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弱鳥先飛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026594
- 條形碼:9787555026594 ; 978-7-5550-2659-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弱鳥先飛錄 本書特色
本書講述的是下黨鄉脫貧的故事,下黨人按照“科學扶貧,精準扶貧”的要求,弘揚“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凝心聚力,奮力拼搏,抓好扶貧開發,使下黨發生巨變……如今,貧困村已“華麗轉身”,八閩大地春風楊柳!叭貘B先飛”“滴水穿石”“扶貧先扶志”“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堅持科學的方法論”等重要思想,成為鼓舞福建人民齊奔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不竭精神動力。
弱鳥先飛錄 內容簡介
本書所選“脫貧”“振興”之篇目,大部分是從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與福建省作家協會十幾年來組織作家“走進八閩”采風所寫就的八十多卷本紀實文學叢書和《炎黃縱橫》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中選編而成,包括老省長應該笑了;弱鳥可望先飛;下黨新變;扶貧開發之“寧德模式”;從番薯縣到百強縣;中國夢里的河田等。
弱鳥先飛錄 目錄
弱鳥可望先飛/林思翔
下黨新變/邱樹添
扶貧開發之“寧德模式”/王紹據
從番薯縣到百強縣/黃種生
中國夢里的河田/張惟
春風楊柳/馬照南
一個貧困村的華麗轉身/吳俊慰 賴全平 廖秀英
空谷幽蘭香自遠/黃燕 黃征輝
南安精準扶貧紀略/吳建華
扶貧攻堅一個不漏/吳建華
八字橋鄉脫貧致富記/林盛
從荒山禿嶺到百果飄香/石華鵬
精準扶貧在寧化/戎章榕
龍騰山嶺奔小康/嚴利人
振村莊之神興鄉土之魂/崔建楠
一個女人和她的村莊/朱谷忠
“原素”鄉村的美麗暢想/景艷
豐收的大地/李治瑩
對長汀水土流失治理一往情深/梁茂淦
袖珍·秀珍,林愛枝
芹山英雄譜/王曉岳
連城地瓜為什么這樣“紅”/石華鵬
云端之上仙洋洋/王紹據
硒浦山生態農場啟示錄/何英
一尾魚激活一個產業/胡增官
人生誰能“無患”子/康延平
“還山退!睋Q取“金山銀山/羅杰
一只手圓了綠色致富夢/林盛
武夷山市有支養鵝娘子軍/熊慎端
紅菇村的故事/朱谷忠
城東村紀事/黃文山
弱鳥先飛錄 節選
老省長應該笑了 張克輝 一 安溪縣過去是福建省有名的“貧困縣”。臨新中國成立的一段日子,我同安溪人民一起度過黎明前的黑暗,故我對自己曾經生活、戰斗過的土地,感情很深,一直關心安溪的變化。20多年前,一位老戰友告訴我,時任省長到安溪山區農村調查時,走進了門窗不全、破爛不堪的村部辦公室,了解上年度農民人均收入,反復計算只有“74.5元”。訪問附近農民家時,看到一家人一頓午飯每人只有一小兩米,省長深感內疚和自責。他又來到已成危房的小學校,見站在自己面前的小孩,在寒氣開始襲人的深秋,仍光著腳,穿著單薄破爛得無法再補的衣服?刂撇蛔「星榈氖¢L,眼淚一串串掉下來了……老戰友的話,給我很大的刺激,心里十分難過。難道在游擊戰爭、圍剿土匪的年代,不顧自己生死以及一家人的安危支持我們的農民同志,在新中國成立30多年的今天還這樣貧窮嗎? 老戰友還告訴我,一些農民對政府不滿,批評的矛頭指向直接領導。省長馬上發話,安溪部分農民的貧困是歷史造成的,但是主要責任應由他負責,他自我批評說:調查研究不夠,特別對山區農村不知情,對農村、農業、農民采取措施不得力,沒有抓好落實。這些話使我看到希望。我這位老朋友省長把責任主動承擔起來,把下面的干部從責任圈里解脫出來,使大家放下包袱,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前進。安溪的貧困情況在省級機關里、在全省都先后傳開了。在之后幾次召開的會議上,省長講到安溪都十分動情,講得激動時甚至泣不成聲。但是,感情代替不了一切,需要正確決策,而不能被困難嚇倒。當時福建的主要領導正是這樣帶領省委班子,解放思想,沉著應對。 此后,我很想去看看這些曾經支持過解放戰爭的貧窮落后鄉村,了解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有沒有改善,進步了多少。我雖多次路過安溪,但因時間不允許沒有機會訪問讓老省長流淚的那個村落,只請已經為數不多的老朋友集中起來敘敘舊、聊聊天,就離開了安溪。 二 終于我有機會走進這座叫人不能不為之嘆息的山村。蜿蜒曲折、越嶺盤山的公路,長50多公里,一半多是水泥路,近一半是柏油路。翻過第二座山,再轉上山頂,往下俯視,那座村莊就在眼前的深坳里。全村260多戶,有140多戶蓋起磚瓦樓房。陪同人員告訴我*好的樓房是小學校和村部辦公室;其余的房子也已裝修,老祖先留下的土墻舊屋已蕩然無存了。進村走在水泥路上,山區村莊的路高高低低,修路不那么容易。村主任說:“水泥是鄉政府提供的,農民投工投勞,政府的工作人員與我們是一家人!苯又疫M了幾家農戶,他們都在制茶。茶園面積從1984年的“無茶村”,發展到2007年的560畝,產值200萬元。正值暮春時節,新茶登場,處處飄著鐵觀音茶香。制茶還要一道晾青工序,晾青房里安裝了兩臺空調。這家主人是當地制茶大戶,他說技術水平提高了,但還跟不上人家,還要改善。鄉干部說:“一業興,百業旺。這個村與安溪一樣,靠茶產業壯大經濟!辈铇I還帶動了山村手工業。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山村還有皮鞋加工點20多個,年產值200多萬元。還有藤鐵加工,就地轉化村里的富余勞動力。當年無衣鞋可穿的小孩已長大成為山村生產的主力。村委會還組織引導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基本上每家都有人到沿海發達地區謀求就業,學習新知識,增加收入。離開這山村前,我同幾位村干部以及年輕人座談。他們對政府的領導、村子的進步、生活的改善表示高興,說家家戶戶開通了電話及閉路電視,用上自來水,每戶都有摩托車和手機。但是,他們又擔心社會在進步,外地生產水平在提高,怕自己趕不上時代的發展。村干部說,他們村還有困難戶10多戶,相比鄰近發達村仍屬經濟后發展村。上車回縣城時,我再一次問及*關心的“農民收入”問題,村主任認真地告訴我:“農民人均收入,從1984.年的74.5元,提高到2007年的4750元,增加63倍。村財政收入從1985年的84元上升到2007年的5萬元!蔽覞M意地笑了,他更高興地哈哈大笑。他給我的一份“村工作情況介紹”里寫道:“今后將繼續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條主線,強化造血功能,抓好茶葉生產,皮鞋、藤鐵業加工,勞務輸出等重點工作,立足村情求發展,多種經營奔小康! 三 1987年時任省長被調到北京,留下一句謙虛的話:“我沒有改造貧窮,就告別了福建。”兩年后我也到北京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時光如箭,我們先后從單位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省長,不,應稱他為老省長,他離而不休,經常到外地調查研究,我們敘舊的機會更多了。我們聊天的內容,自然難離福建和安溪的變化。我們肯定近幾屆的領導班子做出的成績。福建的經濟更發展,社會更安定、更和諧,人民生活水平更提高了。我們祝福福建,一年比一年進步。特別是黨的十七大提出支持海西發展,福建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相信,在海西春風的吹拂下,福建一定會成為祖國一顆璀璨的海峽明珠。 四 這幾年去安溪的機會多了,不斷聽到令人振奮的好消息。1996年,安溪甩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