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河道內流量增量法技術指南(生態(tài)流量技術指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96023
- 條形碼:9787517096023 ; 978-7-5170-960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道內流量增量法技術指南(生態(tài)流量技術指南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對A guideto stream habitat analysis using the 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dology-1982(theOffice of Biological Servic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the Interior),The 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dology-a primer for IFIM-1995(NationalBiological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Stream Habitat AnalysisUsing the 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dology-1998(U.S. Department of theInterior, U.S. Geological Survey, Biological Resources Division) 等技術手冊、導則、文獻資料梳理總結基礎之上,并結合具體實踐總結編寫而成。本書分五篇:篇為河道內流量增加法入門指南,主要回顧了美國河道流量問題的歷史、討論了IFIM的選擇、從歷史角度回顧了IFIM的生態(tài)基礎、探究了IFIM所包含的廣泛的哲學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概述了應用IFIM的邏輯步驟以及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的信息流;第二篇為基于河道內流量增加法的棲息地分析,介紹了IFIM的基本組織結構,并闡述了它如何與當代生態(tài)哲學相適應,描述了應用IFIM從問題識別開始,到研究規(guī)劃和實施,很后到問題解決階段的程序流程;第三篇為河流棲息地模擬,介紹了River2d-FishHabitat、PHABSIM、SEFA Analyses 等河流棲息地模擬模型;第四篇為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在整理和歸納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整理了典型魚類的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以及河道內流量適宜性曲線;第五篇為案例分析,介紹了基于魚類需求的息縣樞紐工程閘下河段環(huán)境流量研究、基于魚類棲息地需求的雅魯藏布江中游環(huán)境流量計算兩個實踐案例。
河道內流量增量法技術指南(生態(tài)流量技術指南叢書) 目錄
第1篇 河道內流量增量法入門指南
第1章 河道流量問題的歷史和河道內流量增量法
1.1 *低流量標準
1.2 量化流量增量變化的影響
1.3 水量平衡方案促進魚類資源合法管理
1.4 多用途管理需要多學科分析
1.5 IFIM的發(fā)展
1.6 IFIM的應用前景
第2章 選擇合適的評估工具
2.1 兩類評估技術
2.2 標準設定技術
2.3 介于標準設定與增量之間的技術
2.4 增量技術
2.5 小結
第3章 IFIM的生態(tài)學基礎
3.1 縱向演替
3.2 生境隔離
3.3 小結
第4章 IFIM的哲學基礎
4.1 哲學原理
4.2 方法
第5章 IFIM的應用
5.1 問題識別
5.2 研究計劃
5.3 研究實施
5.4 備選方案分析
5.5 問題解決
5.6 PHABSIM
參考文獻
第2篇 利用河道內流量增量法進行河道生境分析
第6章 IFIM的基礎知識
6.1 IFIM是一個跨學科解決問題的工具
6.2 IFIM是一個模塊化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
6.3 IFIM以生態(tài)原則為基礎
6.4 IFIM是一種不斷發(fā)展的方法
6.5 IFIM是一個過程
第7章 1FIM**階段
7.1 問題識別和診斷
7.2 法律和制度分析
7.3 LIAM和IFIM之間的聯系
7.4 問題分析
第8章 IFIM第二階段
8.1 研究規(guī)劃
8.2 選擇適當的方法
8.3 良好研究目標的屬性
8.4 界定問題
8.5 工作范圍
第9章 IFIM第三階段
9.1 研究實施
9.2 水文
9.3 河道地貌
9.4 水溫
9.5 水質
9.6 物理微生境
9.7 整合宏生境和微生境
第10章 IFIM第四階段
10.1 方案分析和問題解決
10.2 準備討論
10.3 如何測試備選方案
10.4 河網
參考文獻
……
第3篇 河流水生生物棲息地模擬模型
第4篇 基于適宜度曲線的魚類棲息地適宜度指數模型
河道內流量增量法技術指南(生態(tài)流量技術指南叢書) 作者簡介
侯俊,河海大學,現任國際水協(xié)會(IWA)會員、國際水協(xié)會中國青年委員會(theIWAChinaYoungWaterProfessionalsNationalCommittee)委員、中國環(huán)境學會水環(huán)境分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水資源保護與生態(tài)修復,目前主要從事河湖水質改善與生態(tài)修復工程、城市水系規(guī)劃與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沉積物污染物遷移轉化與環(huán)境質量基準方面的研究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