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148798
- 條形碼:9787565148798 ; 978-7-5651-487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2019) 內容簡介
本書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與南京師范大學共建的經濟倫理學研究所領銜主編。成果匯集我國很好學者的學術成果,主要反映我國經濟倫理學發展的狀況,全面系統地展示各年度國內外經濟倫理學的建設與發展,總結我國經濟倫理學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的成就,促進國內靠前的學術交流,是領域內有影響的年鑒類工具書。
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2019) 目錄
人的需要的倫理審視
中國傳統倫理學的特點
改革的道德價值
論道德與資本的邏輯關系
論文摘要
馬克思休閑消費思想的倫理維度及其價值引領
21世紀以來學術界關于道德資本研究的爭鳴
審美資本主義的本質厘析:資本與審美的“共謀”
論經濟的為人性
價值論視域中的“勞動幸福”
從慈善超市到善意經濟:新框架和新預見
儒商精神:探尋中國經濟發展的文化基因
經濟化倫理學應引起我們的警惕嗎?
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道德銀行”多多益善
公民道德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信息時代的商業模式變遷及其倫理意蘊
《資本論》內涵解析與現實指導意義
儒家倫理傳統與現代企業倫理的關聯——基于“如何能夠”視角的一種反向闡釋
共建共享與共生共享:共享發展的雙重邏輯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社會福利改進——論帕累托改進的倫理約束
“經濟學帝國主義”的倫理實質
微公益視閾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實踐進路
責任消費理念的倫理意蘊
財富創造與分配正義
超越悖論:論消費社會中人的解放
責任倫理視域下的英國福利治理邏輯與啟示
自由市場與程序正義
亞當·斯密的正義思想
綠色經濟與美好生活
馬克思增進人民幸福的財富分配正義思想
馬克思的幸福觀及對物質主義的批判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物質主義幸福觀的批判
超越“物質主義幸福觀”的幸福追尋
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矛盾思想探析
馬克思分配正義理論的若干思考
平等的兩種觀念——審視分配平等主義與關系平等主義之爭
論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道德責任的目標定位
我國當代經濟倫理學研究的成就、問題及展望
正義還是人道:貧困治理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集團倫理需關注認同與承認的統
義利之辨與做大丈夫——孟子對于國君、士人的道德勸諭
先秦儒家的“富德兩難”問題
效率違約理論的價值沖突
義利之辨與儒家公共性思想的展開
……
著作簡介
倫理學前沿
學術活動
主要課題
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2019) 節選
《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2019)》: 二、道德目標與資本目的相向而行 資本的目的與資本的本性相一致,即是說,資本投入生產過程就是為了獲得更多利潤和效益,這是毋庸置疑也是不須回避的。事實上,資本存在的價值就是賺錢甚至賺更多的錢,其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倒是資本是在什么經濟制度下的資本,資本的目的是什么,資本運動中的手段又是什么等。馬克思揭露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資本,其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它是不道德的代名詞。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資本是在公有制經濟制度下堅持理性投資的資本,它可以在制度引導和約束下為正當獲利而投資,為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擴大再生產而投資。換句話說,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賺錢既是為了自身利益,也是為了社會利益,更是為了經濟社會未來發展的利益。而且,資本在實現更多利潤和效益的過程中,內含著人的素質隨著資本的科學運動也在不斷地提高和發展,這是不爭的客觀事實。這樣的資本目的是理性的、道德的。因此,在科學理性制度引導和約束下的資本,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道德實體,即是說,這樣的資本是道德的,或者說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資本象征著道德。 當然,資本的本性決定了它*終要賺錢,然而,在經濟社會制度尚在改革完善的過程中,在人們的思想道德覺悟還處在需要提升的過程中,換句話說,資本在運動過程中還有脫軌的危險,這就需要道德覺悟的提升和必要的道德手段的約束。這說明,資本的良性運動不僅需要道德引導,更需要道德的約束。所以理性資本與道德同在。這就是說,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不存在與道德無關的資本,也不存在與資本不融的道德。 其實,道德的目的與資本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存在的形態和特點有區別而已。曾經有人批評我談道德資本和道德與賺錢的邏輯關系,是褻瀆了神圣的道德,并振振有詞地認為,說道德也可以是資本,也可以幫助賺錢,是荒謬的理論觀點。②我始終認為,不要空談道德覺悟或道德境界之類的道德詞匯,因為,道德覺悟或道德境界不是空中樓閣,當你說某人或某個集體性主體有崇高道德覺悟或道德境界的時候,那依據是什么呢?總不能任憑某個人或某個集體性主體的代言人的口頭表達,*終應該是在精神和物質效益上來說明某個人或某個集體性主體的道德覺悟或道德境界的高低,換句話說,沒有良好的行為結果(成果)就無法說明某個人或某個集體性主體的道德覺悟或道德境界的高低,即使由于某個人或某個集體性主體的精神境界的宣傳或影響而產生了社會精神效益,即人們的思想道德覺悟和社會道德水平提高了,但*終還是要在行動和成效中展示某個人或某個集體性主體的道德覺悟或道德境界。總之,道德覺悟和道德境界與物質效益和*終要展示物質效益的精神效益是一致的,離開這一理念談道德的神圣、道德的覺悟和境界都只能是空談。 可以說,在經濟領域,資本的目的和道德的目的不僅一致,而且互為存在。有人說,談道德應用于生活、道德應用于經濟,即道德成了“工具”是可怕的、危險的。其實,主張道德的現實作用的發揮并不是質疑者所理解的那種“工具”,這種危言聳聽的論調其實是不懂道德、不懂生活、不懂經濟和經濟學的不懂裝懂的似是而非的廢話。不要說道德應用于生活、道德應用于經濟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一,是客觀現實,就是純理論層面也不可能談經濟而忽視道德,談道德而脫離經濟,要是這樣,那就是典型的科盲。阿馬蒂亞·森指出:“就經濟學的本質而言,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學的倫理學根源和工程學根源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成分。但是,在這里,我們想要說明的是,由‘倫理相關的動機觀’和‘倫理相關的社會成就動機觀’所提出的深層問題,應該在現代經濟學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他進而強調說:“經濟學問題本身就可能是極為重要的倫理學問題。”既然倫理學和經濟學關系這么密切(客觀也是如此),那么,這兩種學科一定是建立在現實的道德與經濟的密切關系基礎上的,故在理論和現實的研究上,提出并論證道德的經濟作用、道德可以幫助獲得更多利潤是題中應有之義。如果在經濟學中只研究抽象的、虛幻的道德,那缺乏道德行動和道德評判的經濟學還有說服力嗎?經濟學只有更多、更明確地關注影響人類行為的倫理學思考,關注道德的實際影響和作用,才能變得更有說服力。 有人質疑說,如果道德能幫助獲得更多利潤,那封建道德、資本主義道德或腐朽沒落道德也能幫助賺錢?這里的問題是,所有不順應時代潮流甚或逆社會進程的道德是我們習慣理論思維中的道德嗎?不知道持這種觀點的人談的是何種倫理學,那種把各種本質不同的道德觀念混為一談,并且把封建道德、資本主義道德或腐朽沒落道德在現時代的負面作用作為否定符合社會發展進程的道德的具體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理由,是違背常識的理論糾纏。說實話,在現時代,資本的理性投資需要適應時代的道德即科學道德的支撐,更需要科學道德作為精神資本去激活和引導資本的高效運動并獲取更多利潤和效益。 三、道德價值與資本理性目標一致 資本的投資是自由的,然而,在哪里、向何項目投資,投資的目的是什么,實現資本目的的手段是什么等,這是投資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至少,賺錢是投資者的資本投向引導及基本目的。所以,資本投資是有“限制”的。 當然,資本投向及其目的明確并不意味著資本是理性意義上的資本,諸如在“資本特殊”意義上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資本,尤其是作為可變資本的勞動者在受壓迫、受剝削狀態下創造不屬于自己的新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并成為新的更大的異己力量,這樣的資本是在非理性狀態下運動,所以,在賺錢的同時,必定會傷害資本尤其是可變資本本身,*終必然影響資本的生存理由和生存價值,即使會帶來一定時段和一定程度的擴大再生產,但到頭來一定是此起彼伏的經濟危機或經濟動蕩,甚至是經濟衰落。這當然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制度下不可能出現也不愿意看到的現象。 社會主義條件下盡管多種經濟成分并存,但公有制是主體。這就決定了資本投資一定要符合社會主義制度理念和經濟要求并不斷趨于理性,這就一定內含道德的引導和協調,必要的時候需要道德來制約或糾正資本的非理性行為及其發展趨勢。也就是說,資本需要道德,事實上,資本不能沒有道德。就這一理念來看,道德是資本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或者說道德是精神資本。資本唯有通過作為精神資本的道德的作用,才能實現資本運動的基本目的。 ……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