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七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64513
- 條形碼:9787112264513 ; 978-7-112-2645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七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本書特色
本訪談錄作為將口述史方法應用于城市規劃史研究領域的一項探索,具有專業性口述史的內在屬性,并表現出如下兩方面的特點:一是以大量歷史檔案的查閱為基礎,并與之互動。二是老專家為數眾多,且緊緊圍繞相近的中心議題談話,訪談目的比較明確,談話內容較為深入。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七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內容簡介
本訪談錄是城市規劃史研究者訪問城市規劃老專家的談話實錄,談話內容圍繞中國當代城市規劃重點工作而展開,包含城、事、人等三大類,對70多年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各項議題也有較廣泛的討論。通過親歷者的口述,生動再現了中國當代城市規劃工作起源與發展的曲折歷程,極具鮮活性、珍貴性、稀缺性及學術價值,是極為難得的專業性口述史作品。 本訪談錄按照老專家的年齡排序,分輯出版。本書為第七輯,共收錄彭一剛、鮑世行、崔功豪和黃天其4位前輩的9次談話。
城.事.人/城市規劃前輩訪談錄(第七輯)/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叢書 目錄
序
前言
總目錄
彭一剛先生訪談
2017年7月29日談話
一、對“蘇聯規劃模式”的認識
二、城市美學與景觀風貌
三、關于“梁陳方案”
四、對北京和天津城市景觀的評論
五、蘇聯專家在天津
六、建筑師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
七、從《建筑繪畫基本知識》《建筑空間組合論》到《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和《傳統村鎮聚落景觀分析》的創作歷程
八、對城市設計的看法
鮑世行先生訪談
2018年6月25日談話
一、家庭和教育背景
二、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學習
三、全面學習蘇聯的教學制度
四、畢業前設計
五、介入城市規劃專業之初
六、1958年“青島會議”
七、1960年“桂林會議”
八、對“青島會議”和“桂林會議”的評價
2018年9月12日談話
一、下放四川的一股規劃力量
二、關于“設計革命”運動
三、設計人員的思想改造
四、1960年代城市建設模式的一些局限1生
五、“城市規劃設計條例”
六、一些難忘的個人經歷
2018年9月20日談話
一、攀枝花(渡口)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
二、選址問題
三、1960年代的首輪規劃
四、1970年代的第二次規劃
五、攀枝花大梯道:城市公共開敞空間名片
六、編寫《城市規劃資料集》
七、重新歸隊
2018年10月9日談話
一、唐山大地震及其應急救援
二、唐山震后恢復重建的總體規劃
三、唐山震后重建規劃之詳細規劃和專業規劃
四、鄧小平同志等中央領導對唐山規劃建設的指導
2018年10月12日談話
一、支援天津災后重建的國家建委專家組
二、天津的經濟發展與城鎮群的布局原則
三、中心區的人口控制和用地發展問題
四、工業布局的調整問題
五、塘沽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六、水源問題
七、中心區的道路交通問題
八、市中心、副中心及城市面貌問題
九、鐵路車站的位置問題
十、海河通航海輪問題
十一、地理科學與城市規劃結緣
2018年10月19日談話
一、發起“海峽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活動
二、**屆“海峽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概況
三、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未來展望
崔功豪先生訪談
2017年12月6日談話
一、教育背景
二、經濟地理專業鍛煉
三、從南京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
四、到北京鐵道學院“運輸經濟學”高級研修班進修
五、近10年的野外生活之一:參加中蘇青海甘肅綜合考察隊
六、對蘇聯專家的印象
七、區域綜合考察的歷史經驗
八、近10年的野外生活之二:云南南部橡膠宜林地考察
九、近10年的野外生活之三:西南山地綜合考察之貴州考察
十、開辦城市規劃訓練班
十一、煙臺規劃和岳陽規劃
十二、編寫《城市總體規劃》教科書
十三、城鎮體系規劃的創新探索
十四、赴美國訪問與學術交流
十五、對計劃經濟時期城市規劃工作的評價
十六、關于城市規劃教育
黃天其先生訪談
2018年5月3日談話
一、父親黃仲明:一位中國近代建筑師的時代命運
二、教育背景
三、在哈工大的學習經歷
四、提前留校在城鄉規劃研究室參加工作
五、“大躍進”時期的規劃實踐
六、對“大躍進”及困難時期規劃工作的評價
七、被選派赴清華大學建筑系進修
八、1960-1970年代的工作經歷
九、到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任教
十、講授“城市建設史”課程
十一、把社會學和生態學引入城市規劃
十二、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研究
索引
前言
總目錄
彭一剛先生訪談
2017年7月29日談話
一、對“蘇聯規劃模式”的認識
二、城市美學與景觀風貌
三、關于“梁陳方案”
四、對北京和天津城市景觀的評論
五、蘇聯專家在天津
六、建筑師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
七、從《建筑繪畫基本知識》《建筑空間組合論》到《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和《傳統村鎮聚落景觀分析》的創作歷程
八、對城市設計的看法
鮑世行先生訪談
2018年6月25日談話
一、家庭和教育背景
二、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學習
三、全面學習蘇聯的教學制度
四、畢業前設計
五、介入城市規劃專業之初
六、1958年“青島會議”
七、1960年“桂林會議”
八、對“青島會議”和“桂林會議”的評價
2018年9月12日談話
一、下放四川的一股規劃力量
二、關于“設計革命”運動
三、設計人員的思想改造
四、1960年代城市建設模式的一些局限1生
五、“城市規劃設計條例”
六、一些難忘的個人經歷
2018年9月20日談話
一、攀枝花(渡口)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
二、選址問題
三、1960年代的首輪規劃
四、1970年代的第二次規劃
五、攀枝花大梯道:城市公共開敞空間名片
六、編寫《城市規劃資料集》
七、重新歸隊
2018年10月9日談話
一、唐山大地震及其應急救援
二、唐山震后恢復重建的總體規劃
三、唐山震后重建規劃之詳細規劃和專業規劃
四、鄧小平同志等中央領導對唐山規劃建設的指導
2018年10月12日談話
一、支援天津災后重建的國家建委專家組
二、天津的經濟發展與城鎮群的布局原則
三、中心區的人口控制和用地發展問題
四、工業布局的調整問題
五、塘沽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六、水源問題
七、中心區的道路交通問題
八、市中心、副中心及城市面貌問題
九、鐵路車站的位置問題
十、海河通航海輪問題
十一、地理科學與城市規劃結緣
2018年10月19日談話
一、發起“海峽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活動
二、**屆“海峽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概況
三、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未來展望
崔功豪先生訪談
2017年12月6日談話
一、教育背景
二、經濟地理專業鍛煉
三、從南京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
四、到北京鐵道學院“運輸經濟學”高級研修班進修
五、近10年的野外生活之一:參加中蘇青海甘肅綜合考察隊
六、對蘇聯專家的印象
七、區域綜合考察的歷史經驗
八、近10年的野外生活之二:云南南部橡膠宜林地考察
九、近10年的野外生活之三:西南山地綜合考察之貴州考察
十、開辦城市規劃訓練班
十一、煙臺規劃和岳陽規劃
十二、編寫《城市總體規劃》教科書
十三、城鎮體系規劃的創新探索
十四、赴美國訪問與學術交流
十五、對計劃經濟時期城市規劃工作的評價
十六、關于城市規劃教育
黃天其先生訪談
2018年5月3日談話
一、父親黃仲明:一位中國近代建筑師的時代命運
二、教育背景
三、在哈工大的學習經歷
四、提前留校在城鄉規劃研究室參加工作
五、“大躍進”時期的規劃實踐
六、對“大躍進”及困難時期規劃工作的評價
七、被選派赴清華大學建筑系進修
八、1960-1970年代的工作經歷
九、到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任教
十、講授“城市建設史”課程
十一、把社會學和生態學引入城市規劃
十二、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研究
索引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