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老年心理護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50600
- 條形碼:9787111550600 ; 978-7-111-5506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年心理護理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老人的性格特點、心理特征和常見疾;介紹了養老院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包括如何調適老人的情緒,如何急救老人的不良情緒,如何對患有各種老年常見病的老人進行心理護理,如何幫助老人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本書對養老院老人的心理學理論以及護理以及護理人員的的護理技能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本書可供廣大老年人及養老院工作人員參閱。
老年心理護理 目錄
前言
項目一 老年心理護理認知
項目二 老年社會適應心理與護理
子項目一 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與護理
子項目二 離退休老人的心理問題與護理
子項目三 老年人婚姻家庭中的心理問題與護理
子項目四 失獨老人的心理問題與護理
項目三 老年常見心理問題與護理
子項目一 老年焦慮癥心理與護理
子項目二 老年抑郁癥心理與護理
子項目三 老年自殺心理與護理
子項目四 阿爾茨海默癥及其護理
項目四 老年臨終心理與護理
參考文獻
老年心理護理 節選
《老年心理護理》:1.充分的安全感老年人認為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都安全,尤其是家庭環境中安全感*為重要,因為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家才會有安全感。2.充分地了解自己能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老年人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達不到目標,使自己受到打擊,出現消極情緒;過低地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也會產生抑郁情緒。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老子日:“樂莫大于無憂,富莫大于知足。”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訂生活目標,不相互攀比,生活目標的制訂既要符合實際,又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范圍。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閑時間,如果長期在家,不與外界接觸,易產生抑郁或焦慮等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應常走出來,與外界多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主要表現在老年人平常的生活中積極的情緒多于消極的情緒;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外界事物,能夠聽取別人意見,不固執己見;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辦事盲目性和沖動性較少;另表現在老年人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項心理特征和諧而統一。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現代社會,知識爆炸,不學習就落后,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落差會加大,因此,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與年輕人更好交流,就必須不斷學習。如:學用計算機體會上網樂趣,縮短與家人與外界的溝通距離;學習健康新觀念提升生活質量。另外,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于預防腦功能減退有益。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有了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在自己開心時,有人與你分享;在情緒低落時,有人聽你傾訴;在健康時,有人與你一起鍛煉;在生病時,有人照顧。眾多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與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成正相關,與抑郁等消極情緒呈負相關?梢,個體的社會支持程度越高,其越快樂。對老年人亦如此。8.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人在進入老年后,由于生活環境等的改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情緒易激動。但是,不良情緒壓抑過久或是某種情緒表現過激都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合理控制情緒的變化,巧妙地運用情緒來調節人體生理指標,會增進人的身心健康——情緒能致病亦能治病。因此,健康的老年人應該能夠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良好的管理。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老年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如果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悖于他人,則老年人應該思考后改之。如有的老年人喜歡往家里撿垃圾,造成家中和周圍鄰居的不滿,則需要改之。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老年人與其他人一樣,當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愉快感和滿足感,但人的需求有時并不符合法律與道德的規范,如有老年人選擇的減壓方式是到女廁所偷看,這明顯是不健康的行為。(四)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目前,維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所以,我們需要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及時給老年人提供心理護理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保健,以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群體水平。上文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心理健康的概念、老年心理健康的標準等,下面探討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1.正確評估老年人的心理狀況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情緒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因素評估。其中,對老年人認知能力的評估主要是通過與其進行交談,觀察老年人的行為、語言、思考能力、記憶力等認知能力,采用簡易的智力狀態檢查量表、智力狀態問卷對其認知能力進行評定。對老年人情緒的評估主要采用與老年人進行交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調查問卷等方法。2.了解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根據老年人的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法。老年人常見需求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①健康需求。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②工作需求。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希望能再次從事工作,體現自身價值。⑧依存需求。由于老年人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造成生活困難,甚至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④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和睦的家庭環境。⑤安靜需求。老年人喜歡安靜,怕吵怕亂。⑥支配需求。老年人希望像以前—樣擁有對家庭的支配權。⑦尊敬需求。老年人希望得到家人和社會對他的尊重,否則易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回避出門。⑧求偶需求。有些喪偶或離異老年人生活寂寞,想要尋找另一半。3.幫助老年人改變觀念(1)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位心理學家說過,“感覺是一種主觀東西,而生活就是一種感覺。人以什么樣的態度感覺它、對待它,它就以什么樣的姿勢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就將充滿陽光!鄙钪械氖,從一個角度看,可能是悲觀難過的,但從另一角度看,可能就是積極的。因此,要教會老年人換個角度看事件,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不要習慣于盯住生活中的“黑點”,因為一個困難、一次挫折、一回失敗而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或本已擁有的幸福生活;要善于看到生活中的“白點”,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心懷希望的陽光。這樣才會讓其積極地面對生活的困境。……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