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20092
- 條形碼:9787514620092 ; 978-7-5146-200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本書特色
◎ 近代國寶流失研究的扛鼎之作 日文原版由日本權威的NHK出版公司出版于2014年,是21世紀以來外國研究中國文物海外流失的一部重要學術論著。作者富田升致力于中國近代史和文物研究,并精通漢語,可以嫻熟運用中方史料;同時作為日本學者,便于收集大量散在日本和歐美的史料,并對其進行詳細的梳理和統計,勾勒出一幅近代中國國寶流失海外的全景圖。 ◎精選80余幅圖片,梳理國寶流失的大致脈絡 在原作的基礎上,根據書中上下文內容和重點講述的流失國寶,精心挑選了80余幅照片,大致梳理了國寶流失的重要場地、人物和主要國寶。 ◎ 日本著名文物研究專家傾力撰寫 日本著名文物研究專家富田升教授畢業于魯迅曾經就讀的日本名校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系,精通中文,是中國近代史和文物研究專家。專著《近代日本的中國藝術品流轉與鑒賞》(上海書畫出版社,趙秀敏譯,2014年)是中國文物海外流失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讀富田先生的著作,你不但可以了解近代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也能掌握國寶流失與這些重大歷史事件的關聯。富田先生還精辟地闡述了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讓日本近代鑒賞美術發生了轉型,也讓世界形成了中國鑒賞美術的熱潮,讓中國美術的魅力在世界范圍內熠熠生輝。 ◎日文原版全書首次進行中文翻譯出版 日文原版首次出版于2014年,是21世紀以來外國研究中國文物流失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作者富田升先生在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特意為中文簡體字版添加了長篇序言,對該書日本版出版以來的研究又進行了必要的補充。 本書由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院的專業教師進行翻譯,力求還原作者嚴謹敘事方式和鞭辟入里的表達風格。 本書由專門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文物研究的兩位學者主編并校對譯文,統一原作者和譯者的風格,核定專業術語,希望能呈現一個能讓讀者滿意的中文譯作。 ◎ 精裝封面設計,圖文并茂排版 本書采用內、外雙封設計,以精裝鎖線的裝幀形式呈現。外封、護封專色印刷,外封書名燙紅。內文圖文相結合排版,力求體現較好的閱讀視覺效果。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內容簡介
世紀之交,八國聯軍侵華,清廷岌岌可危,內憂外患的亂世中,數不盡的國寶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國寶,經誰人之手,以何種方式,以多高的價格,流落于何方?本書用100余篇親歷者的證言、90余幅圖片和20多張表格,細致入微地追查了近代國寶外流的蹤跡。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目錄
前言 一切始于義和團事件
**節 乾隆皇帝與清朝國寶——如夢亦幻
第二節 何為義和團事件
第三節 本書的宗旨
**章 掠奪的深淵——追蹤義和團事件
**節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
第二節 無盡的掠奪
第三節 紫禁城的命運
第四節 祭壇、宗廟的悲劇
第五節 凝聚中華精粹的文字世界
第六節 皇族府邸
第二章 國寶渡海
**節 八國聯軍群集聚寶之地
第二節 揭開國寶外流之謎
第三章 日本古董商進駐北京
**節 從明治時期到大正時期
第二節 聞名世界的山中商會
第三節 繼往開來——繭山龍泉堂的創立
第四章 未知的中國國寶登陸日本
**節 抹茶與煎茶的明治維新
第二節 煎茶與中國趣味
第三節 王朝的象征——秘籍《永樂大典》
第四節 政商大倉喜八郎
第五章 稀世青銅器收藏
**節 住友泉屋博古館秘史
第二節 稀世名寶
第三節 煎茶用具向鑒賞美術的轉變
第四節 豪華圖錄的出版
第六章 日本古董商進軍歐美——國寶外流范圍擴大
**節 漸呈全貌的中國正統美術
第二節 山中拍賣與展覽
第三節 山中商會的經營規模
第四節 拍賣會、展覽會實況
第五節 貿易資料上的新發現
第七章 對西歐美術界的沖擊
**節 日本美術風潮向中國正統美術轉變
第二節 住友收藏的沖擊
第三節 歐美收藏的狂潮
尾聲 掠奪品的去向——國寶流出與世界滲透
中國鑒賞美術的形成
后記
附記
作者介紹
譯者后記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節選
樣張一 義和團事件與山中商會 義和團事件時期的文物流出與山中商會有著怎樣的關系,定次郎究竟志向何處呢? 當時,兼任山中商會首任社長的是同族箺篁堂(角山)山中吉郎兵衛。雖然吉郎兵衛在煎茶具銷售上投入了很大力氣,但收效甚微,而且不久之后作為本書重要主題的青銅器成為收藏家們*熱衷的器物,茶具已成往日舊談。同時青銅器也是住友春翠成為收藏家的契機。不過,詳細情況下章再述,此節將介紹定次郎和義和團事件的關聯這一暗線。 該情節是《山中定次郎傳》介紹“十八體觀音”中的一段,內附照片。因為是短文,現原封不動抄錄于此。 庚子事變時,我(定次郎)從德軍手里買了十八尊觀世音鍍金佛,高一丈至一丈二尺。六尊運往美國,六尊送到東京,剩下的六尊寄放在京都現在的恩賜博物館。這么大的佛像足足有十二尊,運到日本時,不少同行都很吃驚,并且說“天山先生個子雖小,買的卻都是大件”。這個鍍金佛的 金層,鍍得很厚,僅僅刮取佛像后背的金粉就足夠打成三四個大金戒指了。 可惜的是,單憑這篇文章和照片,很難弄清這十八尊鍍金佛購買時的情況和流轉至今的過程。在此我也僅是希望能夠確認定次郎和義和團時期文物流失的關系,以及那讓人浮想聯翩的定次郎生意手腕和眾人對他的評價。而真正證明定次郎在古董界地位的,應該是辛亥革命后那次恭親王的藏品交易。 購入十八尊觀音像時的山中定次郎[明治三十五年(1902)]( 引自《山中定次郎傳》) 樣張二 一生的賭注—— 恭親王藏品收購 親王家文物流出與日本人之間的關系,*顯著的事例莫過于恭親王。從1911 年10 月辛亥革命持續到次年2 月12 日宣統帝退位,大約1912 年3月,除了書畫類外,恭親王家歷代藏品幾乎都被山中定次郎一并購入手中。這是恭親王感到政局不穩而盡早將藏品出手的舉動。 其花費金額,尚不明確。但是通過像“這并不是十萬或二十萬的小數目”,“無論是怎樣的商人,這樣規模的生意,一生不會有第二次”(《山中定次郎傳》)這樣的表達,此次收購規模可見一斑。而對于戰前的山中商會而言,這也絕對不是個小數目。具體內容如下。 …… 被拉到恭親王府后,只見相當寬敞的宅邸內一排藏寶庫,專門存放如意的如意庫、收藏書畫的書畫庫、存放古銅器的銅器庫,等等,有數十棟…… 倉庫內的珍寶約有一半已是灰塵累累。光是翡翠首飾都非常驚人,一粒都能賣到四五千日元的上等翡翠,他們卻像抓豆子或糖豆一樣,隨便抓兩把過來:“這些貨,你出多少?” 光憑山中的回憶錄,就能充分想象親王家不可估量的財富,以及山中商會巨大的收購規模。其規模甚至可能以百萬日元為單位(后述)。該金額即便是與之后要討論的辛亥革命時期每年的古董出口額相比,或是與民國十三年(1924)清皇室以古董為抵押,向北京鹽業銀行貸款高達80 萬相比,也毫不遜色,其規模之大,一目了然。細節將在后章再述。 山中商會收購藏品一年后,便于1911 年春季在紐約和倫敦幾乎同時舉辦了拍賣會。紐約全部展出品為536 件,銷售額合計276000 多美元,簡直是規模空前。倫敦拍賣會以玉、礦物類為主,展品總數為211 件,拍賣額為6255 英鎊左右。比較這些數字可知,恭親王藏品,大部分都是在美國拍賣出售的。但無論如何,這些數字都很好地說明了恭親王藏品及其拍賣的巨大規模。可以說這個拍賣是山中商會為世人所知的*佳機緣。 但是,此處筆者突生疑惑。仔細想想,在紐約和倫敦拍賣會的銷售額僅各有60 萬日元左右,這與傳記的記述相比,總給人不大相稱的感覺。大正三年(1914)三月發行的雜志(《書畫古董雜志》6 9 號)中的記載值得關注:“有人說這次大阪山中商會180 萬日元買進的書畫古董, 在美國賣到了250 萬日元。”這180 萬日元的巨額數字是否指的是恭親王藏品尚未可知,內容本身也許不可信,但是,這幾乎與拍賣會同時期的傳聞,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從結論上來看,雖說恭親王藏品拍賣確實達到了相當規模,但根據傳記和展品總數等來看,視為定次郎的天王山之戰,規模還是太小。如果任我大膽推測的話,從買入到拍賣舉辦的一年中,通過店面或者私下個人銷售等方式,我想已經賣出相當多的部分,拍賣的應該都是剩貨。這樣的話,與其說是拍賣,不如說是甩賣。 山中商會及定次郎此后縱橫世界古董收藏界的精彩故事將在后文詳細介紹。此處暫且只介紹作為“中國→世界”型*大的典型事例,即定次郎亮相世界舞臺的恭親王藏品收購與拍賣。 恭親王府正殿前[明治四十五年(1912)] (引自《山中定次郎傳》)
近代國寶海外流失錄 作者簡介
1952年出生于東京,日本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系本科畢業后,在該校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科完成博士課程;曾任第一期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任職于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現任日本東北學院大學名譽教授。 發表論文《李大釗留學日本的活動及其背景》(河北省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九十五周年學術研討會)、《社會主義講習會與亞洲和親會——明治末期中日兩國知識分子的交流》(《集刊 東洋學》)、《以大正時期為中心先驅性中國鑒賞陶瓷收集的形成與特性》(日本陶瓷協會編《陶說》)等。 譯者簡介: 徐二紅,1978年出生,內蒙古巴盟人,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院講師;曾作為訪問學者赴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學;主要研究領域為筆譯理論與實踐,參編《日語筆譯實務》《新經典日本語基礎教程》等多部教材。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