思想家一樣,具有沃格林所說的同樣的柏拉圖處境:深歷無序之經驗,去追問真正的秩序。 海倫的罪與罰 ——論荷馬史詩中的倫理觀念 何祥迪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古典學中心) 摘要:古希臘詩文中的海倫形象源于東方神話,她從女神降格為女英雄;而荷馬則進一步改寫了海倫的女英雄形象。海倫具有追求美、榮譽和不朽的愛欲,卻在無休止的追求過程中犯下三宗罪行:背叛丈夫、損害城邦和自我沉淪。在荷馬史詩里面,海倫的過失被理解為人性的普遍限度,其罪行通過海倫的懺悔得到化解,但其懲罰以更沉重的方式落在全人類的肩膀上。 修辭、自我與正義 ——《奧德賽》克里特故事中的奧德修斯 吳明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摘要:奧德修斯在回鄉之后,分別以不同的克里特身份,向牧羊人、牧豬奴、妻子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形成了特別的克里特故事組合。克里特故事是他恢復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個克里特故事之間既有相同又有顯著差異;不同版本的克里特故事給對話者呈現出不同的奧德修斯形象;同時,克里特故事又顯露出講述者奧德修斯自己的形象。奧德修斯通過敘述克里特故事,為自己恢復真實的身份鋪平了道路,并且呈現出他對 “正義”的理解以及對自我的認識。 鄉里私學與北魏后期文化格局的形成 蔡丹君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摘要:“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是《魏書》對北魏末年文壇的評價,這句話從側面反映了北魏后期文學風氣復蘇,文學發展走出崔浩案之后長達數十年的低谷期。究其根本原因,北魏后期文學、文化力量的發展壯大乃至文化格局的形成,是以北魏鄉里私學的發展為土壤。而鄉里私學的繁榮,又根本上與北方地區社會內部的機制完善、制度變革深有關系。北魏后期士人大多在鄉里私學有過授業或者受業的經歷,他們在鄉里所接受和形成的經術研究對北魏國家文化命脈影響深遠。青齊地區的鄉里私學發展,對于北魏后期文化發展的地域格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經學與文學之間 ——重讀劉勰辨騷論和宗經論 李智星 (中山大學哲學系) 摘要:劉勰嘗自謂《文心雕龍》以“彌綸群言”為目標,書中遍論經史子集所有的“文”,并未局限在集部范疇。回應所謂“文學自覺”時代的《文心雕龍》固以文章學為出發點,但所面向的則是六朝時期整體文化學術風尚的“普遍性問題”。這也影響到我們對劉勰宗經論及其批判訛濫侈艷文學的重新審視。六朝文學的訛濫侈艷之風并不僅是文學創作上的癥候,實也是當時普遍的文化學術風氣和整個士大夫趣尚的反映,與“斯文”在六朝之世的命運分不開。而以“還宗經誥”重整六朝文學新風,也是端正文教學術風尚的一部分。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 作者簡介
《古典學研究:肅劇中的自然與習俗》由劉小楓主編,賀方嬰擔任執行主編。 朱煜,高級教師,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名師巡講團特邀講師。曾獲全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特等獎。出版專著《閱讀,讓教育變好》、《講臺上下的啟蒙》、《教書記》、《讓課堂說話》(三卷)、《趙清遙的作文故事》、《趙清遙的閱讀故事》,主編出版《迷人的閱讀》、《語文新參考》(古詩文卷),編寫出版《古詩全腦學習法》、《小學生朱自清讀本》等,整理出版《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 本輯收錄陳斯一、顏荻、龍卓婷、萊因哈特專題文章4篇,何祥迪、吳明波、蔡丹君、李智星論文4篇,馮慶、鄭漫書評2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