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影視藝術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77760
- 條形碼:9787811277760 ; 978-7-81127-77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視藝術心理學 內容簡介
反觀近百年的人類生活,心理學和影視藝術的影響舉足輕重,二者互證式的發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通向人類心靈的極點。可以說,影視藝術現象無一例外地皆發端于心理學的根基之上,并為心理學研究提供鮮活生動的實證案例。伴隨著科學和藝術之間更廣闊、更深遠的相互滲透,影視藝術心理學的研究也將展開新的篇章。
影視藝術心理學 目錄
上編 心理學流變與影視藝術心理研究之概說
**章 心理學與影視藝術構成
**節 心理物理學:物質構成元素對視聽感知的作用
第二節 實驗心理學和構造心理學:心理結構對影視表達的影響
第三節 機能主義心理學:意識流電影和情緒表達的意義
第四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影視文本中人物性格之生成原理,
第二章 心理學是探究影視創作、觀賞心理的基礎
**節 行為主義心理學:“場”理論和影視審美經驗研究
第二節 皮亞杰學派:影視創作欣賞中的“同化”和“順應”
第三節 文藝心理學:形象的直覺思維和“心理距離說”
第四節 認知心理學:影視傳播中的信息產生和交流
第五節 心理學發展的一個新取向——后現代氛圍中的心理學:敘事心理研究時代的到來
第三章 格式塔理論與影像藝術心理的建構
**節 格式塔心理學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格式塔理論對審美心理研究的貢獻
第四節 格式塔心理學與電視:生活與信息、審美的鏈接
第五節 格式塔理論的新擴展:“生態感知”的重要意義
第四章 精神分析學說與影視藝術原理
**節 精神分析心理學產生的背景與研究方法
第二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論和觀點
第三節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第四節 精神分析與影像藝術魅力之追尋
第五節 影視敘事中情節推進的“動力源”
第六節 影視中的角色設置和發展之“情結”依據
第七節 充分調動觀眾心理層面上的“認同”機制
第八節 電影研究從經典理論進入現代理論階段
下編 多維視角下的影視藝術心理辨析
第五章 影像表達心理機制的形成
**節 視知覺理論與影像表達
第二節 像場起始于心理感應——像場空氣說
第三節 看與被看(攝與被攝)——創作心理的一道屏障
第四節 影像隱喻:暗示與象征
……
第六章 影視敘事心理簡論
第七章 影視審美心理探析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影視藝術心理學 節選
《影視藝術心理學》內容簡介:反觀近百年的人類生活,心理學和影視藝術的影響舉足輕重,二者互證式的發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通向人類心靈的極點。可以說,影視藝術現象無一例外地皆發端于心理學的根基之上,并為心理學研究提供鮮活生動的實證案例。伴隨著科學和藝術之間更廣闊、更深遠的相互滲透,影視藝術心理學的研究也將展開新的篇章。
影視藝術心理學 作者簡介
宋家玲,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電影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理事,《當代電影》編委。
出版著作:《電視劇藝術論》、《影視文學創作論》(獲國家廣電總局高校科研二等獎)、《影視藝術比較論》、《電視劇編劇藝術》(合著)、《電視片寫作》(合著)、《香港電影80年》(合編)、《影視藝術之道》(自選集)、《影視劇本選評》(合編)、《電影學前沿》,以及中篇小說《危險的腦疝》、詩集《戀人眼睛》等。
主要影視作品有:電影故事片《周恩來》(第一編劇/執筆)榮獲1992年度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政府獎;16集紀錄片《偉人周恩來》(總編輯)榮獲1994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紀錄片學會紀錄片一等獎;20集電視劇《皇城旅店》(總編劇),30集電視劇《旋渦》(編劇顧問)。多次參加中國視協影視制作中心組織的長篇電視劇策劃或審稿工作。
榮獲北京市2004年“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宋素麗,博士。主要研究領域:新聞采編實務、紀錄片創作、電視欄目策劃與制作、影視心理學。
出版專著《自我的裂變——敘事心理學視野中的中國紀錄片研究(1978-2008)》。參與編寫的著作有《影視敘事學》、《電視新聞:與事件同步》、《電視采訪:接近事實真相》等。在《當代電影》、《電視研究》、《中國電視》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2000年曾榮獲“山西省優秀青年記者”稱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