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生態環境工程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908510
- 條形碼:9787521908510 ; 978-7-5219-085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環境工程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態學基本原理為基礎,遵循生態與環境持續和諧發展的理念,整合不同領域環境工程技術以綜合解決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全書突出了生態恢復與工程技術相輔相成的特色,貫穿理論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并舉的主線。共分9章,分別為緒論、生態環境工程基礎理論、水域生態環境工程、土壤生態環境工程、大氣生態環境工程、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工程、工業生態環境工程、城市生態環境工程、農業與農村生態環境工程。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環境生態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生態學及相關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閱。
生態環境工程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生態環境的概念
1.2 生態環境問題與保護
1.2.1 全球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1.2.2 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1.2.3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1.2.4 我國生態環境規劃與理念
1.3 生態環境工程學概述
1.3.1 生態環境工程學的概念與含義
1.3.2 生態環境工程學的發展歷程
1.3.3 生態環境工程學的應用前景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2章 生態環境工程基礎理論
2.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
2.1.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的基本內涵
2.1.2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的基本特征
2.2 兩山理論
2.2.1 兩山理論的提出
2.2.2 兩山理論的科學內涵
2.3 恢復生態學理論
2.3.1 生態恢復及恢復生態學的基本內涵
2.3.2 恢復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2.3.3 生態恢復的目標、原則和程序
2.4 環境工程學理論
2.4.1 太陽能充分利用原理
2.4.2 水資源循環利用原理
2.4.3 綠色工藝原理
2.4.4 生物有效配置原理
2.5 經濟學原理
2.5.1 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原理
2.5.2 生態經濟平衡原理
2.5.3 生態經濟效益原理
2.5.4 生態經濟價值原理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3章 水域生態環境工程
3.1 水域及水環境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3.1.1 水生態
3.1.2 水環境
3.1.3 水生態與水環境的關系
3.1.4 我國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3.1.5 水環境問題的成因與對策
3.2 低污染水生態凈化工程
3.2.1 低污染水的概念
3.2.2 低污染水體的治理難點
3.2.3 低污染水處理的生態環境工程技術
3.3 湖(庫)污染凈化與生態環境工程
3.3.1 湖(庫)污染現狀
3.3.2 湖(庫)治理原則
3.3.3 湖(庫)治理的生態環境工程技術
3.4 河道生態環境工程
3.4.1 我國河流污染現狀
3.4.2 河道生態環境治理理念
3.4.3 河道治理生態環境工程技術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4章 土壤生態環境工程
4.1 土壤環境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4.1.1 土壤環境的基本特征
4.1.2 土壤污染發生的概念及特點
4.1.3 土壤污染的影響和危害
4.1.4 土壤污染生態修復
4.2 礦區土壤污染的生態修復與治理
4.2.1 礦區土壤污染的來源
4.2.2 礦區土壤污染的危害
4.2.3 礦區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
4.3 農田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4.3.1 農田土壤污染的來源
4.3.2 農田土壤污染的危害
4.3.3 農田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
4.4 濕地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4.4.1 濕地土壤污染的來源
4.4.2 濕地土壤污染的危害
4.4.3 濕地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
4.5 林地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4.5.1 林地土壤污染來源
4.5.2 林地土壤污染危害
4.5.3 林地土壤生態修復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5章 大氣生態環境工程
5.1 大氣環境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5.1.1 大氣的組成
5.1.2 大氣污染
5.1.3 大氣污染物及其來源
5.1.4 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危害
5.1.5 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與風險
5.2 大氣污染的植物修復(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凈化)
5.2.1 植物對大氣污染的抗性
5.2.2 城市大氣污染的植物修復過程與機理
5.2.3 植物的滯塵效應
5.2.4 植物對SO2的凈化
5.2.5 植物對氟的吸收
5.2.6 植物對NO2的凈化
5.3 城市大氣生態環境工程
5.3.1 城市大氣污染問題及成因
5.3.2 城市揚塵
5.3.3 城市綠化的生態效應
5.3.4 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生態綠化工程
5.4 工業廢氣治理工程
5.4.1 工業廢氣的來源與種類
5.4.2 工業廢氣成因及存在的問題
5.4.3 工業廢氣治理技術現狀
5.4.4 工業廢氣的生物處理工藝
5.4.5 工業園區的生態綠化工程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6章 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工程
6.1 脆弱生態系統退化問題與風險
6.1.1 生態脆弱區的含義與特征
6.1.2 我國生態脆弱區的分布
6.1.3 生態脆弱區的限制要素與環境風險
6.1.4 生態脆弱區生態系統保護理念
6.2 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2.1 荒漠的概念與類型
6.2.2 荒漠化的危害與成因
6.2.3 我國荒漠化現狀
6.2.4 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環境技術
6.3 石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3.1 石漠化概念與環境效應
6.3.2 石漠化的分布與分區
6.3.3 石漠化治理布局與關鍵技術
6.4 高寒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4.1 高寒生態系統的分布與特征
6.4.2 高寒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6.4.3 高寒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技術
6.5 礦區生態系統修復
6.5.1 礦區生態環境現狀與修復理論
6.5.2 礦區生態系統修復歷史與修復關鍵階段
6.5.3 礦區生態系統整治關
第1章 緒論
1.1 生態環境的概念
1.2 生態環境問題與保護
1.2.1 全球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1.2.2 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1.2.3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1.2.4 我國生態環境規劃與理念
1.3 生態環境工程學概述
1.3.1 生態環境工程學的概念與含義
1.3.2 生態環境工程學的發展歷程
1.3.3 生態環境工程學的應用前景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2章 生態環境工程基礎理論
2.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
2.1.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的基本內涵
2.1.2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的基本特征
2.2 兩山理論
2.2.1 兩山理論的提出
2.2.2 兩山理論的科學內涵
2.3 恢復生態學理論
2.3.1 生態恢復及恢復生態學的基本內涵
2.3.2 恢復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2.3.3 生態恢復的目標、原則和程序
2.4 環境工程學理論
2.4.1 太陽能充分利用原理
2.4.2 水資源循環利用原理
2.4.3 綠色工藝原理
2.4.4 生物有效配置原理
2.5 經濟學原理
2.5.1 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原理
2.5.2 生態經濟平衡原理
2.5.3 生態經濟效益原理
2.5.4 生態經濟價值原理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3章 水域生態環境工程
3.1 水域及水環境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3.1.1 水生態
3.1.2 水環境
3.1.3 水生態與水環境的關系
3.1.4 我國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3.1.5 水環境問題的成因與對策
3.2 低污染水生態凈化工程
3.2.1 低污染水的概念
3.2.2 低污染水體的治理難點
3.2.3 低污染水處理的生態環境工程技術
3.3 湖(庫)污染凈化與生態環境工程
3.3.1 湖(庫)污染現狀
3.3.2 湖(庫)治理原則
3.3.3 湖(庫)治理的生態環境工程技術
3.4 河道生態環境工程
3.4.1 我國河流污染現狀
3.4.2 河道生態環境治理理念
3.4.3 河道治理生態環境工程技術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4章 土壤生態環境工程
4.1 土壤環境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4.1.1 土壤環境的基本特征
4.1.2 土壤污染發生的概念及特點
4.1.3 土壤污染的影響和危害
4.1.4 土壤污染生態修復
4.2 礦區土壤污染的生態修復與治理
4.2.1 礦區土壤污染的來源
4.2.2 礦區土壤污染的危害
4.2.3 礦區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
4.3 農田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4.3.1 農田土壤污染的來源
4.3.2 農田土壤污染的危害
4.3.3 農田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
4.4 濕地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4.4.1 濕地土壤污染的來源
4.4.2 濕地土壤污染的危害
4.4.3 濕地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
4.5 林地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4.5.1 林地土壤污染來源
4.5.2 林地土壤污染危害
4.5.3 林地土壤生態修復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5章 大氣生態環境工程
5.1 大氣環境存在的問題與風險
5.1.1 大氣的組成
5.1.2 大氣污染
5.1.3 大氣污染物及其來源
5.1.4 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危害
5.1.5 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與風險
5.2 大氣污染的植物修復(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凈化)
5.2.1 植物對大氣污染的抗性
5.2.2 城市大氣污染的植物修復過程與機理
5.2.3 植物的滯塵效應
5.2.4 植物對SO2的凈化
5.2.5 植物對氟的吸收
5.2.6 植物對NO2的凈化
5.3 城市大氣生態環境工程
5.3.1 城市大氣污染問題及成因
5.3.2 城市揚塵
5.3.3 城市綠化的生態效應
5.3.4 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生態綠化工程
5.4 工業廢氣治理工程
5.4.1 工業廢氣的來源與種類
5.4.2 工業廢氣成因及存在的問題
5.4.3 工業廢氣治理技術現狀
5.4.4 工業廢氣的生物處理工藝
5.4.5 工業園區的生態綠化工程
思考題
推薦閱讀
第6章 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工程
6.1 脆弱生態系統退化問題與風險
6.1.1 生態脆弱區的含義與特征
6.1.2 我國生態脆弱區的分布
6.1.3 生態脆弱區的限制要素與環境風險
6.1.4 生態脆弱區生態系統保護理念
6.2 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2.1 荒漠的概念與類型
6.2.2 荒漠化的危害與成因
6.2.3 我國荒漠化現狀
6.2.4 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環境技術
6.3 石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3.1 石漠化概念與環境效應
6.3.2 石漠化的分布與分區
6.3.3 石漠化治理布局與關鍵技術
6.4 高寒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6.4.1 高寒生態系統的分布與特征
6.4.2 高寒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6.4.3 高寒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技術
6.5 礦區生態系統修復
6.5.1 礦區生態環境現狀與修復理論
6.5.2 礦區生態系統修復歷史與修復關鍵階段
6.5.3 礦區生態系統整治關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