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東學西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9884
- 條形碼:9787520389884 ; 978-7-5203-898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學西問 本書特色
本書為張良仁教授近20年來的學術論文和其它文章,主要有中國考古學史7篇,討論了我國考古學在50和60年代學習蘇聯考古學、80和90年代發展區系類型理論、21世紀大遺址保護和走出去考古的史實;考古學理論3篇,討論了我國農業與文明起源、村落與社會進化等理論問題;中國西北和歐亞草原考古8篇,討論了新疆和甘肅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歐亞草原與我國西北的冶金技術流通,并討論了甘肅省張掖市西城驛遺址見證的青銅時代的東西方建筑技術碰撞;東亞藝術史6篇,討論了阿富汗發現的漢代漆器、韓國古代繪畫和中朝之間的藝術交流。上述不少論文都是利用中外文資料,討論的都是**學術界關注的前沿問題。其中部分論文是在**期刊上發表的,在**上影響甚大;研究生培養2篇,**次歸納總結了研究生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的要領,在我國研究生中產生了重大影響,閱讀量都在1萬以上。其它還有自序1篇、歐亞考古見聞7篇、書評3篇。
東學西問 內容簡介
此書收錄了張良仁教授近20年來的主要學術論文。其中“中國考古學史”部分討論了中國考古學派的形成、21世紀中國考古學的大發展;“考古學理論”部分討論了農業與文明起源、村落與社會進化的關系;“中國西北和歐亞草原考古”部分討論了新疆哈密和吐魯番史前文化的形成、河西走廊土坯建筑技術的來源;“東亞藝術史”部分討論了明清時期我國與朝鮮王國的藝術交流。“研究生培養”部分介紹了研究生做研究和寫論文的要領。
東學西問 目錄
東學西問 作者簡介
張良仁,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和歐亞大陸青銅時代考古,曾參加陜西長安灃西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偃師商城遺址和甘肅張掖西城驛遺址的發掘。現致力于發展世界考古,主持中伊納德利土丘和中俄阿爾泰合作考古項目。在國內外重要期刊《考古》、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Arts Asiatiques、Antiquity、Ceramics International、Archaeometry等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Ancient Metallurgy and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ronze Age Societies in Central Eurasia and North China (Archaeopress,2012)。共同主編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Archaeology and Conservation along the Silk Road (Bohlau Verlag GmbH&Co, 2018)。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