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叢書:“卓”越人生卓仁禧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011598
- 條形碼:9787571011598 ; 978-7-5710-115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叢書:“卓”越人生卓仁禧傳 本書特色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是根據國務院批復,中國科協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集中展現我國老科學家學術脈絡和人生經歷的人物傳記叢書,具有客觀、真實、全面、權威的特點。本書為采集工程叢書中的一部。卓仁禧是我國著名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會士、中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本傳記以歷史發展的自然邏輯及樸素的筆觸,完整反映卓仁禧的成長歷程、科學精神、學術成就、豐富人生,勉力勾勒出其學術成長的過程,努力刻畫與展示一個為了國家科技進步與發展,孜孜以求、兢兢業業、銳意創新的科學家形象。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叢書:“卓”越人生卓仁禧傳 內容簡介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是根據國務院批復,中國科協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集中展現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老科學家的學術脈絡和人生經歷的人物傳記叢書,有助于進一步梳理和豐富新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厘清我國科技界學術傳承脈絡和學術傳統,總結探索我國科技發展規律和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為更好地制定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參考依據。本書為采集工程叢書中的一部。卓仁禧是我國有名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靠前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會士、中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本傳記分為八章,章節按時間延展、以事件布局,章節間按照大小主題漸次敘述。整篇傳記勉力做到事實準確、客觀公允、描述流暢清晰。對有爭議的問題則秉持孤證不立、客觀陳述、不做結論性評價的原則。以歷史發展的自然邏輯及樸素的筆觸,完整反映卓仁禧的成長歷程、科學精神、學術成就、豐富人生,勉力勾勒出其學術成長的過程,努力刻畫與展示一個為了國家科技進步與發展,孜孜以求、兢兢業業、銳意創新的科學家形象。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叢書:“卓”越人生卓仁禧傳 目錄
導 言 1
章 “卓”越人家 9
琴島雞山 卓氏老宅 9
鷺島卓氏 一門三杰 10
枝繁葉茂 脈及全球 15
誠勤以立 慈儉故廣 19
鼓浪逐波 歡樂童年 21
第二章 問學之路 24
多元文化熏陶 父母言傳身教 24
瀝風沐雨 多舛求學 27
廈大露營 威信初立 36
臺灣之旅 豁目開襟 38
見證外侮 刻骨銘心 46
第三章 三載四大學 49
逡巡選擇 投考協和 49
小學代課 香港偶行 54
協和求知 改投化學 62
慕赴上海 轉學震旦 67
并入復旦 提前畢業 70
第四章 潛心教研 進修深造 74
分配報到 入職武大 74
執掌教鞭 助教助研 75
得避風潮 南開進修 83
接見 進修結業 90
短暫度假 彌補妻兒 93
第五章 嶄露頭角 致力有機硅研究 95
得遇良師 獲評勞模 成果豐碩 95
遭遇 下放“五七干校”勞動 99
天賜際遇 研發軍用玻璃防霧劑 102
錦上添花 再克磁帶漏碼與閃點難題 107
再接再厲 巧合水晶透亮劑 109
成果小結 出席全國自科規劃會議 114
第六章 廣泛國際交流 實現研究轉型 117
晉升副教授 擔綱武大高分子教研室 117
出訪法國 與法國學者廣泛交流 118
數晤萊恩結友誼 游歷東瀛闊視野 127
耶魯訪學 實現研究轉型 135
第七章 掌舵化學系,建設重點實驗室 141
成長迅速 出任系主任 141
深耕教研 建設生物醫用高分子實驗室 147
成就斐然 當選科學院院士 152
老驥伏櫪 猶爭朝夕 157
第八章 教書育人 完美人生 167
教書育人 琢玉成器 167
慈父摯友 善誘子孫 171
節儉敦厚 樂于助人 175
嚴謹正直 豁達人生 180
結 語 186
學術經歷與主要成果 186
科學貢獻的成因 188
附 錄 192
附錄一:卓仁禧年表 192
附錄二:卓仁禧主要論著目錄 227
附錄三:重要采集成果目錄 241
參考文獻 260
后 記 262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叢書:“卓”越人生卓仁禧傳 節選
**章 “卓”越人家假如,鷺島廈門是東南沿海一尊風光旖旎、文化燦爛的皇冠。那么,榕樹婆娑、山道逶迤、庭院深深、琴聲悠悠的鼓浪嶼,自然是鑲嵌在這尊皇冠上的明珠。在這里,永遠有看不夠的風景、訴不盡的歷史、敘不完的故事。琴島雞山 啦氏老宅于鼓浪嶼上流連,待你追完鼓浪嶼的歷史,品盡黃勝記、蘇小糖、海蠣煎等一眾美食,賞過八卦樓、黃家花園、海天堂構、黃榮遠堂、容谷別墅、林氏府、金瓜樓、番婆樓、楊家園、匯豐銀行公館等一干聞名遐邇的名勝之后,且莫離島而去,再推薦一個去處,或可讓你領略另外一種風景,邂逅別樣的故事。站在日光巖向西北方向望去,不遠處有一塊形同雞啄的巨石,當地人叫它雞母巖,雞母巖所在的小山謂之雞山,上此雞山之路自然被稱之為雞山路。雞山路在鼓浪嶼西北部腹地,與其他繁華處相比,此處地勢較高,略顯荒涼僻靜,是鼓浪嶼一處偏僻所在。但要領略原汁原味的鼓浪嶼歷史與文化,還非得來此走一遭。雞山路,古榕參天,四季蒼綠,緩緩的坡道一如舒緩柔美的弦樂。盤桓其中,偶見阿公含飴弄孫,或阿嬤在屋前晾衣曬物。此外,你可能會驚嘆于沿途三三兩兩的墓地,其中較大的一處叫番仔墳,雞山路也因此被部分驢友稱為禁地。雞山路的寂靜,似乎與今天喧囂的鼓浪嶼很不協調,也讓你驚詫于在游人如織的鼓浪嶼,寂寞可以這么漫無邊際。然而,鼓浪嶼上沒有哪一條路沒有歷史沉淀,沒有哪一幢建筑沒有悠遠的故事,貌似孤寂的雞山路也是胸懷丘壑,散落其間的一座座房屋都曾經繁華。雞山路10號,是著名教育家、藝術家、國畫家張曉寒故居,張老生前自詡其為雞山草堂。雞山路16號,這棟頗具特色的寬大石砌別墅,即是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先生的祖居。雞山路18號,兼具美國風格和閩南特色的安獻樓,是美籍丹麥人安理純牧師于1934年耗盡畢生的積蓄用花崗巖建造而成的,如今是一座格調雅致的養老院。雞山路12號,終于見到它了,草堂坡上一幢依山而建、掩映在栽滿番木瓜樹庭院中的青磚風格別墅,它優雅、寧靜、樸素,顯示著主人的低調(圖1—1)。但是,這幢乍看不太起眼的百年建筑,就是采集小組所追尋及所要介紹的目標。這座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別墅,在鼓浪嶼的喧囂中獨擅漫無邊際的靜謐,體現出當年建筑主人的個性與眼光。它,雖然龐大,但給人以結實厚重之感。錯落的步道、方正的結構、清灰的屋頂、連排的窗戶,一副辦公大樓的模樣,低調、內斂而莊重。它,就是廈門商界奇才卓全成在鼓浪嶼上的宅邸,這部傳記的傳主卓仁禧就是在這里出生并長大的。卓氏家族,家財萬貫,人才輩出。卓氏三兄弟,享譽福建及東南沿海,譜寫著廈門近現代史上的一曲傳奇、幾段佳話。鷺島卓氏 一門三杰卓家祖籍福建南安,世代以手工制作與經營角梳為生,不富不貴、不饑不餓。迨至卓全成祖父一代,合族遷至漳州,繼續以經營角梳為生。1864年(清同治三年)10月,太平軍將領李世賢兵伐漳州,祖父舉家避亂逃離,所積薄產也在戰亂中損失殆盡。未久,祖父去世。太平軍撤離漳州后,卓全成父親卓長福攜家返回漳州。①卓長福返回漳州之初,生活艱難、居無定所,靠給別人打工養家糊口。在積累一些經驗后就自己單干,日常于街肆擺攤設點,經營蘇廣雜貨。經年累月,漸有積累,于而立之年賃屋開店,命名為“同興”雜貨店。后期轉向廈門發展。由于吃苦耐勞、經營有方,日贏薄利,遂在漳州買房置產。卓家在漳州的十余處房產中,*早的幾處就是卓長福從這一時期開始置辦的。②③卓長福妻子叫張懿慕,他們生育了三子一女,長子卓德成、次子卓綿成、三子卓全成,由于卓長福早年生活清苦、度日艱難,只得含淚把唯一的女兒早早地送給別人做了童養媳。卓氏三兄弟,篳路藍縷、艱辛打拼,*終都成就一番不凡的事業,也成就了鼓浪嶼卓氏一門三杰的美談。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叢書:“卓”越人生卓仁禧傳 作者簡介
王艷明,國家檔案局檔案干部教育中心特聘教授,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北省委委員,湖北省檔案局(館)、武漢市檔案局(館)科技專家組成員。曾任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檔案學系系主任。主要從事電子文件管理、聲像檔案管理和檔案事業現代化管理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多個國家文化專項、國家檔案局科技計劃項目,曾出版老科學家資料采集工程《誓言無聲鑄重器:黃旭華傳》。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