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紀錄片類型與風格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79748
- 條形碼:9787302579748 ; 978-7-302-57974-8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紀錄片類型與風格 本書特色
在中外紀錄片的發展歷程中,不同類型和風格的紀錄片在不同時代和社會環境所積淀的土壤中孕育生長,技術的進步也不斷地為紀錄片的制作與表達帶來新的可能性,社會審美思潮的變化和創作者的探索也造就了不同的創作觀念和風格樣式,造就了紀錄片領域豐富多樣、各美其美的多元共生局面。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牛光夏在《紀錄片類型與風格》中條分縷析中外紀錄片的類型與風格,適合影視從業者學習參考。 本書從表達、時態、功能、數字網絡技術、敘事視點五個方面對紀錄片的類型進行細分,輔以典型紀錄片解讀,對紀錄片風格進行精彩剖析
紀錄片類型與風格 內容簡介
不同類型和風格的紀錄片孕育成長在不同的時代和社會環境,造就了紀錄片領域豐富多樣、各美其美的多元共生局面。本書對紀錄片的類型與風格進行了歸納與劃分,首先簡要回顧了紀錄片發展簡史,然后詳細闡述其類型與風格劃分的依據,從表達、時態、功能、數字網絡技術、敘事視點五個方面進行細分,并輔以解讀典型紀錄片,剖析其風格。
紀錄片類型與風格 目錄
1.1 詩意型紀錄片
1.1.1 詩化的視覺表達與詩意的影像敘事
1.1.2 詩化的聲音效果與詩意話語敘事
1.1.3 小結
1.2 闡釋型紀錄片
1.2.1 闡釋型紀錄片的主觀表達
1.2.2 如何辯證地看待格里爾遜模式
1.2.3 闡釋型紀錄片與“形象化的政論”
1.2.4 小結
1.3 觀察型紀錄片
1.3.1 觀察型紀錄片的美學理念
1.3.2 觀察型紀錄片中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關系
1.3.3 紀實主義與“新紀錄運動”
1.3.4 小結
1.4 參與型紀錄片
1.4.1 讓·魯什的“分享人類學”理念與真理電影
1.4.2 參與品格和在場美學
1.5 自我反射型紀錄片
1.5.1 自我反射型紀錄片的發展
1.5.2 自我反射型紀錄片的敘事風格
1.5.3 自我反射型紀錄片的美學特征
1.6 表述行為型紀錄片
1.6.1 注重情感和感性的表達
1.6.2 劇情片的表達技巧
1.6.3 實驗和先鋒色彩
第2章 現在、過去與將來:時態與類型
2.1 現實題材紀錄片
2.1.1 社會價值取向的回歸
2.1.2 藝術魅力
2.1.3 結語
2.2 歷史題材紀錄片
2.3 未來時態紀錄片
2.3.1 基于社會責任感的觀念表達
2.3.2 基于數字技術的影像呈現
2.3.3 基于新穎視角和多維敘事的科幻想象
第3章 紀錄的目的與作用:功能與類型
3.1 宣傳報道類紀錄片
3.1.1 戰爭宣傳片
3.1.2 主題教育宣傳片
3.1.3 形象宣傳片
3.1.4 新聞紀錄片
3.2 調查揭示類紀錄片
3.2.1 調查揭示類紀實欄目
3.2.2 電視和視頻網站調查揭示類紀錄片
3.2.3 院線式調查揭示類紀錄片
3.3 娛樂類紀錄片
3.3.1 娛樂類紀錄片的特征
3.3.2 娛樂類紀錄片中娛樂的度的把握
3.4 自我診療式紀錄片
3.4.1 自我診療式紀錄片的產生與發展
3.4.2 自我診療式紀錄片的敘事特征
3.4.3 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表演性行為
第4章 紀錄的對象與領域:題材與類型
4.1 音樂紀錄片
4.1.1 音樂紀錄片的早期發展歷史
4.1.2 音樂紀錄片的敘事內容
4.1.3 音樂紀錄片的敘事特征
4.2 美術紀錄片
4.2.1 美術紀錄片的類型
4.2.2 美術紀錄片的敘事特征
4.3 環保題材紀錄片
4.3.1 環保題材紀錄片發展概況
4.3.2 環保題材紀錄片的功能與價值
4.3.3 中國環保紀錄片的紀實型敘事風格
4.4 農村題材紀錄片
4.4.1 民族文化主題統攝下鄉土人情初露端倪
4.4.2 平民意識和紀實主義大旗下展示多姿鄉村
4.4.3 于時間積淀中呈現劇烈變遷的鄉土中國切片
4.5 醫療題材紀錄片
4.5.1 紀實手段見證醫療現場
4.5.2 選題契合現實熱點
……
第5章 敘事的角度與口吻:視點、人稱與類型
第6章 新媒體與新形態:數字網絡技術與類型
第7章 其他類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紀錄片類型與風格 作者簡介
牛光夏,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博士,現為山東藝術學院影視藝術專業紀錄片方向碩士生導師。曾于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和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訪學,為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理事和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專注于影視藝術傳播尤其是紀錄片的研究,在《現代傳播》《電影藝術》《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9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新媒體語境下紀錄片類型與風格的多元發展研究”。獲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17年度)、山東省第1批和第二批簽約藝術評論家、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等榮譽稱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