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3280727
- 條形碼:9787113280727 ; 978-7-113-28072-7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與實踐 本書特色
本書為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與實踐概述性的教材,以江蘇省現代模具智能制造與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為基礎,以產品全生命周期(PLM)為主線, 以自動化傳送帶、AGV 小車、上下料機械手等物流設施為載體,貫穿產品設計、工藝、制造等階段, 將虛擬技術與加工制造相結合,整合智能制造各類要素,主要包括智能制造綜合產線、虛擬仿真實訓 模塊、工業機器人技術、增材制造技術、微型機床的創新加工、大數據應用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內容, 理念新穎,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本書突出特色,抓住重點,強化應用。圍繞“技術素養 + 管理能力”人才培養目標,以工程應用為 特色,通過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構建應用型職業教育系列教材特色。本書編寫遵循新技術、新工 藝、新規范的發展要求,順應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和特點,縮短學生專業技術技能與生產一線要求的距離, 具有鮮明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特色。
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以江蘇省現代模具智能制造與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為基礎,以產品全生命周期(PLM)為主線,以自動化傳送帶、AGV小車、上下料機械手等物流設施為載體,貫穿產品設計、工藝、制造等階段,將虛擬技術與加工制造相結合,整合智能制造各類要素,主要包括智能制造綜合產線、虛擬仿真實訓模塊、工業機器人技術、增材制造技術、微型機床的創新加工、大數據應用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內容,理念新穎,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本書突出特色,抓住重點,強化應用。圍繞“技術素養+管理能力”人才培養目標,以工程應用為特色,通過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構建應用型職業教育系列教材特色。本書編寫遵循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的發展要求,順應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和特點,縮短學生專業技術技能與生產一線要求的距離,具有鮮明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特色。 本書屬于智能制造科普類教材,適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企業管理、財務管理、金融管理等專業的教材,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跨學科交叉融合水平,提升綜合能力,也可作為智能制造技術人員的參考或培訓用書。
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與實踐 目錄
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與實踐 作者簡介
蔣道霞,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工學博士,教授,智能工程技術學院書記,智能制造綜合實訓中心主任,先后獲得“淮安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19年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主要成員等榮譽稱號。獲淮安市科技進步獎1項,自然科學論文獎兩項,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和江蘇省技能大賽多次獲獎,院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符學龍,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工學博士,副教授,智能制造實訓中心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后,江陰協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企業博士后,江蘇省復合材料學會理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核心成員,淮安市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核心成員,淮安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校科研創新團隊帶頭人,南通超達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緊密合作企業)和淮安海泰克壓力鑄造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制造技術、超混雜復合材料成形技術,長期從事纖維-金屬超混雜層板復合材料的制備、成形、性能研究以及智能制造技術集成開發研究工作。嵇正波,男,1983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