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現代消化內科臨床精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88737
- 條形碼:9787518088737 ; 978-7-5180-887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消化內科臨床精要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介紹了消化系統基礎內容,然后以較大篇幅重點介紹了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如食管疾病、胃疾病、消化性潰瘍、肝臟疾病、膽囊及膽管系統疾病、小腸疾病、大腸疾病等內容,還介紹消化道內鏡治療技術內容。全書論述詳盡、資料新穎,對消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指導意義,適合消化內科各級臨床醫師閱讀參考,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常見病的新的診療手段,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方案。
現代消化內科臨床精要 目錄
**節 腹痛
第二節 吞咽困難
第三節 惡心、嘔吐和消化不良
第四節 腹瀉和便秘
第五節 消化道出血
第六節 黃疸
第七節 腹脹和腹腔積液
第八節 消痩
第二章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節 急性感染性腹瀉
第二節 艱難梭菌感染
第三節 腹腔感染和膿腫
第四節 幽門螺桿菌感染
第五節 沙門菌病
第六節 細菌性痢疾
第七節 彎曲桿菌及其相關菌群的感染
第八節 霍亂及其他弧菌引起的疾病
第九節 病毒性胃腸炎
第十節 阿米巴病和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
第十一節 腸道原蟲感染和毛滴蟲病
第十二節 腸道線蟲感染
第三章 胃食管反流病
**節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
第二節 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特征與診斷
第三節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
第四章 胃息肉
**節 胃息肉臨床特征與診斷
第二節 胃息肉的治療
第五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特征與診斷
第二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療
第六章 急性膽囊炎
**節 急性膽囊炎概述
第二節 急性膽囊炎臨床特征與診斷
第三節 急性膽囊炎的治療
第七章 膽石癥的治療
第八章 慢性胰腺炎
**節 慢性胰腺炎概述
第二節 慢性胰腺炎臨床特征與診斷
第三節 慢性胰腺炎的治療
第九章 常見消化內科疾病內鏡治療
**節 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
第二節 消化道狹窄擴張及支架置入術
第三節 食管淺表癌的內鏡治療
第四節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內鏡下治療
第五節 早期胃癌的內鏡治療
第六節 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及經皮內鏡下腸造瘺術
第七節 早期大腸病變的內鏡治療
參考文獻
現代消化內科臨床精要 節選
《現代消化內科臨床精要》: 1.胃腸脹氣 腸道氣體積聚可引起腹脹。正常小腸內含有約200 mL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組成的氣體。其中氮氣和氧氣是被吞咽進入胃腸道,而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則是由腸腔內細菌發酵所產生。腸道內氣體增多可見于很多種情況。吞氣癥,即吞咽空氣,可以導致小腸內氧氣和氮氣增加引起腹脹;常由下列原因所致:狼吞虎咽,咀嚼口香糖,吸煙,或者因焦慮而導致頻繁呃逆。部分患者腸道氣體增加是因為細菌代謝過多的可發酵性物質,如乳糖和其他低聚糖,產生氫氣、二氧化碳或甲烷。在很多病例中,引起腹脹的確切原因無法判斷。在一些人中,尤其是那些患有腸易激綜合征伴腹脹的患者,腹內壓的主觀感受歸因于腸道內氣體傳輸異常而非氣體體積增加。腹部膨隆,即腹圍客觀增加,是由于腹腔內容量負荷增加時,膈肌收縮運動與前腹壁松弛運動不協調導致的。偶爾,明顯腹部膨隆的原因是由于腰椎前凸的幅度增加。 2.肥胖 體重增加伴隨著腹部脂肪增加可以導致腹圍的增長,并且可以被覺察到腹部膨隆。腹部脂肪積聚可能是由于不健康的飲食和久坐的生活方式導致熱量攝人與能量消耗失衡,也可以是某些疾病如庫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過多的腹部脂肪積聚增加胰島素抵抗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腹腔積液 腹腔內液體積聚或腹腔積液通常引起腹部膨隆。 4.胎兒 懷孕可引起腹圍增加。通常情況下,妊娠12-14周時會首先發現腹圍增加,此時子宮由盆腔上移致腹部。由于腹部肌肉的松弛及水潴留,腹部膨隆可能會早于這個時期被察覺。 5.糞便 在嚴重便秘或腸梗阻情況下,結腸內糞便增加也可以導致腹圍增加。這些情況常伴隨腹痛、惡心、嘔吐,可以通過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 6.致命性生長 腹腔內包塊可以導致腹部膨隆。腹腔內臟器腫大,尤其是肝(肝腫大)或脾(脾腫大),或腹主動脈瘤均可以導致腹圍增加。膀胱膨脹也可以導致腹脹。此外,惡性腫瘤、膿腫或囊腫也可以逐漸擴大到足以引起腹圍增加的程度。 (二)病史和體格檢查 腹脹的鑒別診斷開始于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要注意詢問患者一些有可能提示惡性腫瘤的相關癥狀,如體重減輕、盜汗及食欲缺乏。停止排氣排便并伴隨惡心、嘔吐,提示腸梗阻、嚴重便秘或腸麻痹(蠕動消失)。噯氣增加及胃腸脹氣提示吞氣癥或腸道產氣增加。應注意詢問患者慢性肝病的危險因素及相關癥狀,包括過量飲酒史和黃疸,這些提示可能有腹腔積液。另外,還要注意詢問患者有無其他可能導致腹腔積液疾病的癥狀,包括心力衰竭和結核。 體格檢查應該評估有無系統性疾病的體征。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鎖骨上淋巴結腫大(Virchow淋巴結),提示腹腔惡性腫瘤轉移。在進行心臟方面體格檢查時,尤其需注意評估有無頸靜脈壓升高,Kussmaul征(吸氣時頸靜脈壓升高),或者心包叩擊音(見于心力衰竭或縮窄性心包炎)以及三尖瓣反流的雜音。蜘蛛痣、肝掌、臍周靜脈曲張(海蛇頭)、男性乳房發育則提示慢性肝病。 腹部的體格檢查首先要視診觀察是否有不平整的腹部膨隆或明顯的腫塊,隨后進行聽診。腸鳴音消失提示麻痹性腸梗阻,局灶的高調腸鳴音提示機械性腸梗阻。臍周靜脈血管雜音提示可能存在門靜脈高壓;罕見情況下,在肝細胞癌或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區可聞及粗糙的血管雜音。通過叩診可以鑒別由腸道積氣引起的腹脹或是腹腔積液或實性包塊引起的腹脹。腸道積氣時,腹部叩診呈鼓音;而腹腔內有包塊或液體時,腹部叩診呈濁音。如果腹部叩診并非濁音,也不能排除腹水的存在,因為腹腔積液量至少達1500 mL,才能在體格檢查時被探查到。*后,腹部觸診包括有無腹部壓痛、包塊、肝脾腫大。觸及結節狀的肝通常提示肝硬化或腫瘤。在右心衰竭,尤其是有三尖瓣反流的患者,輕觸診肝時可能觸及肝搏動,提示存在心臟向血管的逆向血流。 (三)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 腹部X線平片可用于檢查擴張的腸袢,該表現提示機械性或麻痹性腸梗阻。腹部超聲可以探及100 mL以上的腹腔積液、肝脾腫大、結節狀肝、腹部包塊。通常情況下,由于上覆腸氣影響,超聲檢查對于識別腹膜后淋巴結腫大及胰腺病變常不甚敏感。如果臨床懷疑惡性腫瘤或胰腺疾病,需進一步行CT。CT也可以觀察到進展期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改變。 實驗室檢查包括肝功能檢查、血清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用來評估肝功能;全血細胞計數,用來評估有無門靜脈高壓導致的血細胞減少或由于全身感染引起的白細胞增多、貧血、血小板增多。檢測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評估患者是否患急性胰腺炎。當懷疑由腎病綜合征引起腹腔積液時,需要檢查尿蛋白定量。 在特定病例中,可以通過經肝靜脈插管測得肝靜脈壓力梯度(肝門靜脈和肝靜脈之間的壓力差),用來證實腹腔積液是否來源于肝硬化。在一些病例中,可能需要通過肝活檢確診肝硬化。 ……
現代消化內科臨床精要 作者簡介
苗秋實,女,1986年9月出生,祖籍:天津,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附屬醫院,職稱:主治醫師。畢業院校及畢業年限:畢業于佳木斯大學,畢業年限5年。從事得專業研究、專長及擅長:擅長消化科常見疾病的診治,能熟練操作胃腸鏡檢查及簡單治療。現擔任黑龍江省佳木斯醫學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的委員、黑龍江省佳木斯醫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 獲得獎項:曾在《黑龍江醫藥科學》發表文章1篇(骨髓單核細胞移植對潰瘍性結腸炎炎性IL-1和MFG-E8變化的改變),校級立項 《 新時代背景下,醫學生醫學倫理道德教育的研究》,2020年獲得佳木斯大學科學技術一等獎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