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血與沙 西班牙“九八年代”代表作家伊巴涅斯重要代表作新編新譯 世界文學經典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4901
- 條形碼:9787521214901 ; 978-7-5212-149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血與沙 西班牙“九八年代”代表作家伊巴涅斯重要代表作新編新譯 世界文學經典文庫 本書特色
《新編新譯世界文學經典文庫》是作家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共同策劃打造的一套大型的翻譯出版世界文學經典的出版項目。該項目計劃用十到十五年的時間,推出近百種用當今中國學界眼光遴選出的一套權威、有情懷、高品質的文學經典。該叢書的翻譯隊伍將以活躍在當今文學翻譯界的優秀中青年翻譯家為主,嚴選作品版本,所有作品均由原語種翻譯而成,力求*大限度真實還原作品原貌,也用適合當今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帶給讀者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審美體驗,成為一套閱讀主張鮮明、品質過硬、適合廣大中國讀者的品牌叢書。
血與沙 西班牙“九八年代”代表作家伊巴涅斯重要代表作新編新譯 世界文學經典文庫 內容簡介
《血與沙》描寫了一個斗牛士的一生。加利亞多是一個醉鬼鞋匠的兒子,母親安古斯蒂亞斯(痛苦煩惱之意)太太靠當仆人賺些零錢補貼家用。這是一個貧困的家庭。孩子的父親早逝,為了生計,母親給兒子找了一個優選的鞋匠讓他去當學徒,但他生性頑梗不化,一心要做斗牛士,對斗牛到了癡迷的地步,即使在母親的毒打下也絕不服從。很后他歷經種種艱難和冒死拼搏,終于成了一個馳名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的斗牛士,每個斗牛季合同都雪片似的向他飛來,財源滾滾,他置辦了房產和莊園,進入上層社會,侯爵的侄女都甘愿做他的情人。斗牛場對他而言是一個喝彩和掌聲的海洋,社會各階層的人無不對他仰視,他也慷慨地對窮人施舍,似乎是他們的救世主。他的代理人甚至驕傲稱他為“天下斗牛士”或“天下斗牛人”。但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規律對他也不例外,這種風光無限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太久,突然有一天下午他的斗牛失敗了,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斗牛場上的“天下斗牛士”變成了不敢正視公牛的膽小鬼,喝彩和掌聲變成了嘲笑和噓聲,貴婦人情人也無情地拋棄了他,經濟上已欠債,精神萎靡不振,終于在一次重傷恢復之后力圖重振雄風時凄凄慘慘地一命嗚呼。 《血與沙》圍繞斗牛這一主題還濃墨重彩地描述了西班牙的宗教禮儀。除了那些常規的教堂祈禱活動外,尤其完整而細膩地描寫了復活節圣周宗教大游行。這種各派教友會虔誠的信徒排成浩浩蕩蕩的隊伍,抬著圣母和耶穌雕像,走遍全城的大街小巷,從深夜一直折騰到第二天曙光初露的大游行,名義上是西班牙每年舉辦的一樁隆重的宗教盛事,而在伊巴涅斯的筆下卻變成了一群烏合之眾荒唐、愚昧、仇視的鬧劇。 書中附贈作家小傳、生平年表、中外文作品對照表以及作家珍貴影像。
血與沙 西班牙“九八年代”代表作家伊巴涅斯重要代表作新編新譯 世界文學經典文庫 目錄
**章 001
第二章 055
第三章 098
第四章 148
第五章 196
第六章 229
第七章 271
第八章 315
第九章 343
第十章 378
血與沙 西班牙“九八年代”代表作家伊巴涅斯重要代表作新編新譯 世界文學經典文庫 節選
**章 一如所有斗牛的日子,這一天,胡安·加利亞多早早就吃罷了午飯。他唯一的食物是一片烤肉,葡萄酒擺在面前原封未動,沾都沒沾。在這樣的日子里,他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心態沉靜。他喝了兩杯濃黑咖啡,點起一支粗大的雪茄,隨后便兩個臂肘撐在餐桌上,雙手托腮,目光蒙眬地注視著客人斷斷續續地走進來,坐到餐廳的位子上。 幾年前,他被正式授予了馬德里斗牛場的劍刺手稱號,自此以后,他每次來馬德里都下榻在阿爾卡拉大街這家飯店。店主像家人一般親切地接待他,餐廳的侍者、看門人、廚房的女幫廚和老女仆們都對他畢恭畢敬,以他來這家飯店留宿為榮。有一次,他身上兩處被牛抵傷,依舊包裹著繃帶、忍受著濃烈的碘消毒劑和藥草的氣味,在這兒住了許多日子,但這種不悅的記憶并沒有給他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他這種職業隨時都會遇到危險,加之南方人的迷信,他認為這家飯店是他的“福星”,只有住在這兒才會萬事平順。斗牛這行當出意外是家常便飯,衣服撕破,肌肉撕裂屢見不鮮,但是他不會像別的伙伴那樣一倒不起,永遠銷聲匿跡,那些陰暗不祥的記憶不時困擾著他們*美好的時刻,難以從他們的腦海里抹去。 在斗牛的日子里,他早早地用過午餐之后,總喜歡留在餐廳里看旅客們走來走去,他們有的是外國人,有的是遠方的外省人。這些人開始時是冷漠地從他身邊走過,瞅都不瞅他一眼,但當從仆人嘴里得知那個胡子刮得光光的、眼睛烏黑锃亮、穿著如紈绔子弟般的美男子就是胡安·加利亞多的時候,就不禁好奇地背轉身來,對那個大名鼎鼎的斗牛士親切地喊上一聲“大帥哥”。就在這好奇的氛圍中,他百無聊賴地消磨著時間,一直等到去斗牛場。 時間是多么漫長啊!在這些心神不寧的時刻,會有一種模糊不清的恐懼從他的心靈深處涌起,令他對自己產生懷疑,那是職業上*痛苦的時刻。他不想外出逛街,因為他想到斗牛的辛苦勞累,必須好好休息,精力充沛,保持身體矯捷。在餐桌上,他不可隨心所欲,吃飽喝足,以免到斗牛場上受到消化的拖累。 他雙手托著面頰繼續坐在餐桌上首,一團散發著香氣的煙霧飄過他的眼前,他不時懷著點兒妄自尊大的心情朝幾位夫人望望,她們也在頗具興味地欣賞著這位家喻戶曉的斗牛士。 人們對他偶像式的崇拜,自然讓他就有了一種自豪感,他揣測那些女士的眼神里,都流露出對他的夸贊和奉承。不消說,她們覺得他既英俊又瀟灑。每每這時他便忘記了內心的憂慮,以所有男子面對公眾慣于擺出高傲姿態的本能挺直了胸脯,用指甲彈掉落在袖子上的煙灰,調整好套在整個指關節上的大戒指的位置。戒指上鑲嵌著一顆碩大的鉆石,閃耀著五彩繽紛的光輪,仿佛是用它神奇的燃料燃燒著一滴水清澈的核心。 他得意地審視著自己的全身,欣賞著那剪裁考究的三件套,看著放在旁邊椅子上的平時在飯店走動戴的帽子,打量著搭在坎肩上方兩個口袋之間的精致的金鏈子,瞅著那顆宛若以乳白色光芒照耀著他棕色臉龐的領帶上的珍珠,還有那雙稍微挽起褲腿就會暴露出來的俄羅斯皮鞋,以及鏤空刺繡的襪子,那襪子跟一個妖艷的風塵女子穿的襪子別無二致。 由于渾身上下噴滿了柔和而富有揮發性的英國香水,胡安·加利亞多的衣服和閃光锃亮、燙成波浪形的黑發香氣四溢,那又黑又密的頭發一直壓到兩鬢。面對那些女人的好奇,他露出一副勝利者得意揚揚的神氣。對于一個斗牛士來講,這樣做可謂得體。他對自己的儀表深感滿意,心中不禁暗自思忖,還能再找到一個在女人眼里更高雅更迷人的斗牛士嗎? 但是,轉瞬間,他的憂慮又重上心頭,眼睛里的熠熠閃光暗淡下來,又雙手托腮,拼命地吸著雪茄,目光被團團煙霧模糊。他固執地思念著黃昏,巴望著那一時刻盡快到來,轉而也想著他從斗牛場回來的模樣,大汗淋漓,精疲力竭,但是,由于他戰勝了危險,心中無比地喜悅,胃口也就大開。他渴望瘋狂地享樂一下,肯定也會過幾天平安的日子,好好休息一下。如果上帝像別的時候那樣保佑他,他就會像饑腸轆轆的時候那樣大吃大喝一番。他要喝到微醉,然后去找一個在音樂廳唱歌的姑娘。他在過去的一次旅行中見過她,但是以后就沒有經常同她交往。他過的是不斷從半島的這一方漂泊到另一方的日子,沒有時間顧及別的事情。 一些熱情的朋友繼續三三兩兩地走進餐廳,他們在回家吃午飯之前都想看一眼這位斗牛士。他們是老斗牛迷,渴望組織一個小團體,有一個崇拜的偶像,于是就把年輕的加利亞多視為“自己的斗牛士”,不斷地給他提出些明智的勸告,讓他時刻記住他們歷來都是十九世紀*著名的兩位西班牙斗牛士拉加爾蒂托和弗拉斯奎羅的崇拜者。他們對那位劍刺手斗牛士以“你”相稱,說話的口氣親切得猶如保護他的一家人。而斗牛士在回答他們的話時都在他們的名字上加上尊稱“先生”,因為在出身社會底層的斗牛士和他的崇拜者們中間還是存在著傳統的階級間隔。那些人除了他們火一樣的熱情之外,還不時地回憶那些遙遠的往事,為的是讓那位年輕的斗牛士感覺他們見多識廣和年長的高明。他們談到往昔的馬德里斗牛場,那時候只有真正的公牛和斗牛士出現在這兒,他們可是了不起。說到離當今不太久遠的斗牛場景時,他們便想起了那個“黑衣人”,激動得渾身發抖。那個“黑衣人”便是弗拉斯奎羅。 “如果你見到他斗牛的場景那該多好呀……不過那時你和你們這一代人大概還正在媽媽懷里吃奶,或者壓根兒還沒有出生呢。” 又一些狂熱的斗牛愛好者接二連三地走進餐廳,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只有斗牛士知道他們是一些報紙的低級評論員;他們要么對斗牛士贊揚一番,要么毫不留情地大加指責,總之,他們的職業讓人摸不著頭腦,只要一看到加利亞多到來的消息,他們就會出現,一邊說一大堆奉承的話,一邊討要入場券。對斗牛共同的熱愛把他們同顯貴、富商以及官吏混在一起,這些人跟他們面紅耳赤地爭論斗牛的事,毫不介意他們那副可憐的寒酸相。
血與沙 西班牙“九八年代”代表作家伊巴涅斯重要代表作新編新譯 世界文學經典文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維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ñez,1867—1928)是19世紀蜚聲世界文壇的最重要的西班牙作家之一,也為西班牙著名的“九八年代”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一位政治家,西班牙民主共和運動領導人。第一個時期(1894—1902)的作品有《茅屋》《五月花》《蘆葦和泥淖》和《巴倫西亞故事》。在這些作品里,作者描寫了巴倫西亞省邊遠地區的漁夫、農民、小城市居民的生活和風情。在第二個創作時期(1903—1909),伊巴涅斯跳出了鄉土小說的范圍,寫了許多社會小說:《大教堂》(1903)、《不速之客》(1904)、《游民》(1905)、《碧血黃沙》(1908)、《死者的囑咐》(1909)等。 譯者簡介: 尹承東,1939年出生,山東茌平人,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資深翻譯家,在中央編譯局從事國家領導人著作和中央文獻翻譯工作數十年。歷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現為大連外國語大學教授。業余從事西班牙語言文學研究和翻譯工作,譯著頗豐,代表譯著有小說《三角帽》、《特里斯塔娜》、《看不見的城市》、《霍亂時期的愛情》(合譯)、《壞女孩的惡作劇》(合譯)、《曾是天堂的地方》;詩歌《貝克爾抒情詩選》、《熙德之歌》、《太陽石》;戲劇《羊泉村》等,并發表外國文學評論多篇,獲中國翻譯協會“翻譯事業特殊貢獻獎”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