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萬家燈火: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之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3688
- 條形碼:9787542673688 ; 978-7-5426-736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家燈火: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之思 內容簡介
公共管理學科視野下美好社會建設不僅需要公共性的至善道德指引,更需要工藝化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實現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與公平度,從而在公共政策科學性與合理性指導下實現中國政府效能的優選化與很優化。透過對行政學原理本土化實踐,對當前中國社會熱點問題直面反思,在多學科框架內,推進中國本土公共管理學系統化與科學化。
萬家燈火: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之思 目錄
**章 盛世新時代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學方法
**節 傳統與理性之間動態、和諧與平衡的國家發展
第二節 理想圖景與現實經驗的發展耦合
第三節 穩健與漸進性試錯夯實盛世的實踐與理論
第二章 盛世圖景的中國傳統治理之維
**節 自然之治:老子對美好社會的構想及其建設方法
第二節 宋儒李覯的技術化禮治
第三節 明儒吳與弼的社會網絡治理方法
第四節 王陽明的契約式治理方法
第五節 黃宗羲的啟蒙發展治理思想
第六節 牟宗三的制度主義治理方法
第三章 治理的他山之石:域外國家治理方法及其反思
**節 古典共和制時期的治理方法及其反思
第二節 洛克的制度主義治理思想及其反思
第三節 佛萊德列希的現代治理思想及其反思
第四節 達爾的民主治理思想及其困境
第四章 實干興邦:在中國實踐中不斷提高治理科學與技術
**節 當代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生命安全公共管理
第二節 當前我國兒童丟失問題公共管理
第三節 當前我國村民沖突預防與和諧鄉村治理
第四節 當前我國城市地鐵施工安全監管及其治理
第五節 浙江五水共治
第五章 著眼未來:為夯實“萬家燈火”的美好社會繼續努力
**節 全國上下不斷提高政策過程的互動性
第二節 全國上下不斷增加公共政策的合理性
附錄:行政管理學經典論文選譯
附錄一 漸進調試的科學(林德布洛姆)
附錄二 政治權力與行政的分權化(赫伯特·考夫曼)
參考文獻
后記
萬家燈火: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之思 節選
《萬家燈火: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之思》: (二)政治結構專業化與分化:利益表達與沖突調節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政治結構專業化和分化主要表現在社會政治派系和國家層次上的專門的職能機構兩個層面。從政治派系分化而言,政治派系爭奪權力的斗爭貫穿于這個政治發展的過程中,公元前6世紀初的雅典表現得*為明顯。由于商業的發達,雅典人分為三個利益代表、社會改革途徑和對經濟資源掌握截然不同的派系。他們以居住區域而命名,分別是“山地派”“平原派”和“海岸派”,其中“山地派”以平民下層為主,代表小農、手工業者和受債務奴役者,主張激進政治民主化體制改革;“平原派”以舊貴族為主體,占有大量肥沃土地,經營農業,經濟富裕,主張寡頭集權;而“海岸派”,以新貴族為代表,經營工商業為主,對舊貴族的重農政策懷有強烈的不滿,希望改變現存政權分配體制。在這三個派別中,都有一個核心領導人物,派系間的斗爭集中在新舊貴族之間,各派主張極為不同,公開分化,斗爭和沖突非常激烈,平民往往成為斗爭的籌碼。政治派系紛爭消耗政治體系的政治資源,導致開明寡頭政治和家族政治的出現,以6世紀初的斗爭為例,*終導致代表平民利益的珀西斯特剌圖斯家族統治雅典長達49年。從國家層次上的專門的職能機構來講,雅典城邦專門機構有公民大會、400人會議和其后的500人會議、陪審法庭,還設有十將軍委員會、執政官院和十一人法院,僅伯利克里時代就有約25個各種行政職能的辦公機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宏觀領域,羅馬共和制時代有庫里亞大會、百人團大會和特里布斯大會等三種人民大會形式,與官僚機構、元老院各分其權,處理保民官、結盟等各類公共性事務。由于政府事務的日益繁重,羅馬新設好幾類官職和機構,有專門掌管戶籍和稅收的監察部門,有專門管理糧食、水利和公共建筑的市政部門,還設有財務部門,更好地滿足經濟發展的商業化要求,專業化和結構分化較為明顯。可見,希臘和羅馬都有各自的專門分工,分類極為細致,涉及立法、行政和司法諸領域。歷史上社會與政治結構的分化一直都存在過,并且其組織發達程度并不低于當前的某些發展中國家。專業性機構不僅承擔日常的行政性職能,也為政治法治和政治民主機制的運行提供組織和程序保障。專業性組織表明人類智力水平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民眾利益、呼聲和政治訴求的表達。專業化建設其實是面臨著巨大的政治沖突而產生的,調和了部分的政治沖突,但是并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高度紀律性的利益集團和政黨,因而不可能緩解當時社會劇烈的政治沖突,而問題的解決還得依靠民主程序、機制和機構的建立與完善。 (三)政治體系法治化:直接民主的制度保障 法治包括四個基本的指標即“排除人治的專斷、維護個人自由的權利、政府依法行事而且本身受到法律規范及其守法作為一種道德承擔”。在雅典,早在公元前12世紀,就出現專門講授法律的政府官員,只不過由貴族擔任。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貴族與平民政治沖突的加劇,由執政官德拉古為首的領導者編訂了一部成文法典,并于公元前621年付諸實施,以滿足政治形勢的要求。在這部法典中,保護私有財產,規定各種私有財產可以自由出賣,對各種有違社會治安的違法犯罪行為施之以苛刻的制裁,法律訴訟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審理,并規定執法者在日常工作行為中必須以該法典的規定為合法評判標準。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這是一部現在看來非常嚴酷的、粗糙的法典,但是這部公開與成文的法典抑制了偷盜、殺人等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確保社會的政治秩序;不僅壓抑舊貴族利用氏族勢力的干預政治,還使得貴族不再享有隨心所欲的解釋法律的權力,有效地抑制貴族利用司法解釋權任意壓制平民的非法做法,一定程度上保護平民的政治權力和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刑律規定過嚴(比如奴隸死刑的處罰),以致亞里士多德指出,除了法律的殘酷刑外,再也沒有什么值得特別的記述的東西。該法律過分的強制性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正如普魯達克所著書中指出,“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寫的,而是用血寫的”,這也為以后羅馬制定較為溫和的法律提供借鑒的價值。雅典的法治化建設歷經梭倫、克利斯提尼、厄非阿爾特、伯里克利等精英人物的改革與創新不斷發展,特別是梭倫憲法使得立法與民主政治相結合,逐漸減少法律的殘暴性,增加法律的透明度,加上陪審法庭的建立和司法審查體系的健全使得法治化能夠在古代社會得以實現,到公元前5世紀末已經完備。 ……
萬家燈火:美好社會建設的行政管理之思 作者簡介
鄒建鋒,江西撫州市崇仁縣人,1978年11月1日生,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和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紹興文理學院浙江省越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寧波市泛“3315”、拔尖人才、學帶頭人(培育)。著有《明代**啟明宗師吳康齋思想研究》、《陽明夫子親傳弟子考》、《北方王門集》(74萬字,與李旭、劉丹等合作)等書,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林莉颯,寧波人,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