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十通”樂舞典章集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0962
- 條形碼:9787503970962 ; 978-7-5039-709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通”樂舞典章集粹 內容簡介
“十通”即“三通典”(《通典》《續通典》《清朝通典》)、“三通志”(《通志》《續通志》《清朝通志》)、“四通考”(《文獻通考》《續文獻通考》《清朝文獻通考》《清朝續文獻通考》)!笆ā笔占松瞎诺角迥┱、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料,卷帙浩繁、體系龐大、內容豐富,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學術史的性質,它系統記述了古代歷朝典章制度的流變情況,是查考我國歷朝歷代頒行的典章儀制的重要史料。其中包含豐富而詳實的樂舞與禮制記錄!丁笆ā睒肺璧湔录狻肥侵袊璧甘费芯款I域專門針對舞蹈史料的一項基礎性整理工作,
“十通”樂舞典章集粹 目錄
1.《通典》
《通典》·卷四十二·禮二·吉一 241頁
《通典》·卷四十二·禮二·吉一 242頁
《通典》·卷四十二·禮二·吉一 243頁
《通典》·卷四十三·禮三·吉二 248頁
《通典》·卷四十四·禮四·吉三 256頁
《通典》·卷四十五·禮五·吉四 259頁
《通典》·卷四十五·禮五·吉四 260頁
《通典》·卷四十六·禮六·吉五 263頁
《通典》·卷四十七·禮七·吉六 271頁
《通典》·卷四十九·禮九·吉八 281頁
《通典》·卷四十九·禮九·吉八 283-284頁
《通典》·卷五十二·禮十二·吉十一 299頁
《通典》·卷五十三·禮十三·吉十二 303-304頁
《通典》·卷五十七·禮十七·嘉二 327頁
《通典》·卷六十一·禮二十一·嘉六 347頁
《通典》·卷七十八·禮三十八·軍三 421頁
《通典》·卷八十一·禮四十一·兇三 437頁
《通典》·卷一百一十·禮七十·開元禮纂類五·吉二 579頁
《通典》·卷一百九·禮六十九-開元禮纂類四·吉一 575頁
《通典》·卷一百十一·禮七十一·開元禮纂類六·吉三 585頁
《通典》·卷一百一十二·禮七十二·開元禮纂類七·吉四 589頁
《通典》·卷一百十三·禮七十三·開元禮纂類八·吉五 593頁
《通典》·卷一百一十五·禮七十五·開元禮纂類十·吉七 601頁
《通典》·卷一百十七·禮七十七·開元禮纂類十二·吉九 612頁
《通典》·卷一百十八·禮七十八·開元禮纂類十三·吉十 615頁
《通典》·卷一百十九·禮七十九·開元禮纂類十四·吉十一 623頁
《通典》·卷一百二十三·禮八十三·開元禮纂類十八·嘉二 643頁
《通典》·卷一百二十四·禮八十四·開元禮纂類十九·嘉三 649頁
《通典》·卷一百二十五·禮八十五·開元禮纂類二十·嘉四 653頁
《通典》·卷一百三十一·禮九十一·開元禮纂類二十六·賓 686頁
《通典》·卷一百三十二·禮九十二·開元禮纂類二十七·軍一 691頁
《通典》·卷一百三十三·禮九十三·開元禮纂類二十八·軍二 698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一·樂一 733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二·樂二 737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二·樂二 738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三·樂三 743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四·樂四 751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五·樂五 757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七·樂七 765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七·樂七 766頁
《通典》·卷一百四十七·樂七 766頁
……
二 紀功樂舞
三 宴饗樂舞
四 樂舞教育
五 樂舞機構
六 禮節性樂舞
七 風俗性樂舞
八 樂辭樂章
“十通”樂舞典章集粹 節選
陳初,武帝詔求宋、齊故事。太常卿周弘讓奏曰:“齊氏承宋,武用元徽1日式,宗祀朝饗,奏樂俱同,唯北郊之禮,頗有增益;实廴雺瞄T,奏永至;飲福酒,奏嘉胙;太尉亞獻,奏凱容;埋牲,奏隸幽;帝還便殿,奏休成;眾官入出,并奏肅成。此乃元徽所闕,永明六年之所加也。唯送神之樂,宋孝建二年秋起居注云‘奏肆夏’,齊永明中改奏昭夏。”帝遂依之。是時并用梁樂,唯改七室舞辭! ⌒厶ㄔ,定三朝之樂,采梁故事,奏相和五引,各隨王月。祠用宋曲,宴準梁樂,蓋取入神不雜也。五年,詔尚書左丞劉平、儀曹郎張崖,定南北郊及明堂儀注。改天嘉中所用齊樂,盡以“韶”為名。工就位定,協律校尉舉麾,太樂令跪贊云:“奏懋韶之樂!苯瞪,奏通韶;牲入出,奏潔韶;帝入壇及還便殿,奏穆韶。帝初再拜,舞七德,工執干楯,曲終復綴。出就懸東,繼舞九序,工執羽籥。獻爵於天神及太祖之座,奏登歌。帝飲福酒,奏嘉韶;就燎位,奏報韶。至六年十一月,侍中尚書左仆射徐陵、議曹郎中沈罕奏,來年元會儀注,先會一日,太樂展宮懸、高縆、五案于殿庭?腿,奏相和五引。帝出,黃門侍郎舉麾於殿上,掌同應之,舉於階下,奏康韶之樂。詔延王公宴登,奏燮韶。圭圭璧訖,初引下殿,奏亦如之。帝興,入便殿,奏穆韶。更衣又出,奏亦如之。帝舉酒,奏綏韶。進膳,奏侑韶。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請進舞七德,繼之九序。其鼓吹雜伎,取晉、宋之舊,微更附益!锻ǖ洹贰ぞ硪话偎氖范738頁 后魏道武皇帝定中山,獲其樂懸,未遑創改,因時而用之。代歷分崩,頗有遺失。天興元年冬,詔尚書吏部郎鄧彥海定律呂,協音樂。及追尊曾祖、祖、考諸帝,樂用八允,舞皇始舞;适嘉瑁牢渌饕,以明開大始祖之業。后更制宗廟;实廴霃R門,奏王夏,太祝迎神於廟門,奏迎神曲,由古降神之樂;乾豆上,奏登歌,由古清廟之樂;曲終,下奏神祚,嘉神明之饗也;皇帝行禮七廟,奏陛步,以為行止之節;皇帝出門,奏總章,次奏八允舞,次奏送神曲。道武初,冬至祭天于南郊圓丘,樂用皇矣,奏云和之舞,事訖,奏維皇,將燎;夏至祭地祗于北郊方澤,樂用神祚,奏大武之舞! ⌒涞壅贾,詔太常卿劉芳主修營樂器。時揚州人張陽子、義陽人倪鳳皇、陳孝孫、戴當千、吳殿、陳文明、陳成等七人頗解雅樂正聲,八佾、文武二舞,鐘磬、管弦、登歌聲調,芳皆令教習,參取是非! ≈疗仗┏酰皬U帝詔尚書長孫稚、太常卿祖瑩理金石。武帝永熙二年春,祖瑩復議曰:“按周兼六代之樂,聲律所施,咸有次第。自滅學以后,禮樂散亡,漢來所存,二舞而已。今請改韶舞為崇德武舞為章烈,總名日嘉成。《漢樂章》云:‘高張四懸,神來宴饗。’宗廟所設,宮懸明矣。計五郊天神,尊於人鬼;六宮陰極,體同至尊。禮無減降,宜皆用宮懸。其舞人冠服制裁咸同舊式。”詔曰:“以‘成’為號,良無間然。六代之舞,皆以‘大’為名,今可準古為大成也。其舞但依舊為文、武而已。余如議。” 初用八佾,作皇始之舞。至太武帝平河西,得沮渠蒙遜之伎,賓嘉大禮,皆雜用焉。此聲所興,蓋苻堅之末,呂光平西域得胡戎之樂,因又改變,雜以秦聲,所謂秦漢樂也。至永熙中,錄尚書長孫承業(名雅,已具后魏事中)。共臣先人太常卿瑩等,斟酌繕修,戎華兼采,至于鐘鼓律呂,奐然大備。自古相襲,損益可知,今之創制,請以為準!佰镆虿晌喊藏S王延明及信都芳等所著樂說,而定正聲。始具宮懸之器,仍雜西涼之曲,樂名廣成,而無所號,所謂”洛陽舊樂“者也! ∥涑芍畷r,始定四郊、宗廟之樂。群臣入出,奏肆夏。牲入出,薦毛血,并奏昭夏。迎送神及皇帝初獻、亞獻、禮五方上帝,并奏高明之樂,為覆燾之舞。皇帝入壇門及升壇飲福酒,就燎位,還便殿,并奏皇夏。以高祖配饗,奏武德之樂,為昭烈之舞。裸地,奏登歌。其四時祭廟及稀袷六代、五代、高祖、曾祖、祖諸神室,并奏始基之樂,為恢祚之舞。 ……
“十通”樂舞典章集粹 作者簡介
袁禾,舞蹈史學家、理論家,國內一個舞蹈學博士,北京舞蹈學院資深教授,系統研究中國傳統舞蹈美學人。曾任北京大學教授、藝術學院學術委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舞蹈學院學術委員、研究生部主任。獨立完成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主持國家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出版學術專著11部,多為舞蹈學相關研究的開創性之作,創立了舞蹈意象方法論;建立了舞蹈門類藝術的基本原理和中國傳統舞蹈美學的基礎理論;促進了中國舞蹈史學研究的理論建設;填補了國內舞蹈學基本理論定義系統性研究的空缺,形成了從中國舞蹈史學、理論到樂舞典籍研究閉環的舞學體系,被中國舞協評為“中國舞蹈藝術突出貢獻”者。此外,合著5部,主編主撰教材3部,論文近百篇。2部專著入選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另有《舞蹈基本原理》一書已出英文版。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舞蹈學科副主編、古代舞蹈史分支主編;中國舞蹈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重點課題“馬工程”教材《中國舞蹈史》首席專家;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北京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